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覺歡也怕吵到祝施倩,平時隻要是在早上,做飯、走路、洗漱的聲音她都會刻意放輕,今天也一樣,就連行李箱她都盡力避免和地面接觸,也就關卧室房門時才和地面接觸了一小段,結果就是那麼一小段路,讓祝施倩急急忙忙地跑了出來。
她的耳朵在今天早上格外靈敏,那樣細微的聲音都能捕捉到,不知道封覺歡是否會因為滾輪與地面的片刻接觸感到後悔?
祝施倩在睡夢中度過了今天上午,她再平常封覺歡中午回家的時間醒來,在床上呆坐了半個小時,她才想起來封覺歡回家了,不一定什麼時候回來,還有一半的概率不回來。
她沒有被封覺歡選擇攜手走完餘生的自信,連在封覺歡心目中她有機會被選擇的自信都沒有,前幾天的話她完全是強撐着說完的。
在祝施倩的思維裡,封覺歡的心裡是有她的,可不管是在什麼感情裡人總會陷進盲目裡,就算能想明白,自己的胡思亂想也會再次蒙住她的眼睛。
更何況對方的感情還不是特别明确。
意識到封覺歡是離開這座城市了,今天不是往常後,祝施倩的心裡就空落落的,下床後聞到客廳裡早飯殘存的味道、看到餐桌上封覺歡留下的便利貼、冰箱裡封覺歡為她準備的早飯……她的心裡就更空了。
她第一次發現原來這個房子這麼大,大到她一個人在這不到半天就會感受到孤獨。
她也是頭一次發現原來自己早就失去了一個人生活的能力,她變得忍受不了孤獨了。
之前大學畢業後,她一個人在外面工作,一個人在一個房子裡宅了好幾年,那時候她從沒感覺到孤獨,可現在不到半天,她居然就覺得孤獨了。
祝施倩活了這麼多年,總算是領悟到孤獨的力量了。
在中午吃完封覺歡早上為她做的早飯,又坐在陽台上烤了半天的太陽,她忽然決定回家。
本來她是想着在封覺歡離開的第二天回去的,但孤獨的感覺太不好了,孤獨的力量也太強了,什麼都不做隻要是在這裡待着,她就會飽受折磨。
祝施倩不想被折磨,更不想繼續體會這麼難受的感覺,于是在封覺歡離開的當天,她也收拾東西回了家。
她想着封覺歡才離開沒多久,她就這麼孤獨了,要是繼續在這裡待着,那她不得難受死,這可不行,她得趕緊走。
封覺歡早上走的中午到家,祝施倩下午走的晚上到家。
兩個人一前一後離開了這裡,她們的家徹底空蕩蕩起來。
-
封覺歡一走就是半個月,在東北的這半個月了,她和祝施倩雖然一個電話都沒打過,每天聊得也不多,可每天晚上她都在想祝施倩對她說的那些話。
苦思冥想,在某一天的清晨,她好像想明白一點了。
她對祝施倩好像真的有感情,不是把她當成朋友的感情,而是愛人。
在看到遠處難以看清的旭日時,她忽然意識到自己好像真的還喜歡祝施倩。
感情是最容易當局者迷的,意識到自己可能還喜歡祝施倩後,她又隐隐發現在這段感情裡,固執的人一直都是她。
她固執地認為祝施倩不喜歡女人,固執地認為祝施倩不可能喜歡她,面對祝施倩她總是很固執,在很長一段時間裡,她還固執地認為她和祝施倩隻是普通朋友,自我貶低又自以為是地覺得在祝施倩眼裡她隻是個不太重要的朋友。
好像很了解祝施倩,可心裡卻總會産生仿佛祝施倩永遠都不會變得想法。
在她的世界裡有關祝施倩的一切都一直停留在許多年前,大概是她們剛認識的那一年,在她的世界中時間對祝施倩不起作用,她太吝啬了,連對萬物都公平的時間都不願意給予祝施倩。
就是因為這點,她才沒看到祝施倩的改變。
因為她的吝啬也因為她的固執。
她還固執地認為自己不會再喜歡祝施倩了。
一直固執到現在,她才發現原來她大錯特錯,她其實還喜歡祝施倩。
封覺歡想明白了她的喜歡還在祝施倩身上,但她沒想明白她對祝施倩有多少,有多深,她對她的喜歡是否濃烈到能熬成一鍋代表愛的熱湯。
她對她的喜歡是否深到,足夠支撐她一直陪在祝施倩身邊,直到祝施倩不再需要她。
她對她的喜歡是否多到,不會讓她難過,更不忍心讓她難過,必須是一直不忍一直不會,不能是兩三年就耗盡,就開始認為自己為她做得足夠多了。
也不能是四五年,那太短暫了。
雖然還沒想明白,但她打算回去看看。
不對,不應該是回去,應該是去祝施倩的家鄉,看看祝施倩。
就算聊得不多但她們每天都有聊天,祝施倩還在浙江,一個沿海的城市,一個看似不起眼的小鎮上。
她不打算告訴祝施倩,而是悄悄過去,之前封覺歡送祝施倩回過幾次家,她的記性很好,哪怕是現在也沒忘記去祝施倩家鄉的路。
在做出要去祝施倩家鄉找祝施倩的決定的第二天,封覺歡就做出了行動。
告訴封晶他們沒花多長時間,她沒說自己要去做什麼,不過可能是在家待久了,對于她的離開封晶并沒有過多詢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