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明瑜坦然承認:“對。”
“他不是說能給你安排進廠,為什麼不選進廠呢?”林香問道,“針織廠這兩年效益還不錯,就是實習生進來一個月也能有十八塊錢,轉正了能有四五十塊。”
四五十塊,在這個年頭已經是一份不錯的收入,要是轉成正式工人有編制了,那就是按工齡來給工資,收入更高,還是鐵飯碗,在林香看來,這輩子都不用發愁了。
“咱們廠裡還有學校,有醫院,什麼都有,你在廠裡什麼都不用愁,什麼都有保障的。”
宋明瑜搖搖頭:“林姐,我父母一輩子都在針織廠,可是人走茶涼,他們不在了,連我們前頭分下來的房子都沒保住,這套院子還是我好不容易才鬧來的……我不想進針織廠。”
林香聽見前半句剛想說什麼,可聽見宋明瑜提及父母,她都到嘴邊的話又收了回去。
針織廠這次做的事情的确不地道,分房時優先“關系戶”,這是大家能忍則忍的潛規則,可是廠裡這樣對待老員工,剩下的人又怎麼可能不兔死狐悲?
“那你接下來有什麼打算?”林香建議道,“你還年輕,就算不進針織廠,也可以去其他廠……咱們旁邊有紡織二廠、印染廠還有機械廠,都可以去試試。”
宋明瑜知道她是一片好心,的确,進廠當工人,在幾十年後并不是什麼令人羨慕的職業,可在眼下,它是實實在在能保障生活,就像林香說的,廠區裡什麼都有,甚至從幼兒園到高中都一應俱全,是個好地方。
可宋明瑜也知道,所謂的好地方,幾年以後就不再是了,八十年代改革春風吹滿地,個體經濟的崛起,也伴随着國營企業的衰落,林香眼中什麼也打不破的鐵飯碗慢慢會變成塑料飯碗,直到有一天這飯碗徹底摔在地上,連飯也沒得吃。
“林姐,我什麼廠也不想進,我已經想好了——我打算破牆開店。”宋明瑜誠懇地說道,“今天來,一方面是感謝林姐你幫忙,還有一個原因,也是想讓你嘗嘗看我的手藝合不合适。”
糖醋排骨早就搶光了,連盤底的那點糖漿都被幾個孩子拿着筷子分得精光,宋明瑜的廚藝自然不用多說,林香誇得真心實意:“你做的很好吃。”
隻是,“破牆開店……那豈不是要做個體戶了?”
“對。”
林香下意識就覺得這個想法不踏實,她也在廠裡聽了一耳朵破牆開店的政策,但她沒放在心上,廠裡大家都覺得這條路不好走也不能走,前頭同車間的老盧家倒是當了一回吃螃蟹的人,可他家那鋪面開起來,大家也就頭兩天新奇,後面大家都不肯去。
老盧自己也後悔,牆是沒砌回去,可也興意闌珊地不打算做什麼買賣,老老實實地繼續在廠裡吃大鍋飯,有了老盧這個“典型案例”在前,林香對宋明瑜的選擇有些擔憂。
“個體戶沒有福利,也沒有退休金,看病吃飯什麼都不方便,明瑜,你真的要做這個?”
宋明瑜點了點頭:“我考慮清楚了,林姐,現在國家也支持咱們自立自強,領導們不是說了嗎,‘辛勤勞動就是光彩的’,個體戶也是一份工作,我一定能做好這份工作。”
兩人到底才剛剛認識,林香今天已經說過許多她本不該也不會說的話,眼下再交淺言深,實在是有些越界,宋明瑜話說到這份上她隻能點到為止。
林香幹脆抛開了這個話題,轉而關心起了宋家姐弟的生活,要是工作上的事兒,她這個鄰居還不好說什麼,可要說衣食住行,說柴米油鹽醬醋茶,那她作為長輩提醒、囑咐都是天經地義。
自宋家夫妻倆過世以後,宋明瑜也很久沒有收到過這樣體貼又溫暖的關心了。
筒子樓裡的氣氛微妙,對宋明瑜會不會去頂班的試探,對姐弟倆一夜變成孤兒的議論,都讓人覺得很不舒服,可林香不一樣,盡管她才是那個直接開口問出院子來曆的人,可她關心的是宋明瑜生活有沒有保障,未來要怎麼打算。
這份純粹的善意,哪怕宋明瑜兩世為人,還是很感動,一不注意,竟然在林家聊到了太陽快下山的時候,胡同外頭傳來了二八大杠“叮鈴鈴”的車鈴聲,宋明瑜趕緊招呼外頭玩個沒完的弟弟回家。
“林姐,今天太謝謝你了!我們回去再收拾收拾,至少得勉強能住,後頭再慢慢打掃,今天就先不打擾你們了。”
林香送他們出門,又折返回廚房,硬是塞了一袋子雞蛋糕,宋明瑜推辭不過,隻好一手提着糕點,一手牽着弟弟出門,又回頭說道,“等我店開起來,請你們來店裡嘗嘗口味!”
……
晚上林香丈夫陳繼開回家的時候,就發現兩個孩子晚飯動筷子不太積極,家裡的雞蛋糕也少了一袋子,問過林香才知道,原來是隔壁那家子姐弟今天搬家過來,給家裡送了一盤糖醋排骨。
陳景行和陳念嘉兩個小不點吃了那一盤,一直到晚上都還心心念念。
林香道:“雞蛋糕不是什麼金貴東西,我都覺得臉上熱得慌,還好他倆看上去都挺愛吃的。”
“趕明兒你買個熱水瓶送過去當回禮。”陳繼開有些稀奇,“不是說那家小姑娘脾氣特别厲害,連你們廠那個‘鐵公雞’都招架不住?”
林香打了他一下:“什麼鐵公雞,那是吳書記——明瑜脾氣挺爽利的,嘴巴也甜,很有禮貌,不是廠裡傳的那樣,他們說得太過了。”
“你就跟她打交道一天,就知道她什麼人啦?”陳繼開把腳伸進熱水裡,舒服得眯起了眼,“要是不厲害,隔壁這套院子怎麼來的,我可不信你們廠裡沒其他人想要。”
“那也是沒辦法,沒了爸媽,她要不給自家争取,誰去幫她争取,連自己和弟弟都護不住。”林香一邊給兩個孩子鋪被子,一邊說道,“她弟弟才剛上三年級,和念嘉一個班的同學。”
下午宋明瑜和林香在屋子裡聊天,陳景行帶着妹妹陳念嘉和宋言川在院子裡玩跳房子,陳景行對這個鄰居弟弟的評價簡單粗暴:“有點莽。”
正做作業的陳念嘉小聲補充:“宋言川在學校經常和人打架,被老師罵。”
“打架?”夫妻倆面面相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