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晃半個多月過去了。
藥室。
雲七盤腿坐在地上,面前擺着一個竹編籮筐,足有半個乒乓台大,裡面堆滿了藥草,形狀各異、顔色各異、氣味各異。
大籮筐左邊擺着攤開的《百草圖鑒》。
圖鑒左頁上畫着草藥,筆觸細膩,草葉上的脈絡、草莖上的絨毛都清晰可見。
圖鑒右頁上寫着左頁上所繪草藥的特征、藥性和炮制方式。
大籮筐右邊放着一排碗口大的竹編籮筐,每一個筐身上都有墨寫的草藥名字。
“三七,表皮如銅色,斷面呈鐵青色,質地堅硬,表面突起形似獅子頭……”
雲七一邊念着書上的文字,一邊在大籮筐裡翻找出三七,随手掰成兩截,露出鐵青色斷面。
她仔細端詳一番,閉上眼睛,在腦海裡無聲背了一遍三七的藥性和炮制方式,确認每個字都無誤後,才滿意地睜開眼睛,把手裡的三七扔進寫着“三七”兩個字的小籮筐裡。
“重樓子,十二葉為上品,莖色如褐土,形如粗環相套,葉如披針……”
雲七繼續按圖索骥,把翻撿出來的藥草,分門别類扔進小籮筐裡。
藥童的基本修養:能熟練辨别上百種常用藥草,知其藥性和炮制方式。
一大籮筐草藥全部分揀完,雲七已是滿頭汗珠。
藥室門窗大敞,通風良好,奈何天氣實在太熱,吹進來的風都帶着熱意。
雲七試過關門關窗,但更糟糕,整個藥室就像一個大蒸籠,還是有着濃郁草藥味道的中藥蒸籠,讓她恍惚覺得自己正置身在一鍋冒氣的藥膳裡。
她甯可開門開窗,做一條被風幹的鹹魚。
這個世界沒有空調,大戶人家靠在屋内放冰塊降溫,窮人靠扇子納涼。
坐忘觀的道士,号稱“心靜自然涼”,靠意念解暑。
雲七如今有一百兩銀子,但她得給自己攢學費和生活費,自然舍不得買冰塊。
她從季臨那裡打聽過,南嶺學坊每年光學費就要兩千兩銀子,學坊内的吃喝用度還要另算。
這個世界裡的一石粟米可以換一百二十文錢,一石約為一百二十斤,換算成現代社會最便宜的陳米價格,相當于一塊錢能買一斤粟米。
也就是說一文錢的購買力,相當于一塊錢人民币。
一兩銀為一千文錢。
所以,南嶺學坊一年光學費,就得二十萬。
這培養修士的學坊,妥妥的貴族學校。
整個南荒,就這麼一個學坊,有天賦的孩子,想要成為修士,除了交昂貴的學費,别無選擇。
想要成為修士,得先有錢。
雲七了解清楚後,就熄了今年去參加南嶺學坊考核的打算,就算她考核通過,她也沒錢交學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