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仙有道觀,觀中天女臨。手持仙木枝,笑灑仙人露。”司玄念罷,揚手将紙條焚去。
江蕪思索一二,道:“顧辛的意思是,這仙木枝便是雲栽木?就在這臨仙的一座道觀之中,可臨仙之大,怎知是哪一座道觀?”
瑤清也道:“詞中說是在天女手中,這凡間王朝,何來天女?”
“宣朝國土修士甚少,飛花樓也隻得到消息說這臨仙城可能有雲栽木的消息。”
江蕪提醒道:“這道觀、天女究竟為何,恐怕隻得從本地人口中得知。”
正巧,此時街邊的幾個吵吵鬧鬧的小孩兒聽見他們的話,止步停下看着他們,裡頭最高的那一個也站出來叉着腰道:“你們是想找仙木枝仙人露吧?”
瑤清與司玄對視一眼,司玄笑道:“是。”
孩子王指指旁邊賣糖葫蘆的老先生,司玄會意,一口氣買下十幾串兒,遞給孩子王道:“可以說了吧?”
那小孩兒接過一把糖葫蘆,一邊發下去,一邊道:“臨仙慕名而來的外地人不少,可像你們這樣什麼也不知道就來的人可不多,不過時候倒是來對了!聽好了,你們要尋的道觀名叫白雲觀,就在城東的仙陵山,乃是上清神女在凡間的修行之所。這口口相傳的‘手持仙木枝,笑灑仙人露’就是指半月後的望神節上,也就是年後正月初十開始,至正月十五之間,上清神女會親自手持瓊枝,在白雲觀為信徒賜下仙人露。”
他咬下一顆糖葫蘆,吧唧吧唧嘴道:“知道了吧?你的糖葫蘆可不虧哦~”
“上清神女!?”瑤清不禁出聲驚道。
孩子王聞聲看向她。
司玄繼續問:“那這仙人露有什麼用?”
孩子王用一種懷疑的目光看向二人:“你們這都不知道?那為什麼還來?被神女大人賜下仙人露的人可以祛病除災,保來年平安康健,吉祥如意啊!”
司玄輕笑一聲:“莫不是哪個小小修士來招搖撞騙了,這也有人慕名而來?”
孩子王聞言立馬将手中糖葫蘆砸到司玄身上,怒叫道:“你怎麼敢對神女大人出言不遜!小心神女大人讓你倒黴一輩子!”
司玄抖了抖衣衫:“就算是真的上清,怕也沒這本事。”
瑤清聞言以一種奇怪的眼神看向他,那孩子王身後的孩子更是聞言震怒,紛紛學着孩子王将糖葫蘆或是糖葫蘆簽子摔到司玄身上,你一言我一語叫道:“不許對神女大人出言不遜!”
旁邊更是有些過路行人與商販被孩子們的話吸引過來,有人問:“誰竟敢對神女大人出言不遜!?”
瑤清默默離他遠了幾步,臉上不動神色帶上些幸災樂禍的笑意。
司玄還想說些什麼,旁邊驟然鑽出一年輕小夥,對着路人道:“誤會誤會!小孩子聽錯了!誤會了!我們都是前來拜見神女大人的!”
他一邊說着一邊對旁人露出不好意思的笑,拉着司玄小跑出了人群,瑤清氣定神閑跟在他們後面。
年輕小夥的裝束與臨仙人的大不相同,應當也是一名修士,他與旁人熟練陪笑的樣子,倒是讓司玄想起了顧辛。年輕小夥笑說:“朋友,出門在外要懂得入鄉随俗,像你這樣,在外邊兒是要挨揍的。”
這話說得,也忒像顧辛了。
年輕小夥比司玄矮上半個頭,司玄悄然伸手,繞到他身後一把提住他的衣領,果然比尋常人輕上許多。
“你幹什麼?”瑤清還以為司玄要對别人出手不利,上前一步攔下他問。
“分身?”司玄将顧辛放下,“這種小把戲都能用在我身上了。”
此人與江蕪瑤清看見的顧辛大不相同,除了身形相似,外貌上差很多,也不知司玄是如何認出來的。
“這都叫你發現了。”顧辛理理皺起來的衣服,“咱們找個地方再說話。”
他話罷,便帶着幾人拐了一個彎到了一間茶樓裡。
顧辛反手取出一把弓,通體墨黑,弦如銀絲,朗聲道:“此弓名喚伏蛟,傳聞雲山始祖顧劍飛曾用它射殺一隻妖蛟,并以此開刃,這才得了這個名字。今日我将此弓贈予江蕪道友,也算是讓這寶弓歸家了。”
他将弓遞在瑤清面前,瑤清卻并無動作,也不作聲。
“怎麼了?不是江蕪要弓嗎?”顧辛左右一看,疑惑問。
瑤清這才接過伏蛟,淺笑道:“是,多謝了。”
她素手撫過長弓銀線,似是觀摩起這弓的品質。顧辛見狀,滿懷期待望着她,心中得意,這伏蛟弓在他的藏品中也算得上數一數二。
不想瑤清隻淡淡一句:“尚可。”
顧辛懵了,雙眼透露出滿腹疑惑,尚可?尚?可?
但是疑惑歸疑惑,他是絕不會讓話掉地上的,這話說不下去,那就換一個話題:“來的時候我探聽了一番,過路道人去這白雲觀清修,食宿皆免,隻是從未有人待着超過三日,這太奇怪了。”
瑤清不解:“有什麼奇怪的?”
“食宿皆免就很奇怪啊。”顧辛理所當然道,“天下哪有白吃的飯?若是這白雲觀真有,那自然少不了去占便宜的人,怎會都待個一兩日便離去了?”
瑤清想了想,回道:“修道者,修靈也修心,自然不會多占這良善之人的便宜。”
顧辛聞言一聲輕笑,随即反應過來盯着瑤清:“你今天真奇怪。”
他暗中給司玄遞了一個眼色,司玄見怪不怪,隻道:“她人格分裂。”
剛說完,他便覺脖頸間涼嗖嗖的,側眸一看,瑤清正無言看着他呢,那冰冷的眼神,真叫他有些不寒而栗。
“我是這樣想的!”顧辛故意放大聲量,“我們就裝作過路道人,進去住他個十天半個月,這仙木瓊枝到底是不是雲栽木,等正月初十便可見分曉了,如何?”
他左看看右看看,兩人皆不作聲,那便當是默許了。
“那還等什麼,出發!”
*
白雲觀坐落仙陵山險峰之上,被群山林木環繞,參拜者均需沿石階步行上山,一路跋山涉水,方見深山道觀的真面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