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結束了,回來就是對着電腦、手機玩遊戲,前幾天遊戲不出了一個新外觀嗎,我送他,他還不高興,和他玩會兒遊戲,十句話裡有八句話是說我。”吳慮和她對象之間的矛盾确實有很多,她怎麼說都說不完,從吃飯說到衛生,又從衛生說到睡覺,好像方方面面都有矛盾,方方面面都不合适。
吳慮說了很多他對象自以為的包容,也說了很多他對象的無作為,很奇怪,在女性和男性的關系裡,女性總是會不知不覺地走到付出更多的一方,是生活裡的付出,看似不起眼的廉價勞動,是家庭中總是會被忽略的妻子或母親的角色。
做得更多卻又不自覺地想是不是自己做得不夠好?越想就越會放大矛盾,一方想快點磨合,一方或許在意,也或許不在意,她們對吳慮對象的想法不得而知,隻看到吳慮在不長的同居裡得到的焦慮和煩惱。
而之所以說這些,吳慮就是想要問祝施倩,她和封覺歡是怎麼磨合的?她們平時沒有矛盾嗎?她們會和對方說自己做得更多,自己包容了更多嗎?
她們平時是怎麼相處的?在一起住了這麼久,感情還是這麼好是怎麼做到的?
祝施倩也不知道該怎麼回答她這些,畢竟在兩個人的生活裡,她從來都不會想這麼多,一直是想怎麼做就怎麼做。
封覺歡是個熱衷于養生、鍛煉身體的人,她經常會叫祝施倩和她一起,但她的精力遠沒有她那樣旺盛,大部分的時候都隻想懶洋洋地躺在床上。
不過就是拒絕了她的鍛煉邀請,養生邀請,封覺歡也不會有太大的情緒波動,頂多勸兩句,然後說類似于,‘好吧,那我一個人去跑步了’這種話。
封覺歡不會強求她去做什麼,祝施倩也從不會強求封覺歡為她做什麼,或者說連提出要求都不需要,畢竟封覺歡總能第一時間察覺她的需求,甚至比她自己還要早地察覺她的需求。
聽完吳慮的話,祝施倩隻是說:“也沒特意做什麼,我和她剛在一起的時候就同居了。”
“我不擅長做菜,也不愛做,她正好喜歡下廚。”
“她平時在外面,我是搞插畫的,平時都在家裡待着,沒事兒的時候就把家裡收拾了,有的時候不想收拾,她回來順手就收拾了。”
想來想去,她隻說:“可能就是互補吧,然後又恰巧有點共同愛好。”
她和封覺歡是因為嗑同一對冷門cp才相識的,直到現在她們兩個還在嗑cp,搞同人。
最後她隻能安慰吳慮,不要想那麼多,或許時間長了,自然而然地就相處好了,又或許實在相處不好就斷了。
畢竟結婚跟談戀愛不一樣,要考慮的東西比談戀愛多多了,實在不行分開是最好的選擇。
一聊感情問題就會牽扯出很多奇奇怪怪的話,比如現在大部分女人在婚姻裡扮演的角色,比如生孩子有多可怕,再比如在網上看到的戀愛或婚姻裡的狗血事件。
吳慮聊着聊着就說,其實自己也不是必須結婚,隻是和他在一起很久了,家裡也在旁敲側擊地問他們的情況,就想着是時候了……既然不是必須,那麼接下來的話題就輕松多了,吳慮的焦慮也減輕了。
在4個人裡,吳慮的年紀是最小的,崔嘉宜是最大的那個,她沒有結婚,沒有談戀,過得依舊很好啊。
思緒回籠,在聊這些話題的時候,祝施倩還不覺得有什麼,也沒覺得她與封覺歡的相處有問題。
可就在剛才,她突然發現在生活裡也是封覺歡做得更多,包容得更多。
她們倆的相處,就像她說的那樣在一起的時候是這樣,現在也是這樣,在别人眼裡是感情好,她也覺得她們感情好,但總覺得哪裡有些不對勁,究竟是哪兒呢?
封覺歡一轉頭就看到正在發呆祝施倩,她走過去在她眼前揮揮手,“怎麼又發呆了?是在放空還是在想東西?”
祝施倩還沒想出個因為所以,現在隻能搖頭說:“沒什麼。”
她轉頭說:“飯做好了啊,”她端起拌好的涼菜,又順手拿了碗筷,“我拿到飯桌上啦。”
“好。”封覺歡應了一聲,用兩隻手端起放着魚的盤子。
等坐到飯桌前了,祝施倩才發現今天的菜量比往常要多,特别是那一小盆花甲,“怎麼做這麼多啊?你今天特别餓嗎?”
她的胃口不大,封覺歡的胃口就很不錯了,她每天都有運動,吃得肯定是比她多。封覺歡搖頭說:“我們兩個人肯定吃不完這些的,我覺得你今天應該會睡得比較晚,晚上肯定會餓的,所以多做了點,這樣你晚上餓的時候熱一下就能吃了。”
“就熱一下,你不許嫌麻煩啊,餓了就得吃飯,但也别吃太多,睡前吃得多不好。”
“而且花甲這種當零食吃也可以啊。”
祝施倩露出原來如此的表情,“你好貼心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