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芒果吧。”
周期許看着他笑:“我發現你真的很喜歡吃芒果诶。”
“對,這是我唯一喜歡的水果。”
他們準備去學校對面的水果店,周期許突然說:“優樂超市的水果要便宜些,也很新鮮。”
漆時祺:“那去那裡買。”
漆時祺每次買水果都不會買太多,都會在最新鮮的時候給它解決掉,就像他吃什麼都會盡量吃完。”周期許發現之後跟他說了這件事。
“習慣所緻,我爸爸經常培養我們這些習慣,而且本就不該浪費。”
周期許毫不掩飾自己内心的想法:“我對有錢人的看法被你刷新了好多次。”
漆時祺:“怎麼說?”
周期許不好意思的笑了,他擡起食指撓了撓下巴:“我沒怎麼接觸過富人,所以對他們的了解都是通過電視和小說,我看到有錢人家的少爺小姐總是肆意揮霍金錢,還目中無人高高在上的片段,我就以為……是我見識短了。”
“你說的那種情況也是有的,不過這些都不能從家庭經濟上看,隻能看父母的教育和自身的修養。”
“對,我剛剛也這麼想的。”
不過他還是會不由自主的給漆時祺加濾鏡,而這些濾鏡也是他本身具有的,他的一些美好品格也正潛移默化地影響周期許。
回去路上,漆時祺跟他談了不吃晚飯的後果,他覺得大學生自主是自主,但朋友間的關心就算再多餘也不能沒有。
周期許:“晚餐不吃飯應該沒事吧?能填飽肚子不餓着就行了呀。”
“你本來就瘦,這樣下去營養會跟不上。”
周期許在跟他說話時腦子裡也在運算着:午餐10塊,最高15,晚餐也給它算作10,那最低也是一天20到25塊,一個月是600,還有将近4個月,就是2400。
不吃晚餐可以省1200,用這些錢可以買很多東西,做預留費用會有很足的安全感。
他說:“不會的,我在意不了那麼多,隻求能飽腹。”
兩人之間有生活的差異,從小接觸的高度也不同。漆時祺對生活質量有講究,周期許不認為他能理解自己,他們之間的差距本身就大,不僅僅是經濟和階層上的,還有眼界和認知。
周期許不想去蹭他的光芒、他的世界,他能夠通過這個機會了解到他這個人就已經可以了。
他昨天看扣扣班群消息時,漆時祺在裡面冒泡了一次,周期許點進他頭像看到他發過一條個性簽名:這個世上一定在某個地方,存在着能完全領會我意思的人。
他認為這很難吧,“完全領會意思”,而且還是“某個角落”,就是從沒接觸過他的人,這是家人朋友都不可能做到的事,更何況是别人呢。
後面一段日子,周期許偶爾會去吃晚餐了,他一星期隻吃三次,一個月隻花四百多,這樣子能接受。不過主要是他怕真的會像漆時祺說的那樣,會得胃病。
周二一二節課的C#上完,周期許去手機袋上拿手機時順帶拿了漆時祺的,思進樓五樓兩個班同時下課,通道裡堵了會,漆時祺安靜的站在他身邊,周期許感覺他乖靜的像隻貓。
他說話時笑的斯文,不會沒有形象地哈哈大笑,不過他的淺淺笑意給周期許一種“春風蕩漾”的感覺,很美好。
如果他有自己那種親戚,一定會被陰陽。照搬他小舅舅的一句就是這麼說:“和嘎咕斯文嘞(怎麼這麼斯文)。”
語氣中還多是不理解和不想理解。
不過按他這樣好的家庭教育來看,周圍人的素養應該也是不低的。
周期許的生日快到了,李婉秀在視頻通話裡提醒他,周期許說:“曉得的。”
漆時祺在旁邊用毛巾擦頭發,他聽到後問:“你的生日不是4月26嗎?”
李婉秀:“粥粥,你舍友在跟你港話嗎?”
“是我朋友。”周期許偏頭回漆時祺,“我戶口本上寫錯了,把我寫小了一個月,改不了了,身份證上也隻能寫成4月26,其實我是3月生的。”
“哦哦。”
李婉秀:“清明節回來嗎?”
“清明節還是不回來了吧,來回兩趟要一百多了,而且也不曉得會不會被隔離。”
“哦也是,有疫情,那你還是待學校吧,也莫天天學習,多跟朋友出去耍。”
“曉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