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河終于從李鎖匠的屋子裡出來了。
看到村長和王建國在,他眉頭也跟着皺了起來。
“什麼情況?”
村長迫不及待的先問了出來。
“屋内一片狼藉,他應該是和兇手發生過搏鬥,在他手臂上也有不少防禦性傷口,但房門是反鎖的,屋内也沒有梯子。”
所以?
“李鎖匠家裡是有梯子的,但我沒找到,可能被兇手帶走了,房門也是兇手反鎖的,鑰匙在死者的褲兜裡。”
他說着,又看了一眼李鎖匠。
“而且兇器就在屍體旁邊,是一把菜刀,我看了眼死者的廚房,缺了菜刀,初步估計,應該就是他身邊那把。”
所有的信息整合一起……
未清宴端詳着李鎖匠的屍體,說:
“那就奇怪了。”
奇怪?
“哪裡奇怪?”
問問題的,是村長。
未清宴看了他一眼。
“你兒子都在懷疑我是兇手呢,确定要聽我的?”
村長瞪了一眼她,好像在說,愛說不說。
“兇手殺人,有兩種情況,一,敲門進去,和李鎖匠攀談,起了争執,殺人,再反鎖門,然後利用梯子逃走。”
“二,利用梯子攀爬進屋子,因為兇手是李鎖匠不可能邀請進屋的人,接着趁李鎖匠不備,從他廚房拿走了刀子,砍了他的頭。”
但是吧……
“但是第二種猜測很矛盾,如果兇手是李鎖匠不可能邀請進屋的人,那他必定是有所準備才翻進李鎖匠家裡殺人的吧?總不能大半夜偷偷摸摸,翻牆進去就為了聊天吧?”
“所以,他一定是為了殺人!但既然是預謀殺人,為什麼不自帶兇器?走的時候又為何非要借助李鎖匠家的梯子,他不是自己提前準備好了工具嗎?”
隻有李鎖匠抗拒的人,才會選擇偷偷摸摸進去,因為熟人不需要偷摸,還能不引起李鎖匠的警惕,更好下手。
可既然是抗拒的人,兇器和逃走的路線,應該早就規劃好,不可能當場從李鎖匠家中準備吧?
“聽你這麼說,兇手是熟人的可能性更大,既然如此,那就排除第二種,剩下第一種,這有什麼奇怪的?”
村長反問她。
“當然奇怪了,既然是熟人,殺完人為什麼不直接甩手就離開,這不是沖動下的犯罪嗎?一開始應該沒有殺人計劃,才會導緻對方拿起死者的菜刀殺人。”
對啊,大家都點頭,有什麼問題呢?
“那問題來了,密室……作何解釋?死者這樣的姿勢,作何解釋?沖動殺人不會還臨時起意,還擺弄屍體弄成這樣給大家觀看吧,兇手是單純的變态嗎?”
沖動犯罪,說明一切都是未知,殺了人了,扔下工具就趕緊跑啊,弄什麼密室?
“你不覺得兇手大半夜還要擺弄死者的屍體弄成那副德行後,又連夜扛着死者的梯子在黑夜裡跑,很滑稽嗎?”
衆人都聯想到那一幕,也紛紛被無語住了。
是啊……
很滑稽。
沒必要啊!
“如果死者是熟人,沖動下犯罪,沒必要後續多餘的這些,可如果死者是兇手警惕的人,那兇器和工具也不可能不提前準備,這就是我覺得矛盾的地方。”
整個現場,充滿了矛盾。
“是兇手故布疑陣吧!”
王建國出聲。
“我覺得兇手就是不熟的人,為了讓大家誤以為兇手是熟人,才弄出這些來,兇器和工具都是他故意布置的,就為了讓大家懷疑到熟人頭上!”
說着,盯着未清宴。
“兇手好歹毒的心啊!為了栽贓熟人做出這種事。”
指向性很明顯了。
這個村子,能和李鎖匠算得上不熟的人,能引起他警惕的人,隻有未清宴和林河。
林河都不算,畢竟他是警察,他來敲門,李鎖匠都會開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