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阿牛打小就不聰明。
據他養父母說,可能是小時候大冬天被丢在路邊,凍得狠了,發高燒燒壞了腦子。
他的養父母并不是他的親生父母。
也不是他的養父母把他丢在路邊的。
養父母是世世代代的農民,他們那時從鎮上趕集回來路過,遠遠的就瞧見雪堆後邊好像有半個人露在外面,被吓了一大跳。說當時撿到趙阿牛的時候,他就像個冰雕似的直挺挺地倒在路邊,雙眼緊閉,眼瞅着出氣多進氣少了。
好在最後趙阿牛還是命硬救過來了,隻是發起了高燒,腦子都燒得不靈光了,忘記了許多事情。
其實剛醒的時候,趙阿牛還是個正常的聰明孩子,暈暈乎乎地抓着養母的袖子,說自己被一個四十來歲的男人給拐到了一戶陌生人家,等那人走了,他趁機跑了出來,然後……然後就沒有然後了。
再多,養父母也問不出來了。因為趙阿牛已經燒得徹底暈死過去了。
再醒過來,他的腦子就不夠用了,記憶也模糊了。
養父母一想到這個就歎氣可惜,說是這孩子本來多聰明,說話清楚,記憶力也好,保不準以後能做個秀才考個功名有出息,而今不說變成傻子,卻也不伶俐了。
給他取名叫阿牛,希望他身體健康,像牛一樣有把子力氣,能幹活養活家裡。
年歲漸長,趙阿牛和他的養父母慢慢覺得他這樣也挺不錯的,他和他的名字一樣身高體壯,力氣大,能幹活。雖然腦筋不是特别靈活,但也夠用,能分清善惡是非,能聽懂做人的道理,簡簡單單開朗樂觀。
這已經很好了。
再過一段時間,趙阿牛長成了一個年輕小夥,也慢慢有了喜歡的姑娘。
那個姑娘叫李婉。
趙阿牛覺得這世上不會再有比她更漂亮的姑娘了。
她是鎮裡教書先生家的女兒,上頭有一個出息的哥哥,叫李用,去了禦劍山莊做事,據說是非常有前途,鄉裡弟兄都很羨慕。
趙阿牛因為人老實能幹力氣大,被熟人介紹去李家做短工,一來一去次數多了就漸漸和李婉熟絡了起來。
李婉性格很活潑,也不會嫌棄趙阿牛的笨拙。
趙阿牛把她當作仙女一般對待,對她很敬重,雖然聊得很開心,但不敢有半分逾距。
直到有一次山匪劫舍,趙阿牛救了李婉,這才有了以後的事。
慢慢地,趙阿牛鼓起勇氣對李婉表白。他把從有記憶起就一直挂在胸口的玉石送給了李婉,當作信物——那塊玉,趙阿牛雖然不知道究竟是哪兒來的,但他總覺得十分重要。
慢慢地,在李老先生、大哥李用和趙阿牛養父母的見證下,他和李婉成親了。
慢慢地,李婉誕下了趙阿牛和她的兒子,那塊玉就從李婉的胸前戴到了他們兒子的身上。
所有平淡的幸福終止在一個炎熱的夏天。
趙阿牛依然在地裡勤勤懇懇地勞作着,卻見養母在田埂上朝他奔了過來,着急忙慌地說是兒子不小心被絆倒,磕到了下巴。
但那隻是小傷,并不是重點,重點是兒子的血流到了那塊挂在脖子上的玉石上面,那塊一直普普通通毫不起眼的石頭居然發光了!兒子被吓得哭個不停,連李婉都毫無辦法!
趙阿牛扔下鋤頭飛也似的往家裡跑。
到了院子裡,果然看見那塊被丢在地上泛着詭異光芒的玉。
兒子哭得快背過氣去了。
不知怎麼回事,本來徑直想去接過李婉懷裡孩子的趙阿牛,望着那塊玉石的眼神漸漸發生了變化。
他不顧家裡人的阻攔,情不自禁地先一步彎腰伸手撿起了那塊玉。
然後,所有東西都亂套了。
他的記憶恢複了——該記起的,不該記起的——都記起來了。
那些甚至不該是當年一個三歲小孩應該有的記憶。
他是被一個看上去慈眉善目的中年男人拐走的。
等那男人離開,他又從落腳的人家逃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