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她越是掩飾,江雲熙更是看得心裡一痛。
暖栀從小在京都長大,但是京都的繁華卻與她無關。
世道如此,有人富貴,便也有人在忍受貧窮,為他人的富貴點綴。
所以暖栀從小便被賣作奴婢,若是不出意外,過個幾年以後,她或許賺夠了贖身的錢,然後贖身出去結婚,生子。
明明是這樣聰慧的女子,但是一輩子隻能這樣碌碌無為。
沒有人覺得奇怪,沒有人會心生憐憫。因為世道如此,大多女子如此。
在襄朝,女子雖能進女子書院上學,但是束脩極高,京都則隻會更高。
若是尋常人家,平日生活滋潤,稍用用力,也能讓女子去書院碰碰運氣,興許能考上功名,不圖多大的官職,隻求一生安穩,便是值得了。
可多半百姓家裡不止一兒半女,更多的情況是,兒子上了學,女兒便上不了了。
女子而已嘛,反正就算考取功名也不會有多大的出息,若是男子便不同了,男子上限更高,更有性價比。
若是女兒一鬧,其父母便會道:“一家人嘛,俗話說一人得道雞犬飛升,你懂事一些,哥哥弟弟若是高中,你定然也是跟着享福的。”
看,世道如此不公。
江雲熙就想要那些男人知道,誰說女子不如男。
若是她給女子機會,讓女子也能與男人平起平坐,讓女子也能享有與男子平等的資源,到時誰上限更高尚未可知。
江雲熙想幹一件大事,她想要天下所有的女子都有書可讀,有學可上。
她拍着暖栀的肩膀,堅定地道:“若是你想,我便能讓你上學。”
暖栀眼中沁出淚花來:“想,自然是想。”
聽罷,江雲熙心中欣慰
人若是還肯上進,凡事便都有一線轉機。
但是關于此事,需得從長計議。
自女子書院設立以來,束脩便比一般書院高出許多,且還特意規定,束脩隻能是真金白銀,但這竟然隻是入書院最基礎的“學費”,若是獲得入學資格,還需交納其它各種費用,包括但不限于書費,青衿制錢等,甚至還有地闆磨損費,書案桌椅維護費……
這些費用全加起來,将是一個龐大的數字,不知能養活多少人。
據江雲熙分析,也許女子書院最初的設立也考慮到這層作用,導緻最初便有許多官員都是從中謀取利益,發展至今,甚至已經成為一些特定官員的固定計劃外收入。
若貿然斷了他們這條财路,觸碰到這群人的利益底線,隻怕江雲熙很快便會被這些人群起而攻之。
所以最好的辦法是挖掘一條新的生财之道出來,否則那些家夥兒不會輕易松口。
給一顆甜棗再給一棒子,這是個折中的法子。
十一月,江雲熙已能十分熟練地處理吏部的事務,但是身在這個位置,免不得時常有人找上來,找關系的人大有人在,剛開始她還認認真真一個一個應付。
應付的意思是,見這些人是日常工作需要,她有原則,絕不胡亂給人辦事,真是碰上好苗子,她不吝啬拉人一把,可若是一些草包,隻管胡亂應付過去,招進來也是蛀蟲。
但是這些人哪是好打發的,欺她是個新人,帶着禮來,話說得一籮筐,江雲熙不點頭他們便決計不肯走人,簡直是流氓。
見得多了,也十分消費她的精力。
後來江雲熙甚至見到人便想繞道走。實在不想再看見那些人了。
容她休息休息,喘口氣兒。
這日她正躲在府中教暖栀念書,雖說她的水平遠遠不及原主江雲熙,但是教暖栀這樣大字不識幾個的小孩還是綽綽有餘。
她一擡頭,便又見小厮匆匆走進來。
又來?!
這一天天的都幾次了,這幫人煩不煩?她都稱病在家休養了,就不能讓她好好靜一靜嗎,非得一個賽一個地要來看望她。
“無論這次來的是誰,都給我拒了!說我病得爬不起來,仔細病氣傳給他們去!”江雲熙不耐道。
那小厮猶豫:“……大人,來的是首輔大人,果真不見嗎?”
“……”既然是首輔大人,要麼還是見一見吧。
江雲熙交代暖栀,讓她自己讀寫,領着小厮出門迎接去了。
“聽說江學士病氣入體,卧榻多時,今日怎麼起來了,你多歇歇,本官自己走進去也是一樣的。”俞靖洲一見江雲熙便笑道,隻是這話怎麼聽怎麼不對勁就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