第二天遇到一個商隊,孫富貴不遠不近的跟在他們後面,四個人才有膽下車自己生火,燒個熱水,晚上睡覺,三個大人換着守夜。
不趕時間,孫富貴也心疼馬,三百多裡路他們走了七天,這天晚上走到了永明府。
俞有錢拿了禮,去拜訪兩個舅舅,俞有地帶着俞荷孫富貴在顧家酒樓登記了兩間中等房,等他回來一起吃晚飯。
“大舅和小舅舅都很熱情,非要我住下,我搭對了一大堆的言語,硬說今晚跟商隊回去,他們才肯放我回來。”俞有錢一進屋,就和俞有地俞荷誇張的說。
“大舅舅和小舅舅還給爹娘帶了禮,讓他們有空了來永明走親戚。”俞有錢把輕飄飄的包袱随手一放,端起茶就喝。
豐富的飯菜很快端上桌,俞有錢才住口,拿着筷子這夾那一個也要吃。
俞荷點了紅燒肉,肉燴豆腐,炒青菜,還有一個雞蛋炒辣椒,一盆蹄花湯和一大盆米飯,菜肉新鮮,味道很好。
俞有錢吃了兩大碗米飯,拉着俞荷上街閑逛,俞有地跟在他們身後,默默不語。
“今年錯過了,這邊每年端午節要辦九個縣的龍舟比賽,熱鬧得很呢。”
“三叔,你好好賺錢,在這買個院子,到時候請我們一家人都來看熱鬧。”
俞荷真覺得永明府不錯,交通便利,四通八達,周邊産稻谷也産小麥,他們經過的每個人都眉眼舒展,這就是吃飽的表現。
“怎麼說着說着又說到我身上去了!”俞有錢偷看一眼俞有地。
大哥一臉嚴肅,他都不敢和俞荷胡說八道。
“我說真的。”俞荷笑着說:“這地方,離白水縣一百裡地,到我們鎮上也就二百裡,一點都不遠啊。”
不遠也得走三天。
仔細算了算,也就二百多裡地,俞有錢還是覺得遠。
六月二十八,傍晚終于到了白水鎮,俞有錢覺得自己家挺好,他可以在家狗半年,哪裡都不去,什麼都不幹。
孫富貴同樣歸心似箭,這趟下來,馬最少得休息七天,他也不行了,明年這麼長的路,這麼急,他就不去了。
老了,身體幹脆吃不消。
“有勞你!”俞有地給了車錢,又給孫富貴買了十個燒餅,把人送走。
父女倆在張三店門口等,俞有錢去喊顧大安來幫忙搬東西。
他們在白水縣給家裡買了禮物,俞荷還買了二十斤荞珍和十斤胡豆,要背簍背。
“大哥,俞荷,你們這一趟出門走好遠啊!快,家裡喝口水,坐一坐,我讓大安去家裡報信了,牛車一會就來!”俞有花笑着跑過來,俞有錢慢吞吞走在她後面。
俞有地看了俞有錢一眼。
“好。先把東西放在你們店裡,等會好裝車。”俞有地遞給俞有花一匹布,說給外甥們做衣裳。
喜得俞有花連忙開門。
“大哥,三弟,你們也太有心了。家裡擔心的不得了,阿爹每天都劃船來鎮上看,每次都要給我們送幾條大魚。”
“今天幫大安殺豬,吃了飯傍晚才回去。要是知道你們回來留阿爹在家等着。”
“我們來的遲錯過了。馬車走了十天精疲力盡,孫大哥心疼壞了,走得慢。”
俞有錢把東西搬進屋,屋裡的牆刷了一層稻殼黃泥,挺光淨,地面也黃土夯實,平平整整。
平頂棚也做好了,屋裡打掃的很幹淨。
“像這樣的話,再刷一道白灰,就能開門。”俞有地說。
“八月十五,怎麼也能開張。閑了再看,趕緊家裡喝口水,坐一會兒。”俞有花讓俞荷三個家裡等。
顧大安俞有花的家在西街胡同最裡面,一百多坪的前院,隻修了三間正房,旁邊搭了個小小的廚房。
俞荷要上廁所,俞有花先領她到後院,叫連生給兩個舅舅倒開水。
後院不大,有專門殺豬的棚,養着豬的七八間豬圈和一個倉房,廁所,還有牆角一點點的菜地,豬糞味很大。
俞有花帶俞荷上完廁所,回去的時候還和她說小時候明輝兄弟怕豬,每次來上廁所都要叫人陪着呢,現在又能幫着喂豬了。
“大哥,三弟,要不我給你們做個菜拌湯。”俞有花廚房看了看,還沒來得及做的生肉,回來看他們在喝開水,忙問道。
“不了,家裡得了信,肯定也在做飯。你忙你的去吧!”俞有地喝口甜蜜蜜的白開水,實誠的道。
“那行。”俞有花陪着俞有地兩兄弟說話,心裡想着等會兒給阿爹一條五花肉帶回去,改明兒再煮了吃。
很快,俞重和馬三面就趕着牛車從顧家大門裡進來了,一起來的還有龍龍和俞梅。
屋裡的幾個人起身出來。
“回來了?趕緊回去吧,家裡準備了現成的飯菜。”俞老頭看看瘦了一圈的大兒子小兒子和小孫女,笑說。
“那,有花,大安,連生,我們就先回去了。有時間來家裡吃飯。”俞有地喊了人,把提着的書箱先放在牛車上,接過父親手裡的鞭子。
“舅兄,你們一路辛苦!”
顧大安俞有花跟着出來,把放在鋪子裡的東西幫忙搬上牛車。
馬三面叫上嘀嘀咕咕沒完的三個孫子,一起坐上牛車往回走。
“妹兒,你都遇見什麼好東西了?”俞梅一手摟着妹妹的小肩膀,笑問。
龍龍坐在俞荷另一邊,豎着耳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