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
江雲熙站了出來,高聲道:“陛下,微臣拙見,既然那大漠是襄朝的,便斷然沒有不收回來的道理。”
“依你之見,一塊貧瘠之地,收回來做什麼?”泰和倒是沒想到,那個“能人”居然是江雲熙。
江雲熙道:“好辦,那便将沙漠變為綠洲便是。”
她一句“好辦”,語出驚人。不過江雲熙要的正是這個效果,她語不驚人死不休,生怕不能引起這些人的注意。
這個觀念這個時代還是太超過了,連一直以來都十分低調的甘钰然都忍不住了,“江大人說的簡單,可将大漠便為綠洲,聽起來便如空中樓閣,立不住腳。”
“甘大人不必着急,既是我說的,那定然是因為我有我的法子了。”江雲熙道。
她泰然自若的态度令甘钰然一愣,難不成她真有辦法嗎?不對,這怎麼可能。不說甘钰然,許多大臣甚至泰和帝都懷着與甘钰然一樣的疑問,朝廷上一時間議論紛紛。
不同的是,泰和帝不關心這件事究竟能不能成,重要的是江雲熙說她能做,那便給她施展拳腳的機會便是了,若成,大功一件,若不成,懲罰一下也是極其簡單的事。
泰和帝表現出一副來了興緻的樣子,道:“那麼,這件事便交給江愛卿去辦如何?”
“臣定不辱使命。”江雲熙求之不得,應下了。
這時,卻有一個不滿的聲音插了進來,“不管怎麼說,大漠如今劃在朔國輿圖上,這是所有人的共識,可江大人如此迫不及待要染指他國土地,本宮是否可以理解為,你蓄意挑起戰争呢?”說話者正是太子章伯泉。
她話音一落,江雲熙便笑了,有一種終于捕捉到獵物的志得意滿。
“太子殿下,或許是我解釋的不夠清楚,您沒有理解。”江雲熙彬彬有禮地道,話語間藏着的笑意仿佛帶着某種對他的嘲諷。
“江某人不是好戰之人,也不主張戰争。興亡之下,苦的皆是百姓。”江雲熙神色正了,面對泰和帝,“臣以為,隻要我們派出使者與朔國商議,大漠變綠洲是我大襄出于對本國百姓着想,所以才免費為他們做的。如此一來,既不損失大襄朝的大國顔面,又能彰顯我國國威。”
章伯泉還在咄咄逼人:“那退一萬步說,假使這件事你真能辦成,之後朔國必定對領地嚴防死守,必然不會歸還大漠,你怎麼敢保證,這不會引發新一輪的戰争?”
“太子殿下,您有閑暇時,不如多到民間走動走動,眼見為實,既然無法結合實際看問題,不如還是少看些兵書吧。”江雲熙實在忍不住了,怒怼章伯泉。
“說句難聽話,朔族人窮得吃不上飯,故而為了吃飽,隻能搶,為了能搶到糧食,所以隻能倒逼戰力的增強,說到底,還是糧食的問題。屆時綠洲上能種糧食,襄朔兩國經濟互通更加便利,人才流通也更為迅速,到那時,朔朝人難道還想把腦袋别在褲腰帶上,天天出去搶吃的嗎?再退一步說,就算朔族人主是個腦袋糊塗的,難道我們堂堂大襄朝還治不住一個小小的朔國嗎?要知道,朔國大半都是大漠,離了大漠,他們引以為強的騎兵根本難以招架襄朝的步兵。”
江雲熙心中搖頭,這章伯泉真是沒救了,既蠢笨,又遲鈍,難怪泰和帝不喜歡他,他還心高氣傲的,隻當自己是那個最聰明的人,等哪天被泰和帝親自卸了他的太子之位,他便知曉了。
“江雲熙!你……”章伯泉被江雲熙掃了面子,臉色十分不好看,他也沒想到江雲熙這麼膽大包天,不過是仗着俞靖洲的庇護,他心中幾乎憤出血來,今日俞靖洲那厮又沒有來上朝,真是沒個規矩,若是他當天子,必然不能忍受俞靖洲這種蔑視天子的行為。
江雲熙看章伯泉的神色,多多少少猜出一些他的心中想法,無疑是什麼她膽大包天,居然敢仗着俞靖洲的威,嗆他害他掉面子之類的。不過就算沒有俞靖洲,今日她也一樣怼章伯泉,因為泰和帝是不會在這時候放棄她這把刀的,而太子卻是越發不中用了。
下朝後,江雲熙依泰和帝命令留下來,詳細商議這件事,她順勢提了要先去江州,泰和帝便應允了,并且道會在春天前派使者前往朔國,按道理說,隻要朔國君主是個智商沒問題的正常人,便不會拒絕襄朝的這個提議,因為這本身便是一件好事。
今日在朝堂,她的“狂言”鬧出的動靜不小,隻是江雲熙沒想到會傳的這麼快,她下朝回府,便見俞靖洲坐在她家裡了。
好麼,大領導就是權威,如今進她府門的動作是越發麻利了。
“今日的事我聽說了,話說你真有那本領?”俞靖洲第一句話便這樣問,沒有任何懷疑,隻是一種疑惑,或者說,好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