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純看着橫塘安居樂業精神陽光燦爛的百姓們,思絮不知飄飛到那一片故紙陳堆。車轍突然停止,駕馭馬的易元一小聲地呵斥道:“你們是哪家的小姑娘啊!怎麼可以這樣肆無忌憚地圍追堵截我們的馬車。啊!噫,噫,……”
李純的身體随着馬車停頓輕輕前傾,他收回放空遠眺的視線看向近前。他所坐的馬車已經被一群豆蔻年華的女孩重重疊疊地圍起來。
她們笑顔如花隻是圍觀他,她們眼神炙烈看李純宛若絕世奇珍。李純很是詫異,不明就裡地被一群妙齡少女圍觀,這條北淮大道仿佛一下子成了青春少女少男們的聚會。
遠處樓閣上竟然還閑坐着喝茶聊天的一群男女老幼,他們便不覺得女孩子們的放肆圍觀欣賞美男子有什麼不好!
少女們見馬車終于停下,皆紛紛激動地嚷嚷讨論起來。洪承一狗腿地從馬鞍上跳下來跑進人群裡聽女人們的争議讨論。
洪承一跑回李純身邊,他對李純說:“少爺,今天是青州女兒節。這個節日從前長安也是要過的,隻是時節是元宵後第三天,青州則是三月的第三天。”
李純聽得這個女兒節很詫異。太宗朝時人們雖對兒女私情還是僅限于父母之命,媒說之聘。
西域傳來婆夷國傳說,婆夷國人可憑自己喜好性情選擇人生伴侶,因為他們是互相愛慕選擇彼此,所以婆夷國人皆是婚後夫唱婦随,家庭和諧人生圓滿,國家也因此富饒強盛。
太宗皇帝聽使臣說起這個風俗民情,太宗皇帝頓時覺這個辦法也許可以讓大唐強盛富饒起來。
太宗皇帝便在大朝會上提出庭議,讓青春男女兩相情悅允許私定終身的話題,關隴世家反對這種無視家庭結契的夫妻,朝廷中朝臣們也大力反對者甚多。
大唐的士大夫們堅決悍衛父母家族包辦子孫婚姻的權力。雖然憑男女性情意願結婚會令夫妻和睦,但是婚姻是兩個家庭的相互了解支持,婚契是結兩姓之好,兩個家庭結盟之事,與青春男女們的感情幹系不重要。
朝議話題幾次被士大夫們否決,引發寒門士族和豪門世族争執不清。婆羅使者便出個主意定下一年一天自由相戀結契的節日。這個節日延續到安史之亂後,在大唐疆域幾乎不再得見。
青州竟然尚有保留這節日,這個節日是未婚男女的狂歡之日,男女互相愛慕兩相願意後會直接到官府辦理婚契,官府不得幹涉青春男女婚契自願,兩個家庭也不許反對。
大唐官府認可這種自由結契的婚姻,這可以減少世間的癡男怨女苦戀不得聚的痛苦,減少許多人倫悲劇。
素衣荊钗的少女突然從議論的人海中緩緩向李純走來。李純靜靜地看着她,不明白她要做什麼,少女揚着一張紅撲撲的小圓臉,眨着雙水靈靈的桃花眼。
她走到李純面前勇敢地把手中捧着的新柳遞到車前,大聲地說:“俊逸美好的少年郎啊!你是我心中最向往的好對象,不知你家中可否已有了如花美眷?’’
“你看我合不合你的心意,你看我有雙好巧手能做飯菜,能縫衣,我還有副好口才肯定能安定你家宅。我雖然不能帶給你富貴,但是賢妻良母孝敬父母我能勝任。”
李純錯愕地看着懷着殷殷期盼的少女,覺得這女孩也太過放浪大膽,忽然想到自己是魔症了。
這樣淳樸炙烈朝氣勃勃的女孩子要是遍及大唐疆域,也許才能洗淨如今糜爛腐毀的人心人性,才能帶給世人燦爛春光和期望的太平盛世。
“你真是個美好勤勞的好眷侶,可我長子都已經五歲,次子也三歲。姑娘們都散了吧!這都是我們的錯誤,我們誤入女兒節花市深處了。”
李純發現這條通往府衙的正道已經改妝成花海柳市。女兒攜柳漫步遊看四時街口小販攤貨暗中考究相中的意中人,男子捧花四顧盼望期待戀人出現。
李純一行人現在還在花市前段便被少女們攔截下來。他坐在車上四顧望向香鬓彩衣,羅扇輕搖的少女們。
人海中一個夢中反複出現的身影蓦然闖入他的眼中,李純呆呆凝望着她,她就是令他夢魂纏繞的女孩。
她站在一株抽出嫩芽的垂柳下,她伸出粉白嬌豔的手去攀折新柳,李純捂住瘋狂跳動的心髒竟然生出,她折一支新柳贈送自己的念想來。
李純不自覺地跳下馬車,李純急匆匆地對随從說:“不用跟來,清除一下隐患。”
李純沖進羽扇倫巾峨帽高冠的的青春少年之中,他急惶惶地尋找能夠芘配得上她的鮮花。
清幽的迷人的花香芬芳馥郁萦繞李純鼻息,他蓦然回首看到一位豐姿神逸容顔清俊的青衿男子。他手上捧着青翠欲滴的枝丫。
花枝丫間繁花美麗絕豔,雪白晶瑩的花瓣上滾動珠玉般的露珠,散發着清幽迷人香味。李純感受到這捧鮮花足以芘配他心中的女孩。
李純隔着萬千人群向青年走去。人潮突然湧動,有人鼓鑼鼓喧天,喧嘩喊着:“抛繡球,抛繡球啦!府尹千金抛繡球啦!有意者趕快到樊樓啊!……”
李純逆着人流四下眺望尋找不見捧花的青年,夢中姑娘亦不複再現。李純呆立人潮中恍若剛剛相遇是個夢境,不知是前世的盟約今生來償,還是今生的夙念無法償還。李純仰望天空心中升起無限的失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