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江湖人雖然覺得楓槐序這話問的不太讓人舒服,對他們都算的上蔑視了,但也不得不服,剛剛的确一招就赢了那二人。
此時聽到楓槐序如此問,便心下掂量起自己的斤兩來。
這時一人出聲問淩澈道:“敢問小公子用的是何劍法?”
淩澈這才想到,自己還沒在這些人面前亮旗子呢!于是大聲道:“我用的正是古今第一劍——滄溟劍的劍法,叫滄溟劍法,我乃滄溟劍第十代傳人——淩少俠。”說完停頓了片刻,才繼續大聲道:“剛剛我所用的招式為滄溟劍法第四式,扶搖!”說完又讓一水将旗子亮了出來。
江湖一衆見到旗子,都嗤笑不已:“第一次見有人在江湖上亮旗子給自己打名号的,還自吹自擂的叫淩少俠!”
那人表情隻是凝固了一瞬,并未如一衆人嗤笑,見淩澈介紹完才道:“好,今日就讓我用戚風劍的兩式,來會會小公子的滄溟劍法!”
說完便拔劍出鞘向淩澈襲來,淩澈本想再練練“狂風卷浪”,但聽到這人如此說,便覺得這是個好機會,是個可以将滄溟劍前兩式名字奪回來的好機會,也是個将滄溟劍重新帶回江湖的好機會,于是準備用相同劍式和這人過招。
那人的劍尖已到眼前,不過數寸,正是滄溟劍法第一式“息”字訣,淩澈一個後仰避過,随手也甩出相同劍訣,隻不過比那人更快,那人大驚,趕忙閃避開,面露疑色,但此時淩澈的劍鋒又刮到跟前,容不得他多想。
那人本是進攻姿态,現在,在淩澈劍勢如風變化之快的攻勢下,不得不轉攻為守,漸漸的左支右绌起來,不出片刻便已落敗。
那人輸的服氣,是自己技不如人,隻是疑惑的問道:“小公子所用的劍招為何這麼像戚風劍式的第一式?”
淩澈道:“這就是戚風劍第一式。”沒等衆人議論開來,便接着道:“戚風劍法的這兩式,原本就是滄溟劍法的前兩式。”
淩澈這句話如同一瓢熱油,“嘩”地一聲讓那些人炸了鍋,如今江湖用劍之人,誰不把這兩式當做劍招的最高境界去練?如今竟被一個毛頭小子告知,這隻是滄溟劍法的前兩式。就這前兩式,他們能領悟七成就能成為江湖上的高手,再用内力附于戚風劍上,就可以橫行江湖。
現在,即便這毛頭小子說的是真的,此時的一衆人也不太願意承認,畢竟承認了,就等于變相承認自己的劍術平平。
但也不乏有人想了解清楚,高聲問道:“那滄溟劍法一共幾式?如何證明這兩式原本就是滄溟劍法?”
淩澈在想着振興滄溟劍的時候,就想到了這點,于是一揮手,便讓金木水火土将随身帶的冊子拿給衆人傳看,這冊子上的便是滄溟劍法,是淩澈臨出發前讓人加急抄錄出來的。
淩澈覺得,滄溟劍法之所以淹沒在江湖中,除了滄溟劍法招招式式太難理解,用劍之人轉而用戚風劍之外,還有就是沒有流傳下來更多的劍法冊子,隻有一本孤零零的在淩霄閣,還被束之高閣。這冊子這麼薄,抄錄出來也費不了多少時間,如果當時劍法冊子流傳的夠多,任他戚風劍再如何,滄溟劍法也不會被改名換姓,最後還丢了後五式。
衆人傳閱翻看之後,“啧啧”稱奇,雖然劍法高深,但一招一式的基礎就與衆不同,七式之間本就銜接自然流暢,既可連用,也可獨立使用,隻是不知是不是層層遞進。此時,在場的一衆人都已信了那戚風二式就是出自滄溟劍法。
淩澈見目的達到,便說道:“我抄錄的劍法冊子有限,并且明日還要趕路,所以隻能留下一本給諸位,諸位可自行抄錄。”
那些人一聽,十分驚訝,試探問道:“這劍法,可以讓我們抄錄保存?就不怕外洩嗎?”
淩澈輕笑:“武功派别的确有不外傳一說,劍法刀法也是如此,但是滄溟劍例外,滄溟劍,本就是前朝斬敵殺寇的一把劍,寫就滄溟劍法的人也從未将其藏着掖着,隻不過因為太過高深,少有人能悟透才逐漸被忘記,如今,我既作為滄溟劍第十代傳人,自然要将劍法發揚光大,所以,何必藏私?”
那些人聽後,紛紛抱拳道:“淩少俠如此大義,着實令我等佩服,至此,就多謝淩少俠了。”
淩澈擺擺手,心下道:将滄溟劍法帶回江湖,還得靠你們呢!
這時一人問道:“敢問淩少俠大名,我回去定會為少俠好好宣揚一番!”
其餘人也點頭,期待的看向淩澈。
淩澈一本正經的道:“實不相瞞,本人就叫淩少俠,并非自誇。”
這些人點頭笑道:“原來如此,先前實在有所冒犯,還請淩少俠見諒。”
金木水火土已經習以為常,楓槐序已經見怪不怪,隻有小道士心下道:他是怎麼義正言辭的睜着眼睛說瞎話的?
淩澈看看天色,竟然已經到了日落霞出的時候,天邊霞光遮住了山巒,甚是絢爛。
此時,初秋的黃昏傍晚帶着絲絲冷意,透過衣服,浸了進來,淩澈打了個噴嚏,想:就打了兩架,竟然又餓了呢!
幾人随意的吃了些就回到了客棧小院,此時天色已經黑了下來,客棧小院也亮起了風燈,接下來的一天一宿都要在外面露宿,今晚得好好休息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