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進入西鄉村後,陶村長熱情地在鏡頭前跟衆人講述着近年來鄉村振興發展過程中,西鄉村的那些變化。
這幾年,在縣政府和鎮政府的大力支持下,西鄉村修了柏油路,并設立了電商發展中心,成立了互助小組,并延長産業鍊,大力發展生态旅遊業,走出了一條屬于西鄉村特色的可持續發展之路。
陶村長沒有讀過太多的書,但是卻用最質樸的語言講述了自己當村長的這四十年來村裡的發展變化,雖然現在許多年輕人離開了村裡,去大城市發展,但是村裡仍有許多老人和婦女留了下來,尤其是那些白發蒼蒼的老人,他們就像是村裡的根,紮根于此,是曆史的見證者。
“現在的生活條件可好太多了,在我小的時候,喝水都要跑到村頭去提水,三天餓兩頓的那是常事,村裡人幾乎都不上學的,當時隻要能數數、看得懂一二三四五就夠了,鄉下人嘛,就是這樣。”
在那寬敞的村委會大院内,陽光透過樹葉的縫隙灑下斑駁的光影,照在了擺放整齊的木質桌椅闆凳上,隻見那張陳舊但卻擦拭得一塵不染的木桌上,正靜靜地放置着幾杯冒着熱氣的清茶,那淡淡的茶香在空中緩緩飄散開來。
“現在娃娃們的生活條件可都太好了,要知道,在五六十年代,可是鬧過一場□□的,當時我們村死了好多人,大家都到田裡面挖草木根吃……哪裡像現在,現在的娃娃想吃什麼就吃什麼,聽說還有什麼吃播,浪費了好多糧食,真是造孽啊……”
陶村長穩穩地端坐在其中一張略顯古樸的木凳之上,他微微擡起頭,目光有些迷離,仿佛穿越了時光的隧道,沉浸在了對往昔歲月的深深回憶之中。
而在他身旁,坐着一臉專注傾聽的殷悅。
她時而輕輕颔首,表示認同;時而開口補充一些細節,使得那些久遠的故事變得越發生動起來。
在桌子旁,陸遠甯、謝書程和沈豫川也圍坐在一起,他們同樣被老村長所講述的過往吸引住了全部注意力,每個人的臉上都流露出或感慨、或驚奇的神情,随着老村長的話語,思緒也一同飄向了那個已經遠去的年代。
這是節目組的安排。
需要在拍攝鄉村環境的時候,展示鄉村振興的成果。
這個村子也是上面精挑細選而來的,在保存了村落民風民俗的基礎上,又有能展示村裡經濟發展變化的硬件條件,還有一位質樸的老村長能在鏡頭前唠嗑唠嗑,讓觀衆通過鏡頭了解到當前鄉村振興政策的好,從而提高社會凝聚力以及政策号召力。
“現在村裡的的條件可好了,黨和國家給了很大的幫助,前幾年咱們村委會還都是老人,但現在已經來了很多年輕人,他們教會了村裡人怎麼使用智能機,還帶來了先進的灌溉技術、電腦技術,哎呀,不得不說,現在的科技發展是真快啊!”
“以前我們上路,哪有什麼交通工具?當時還隻有騾子,現在家家戶戶都有小汽車了,你們說說,這誰能想到短短四五十年世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我小時候還在點煤油燈呢,每天都要光着屁股去打油,現在哪裡還有煤油燈?家裡全都通了電,那電燈一開,屋子裡跟白天一樣亮敞!”
陶村長撚了撚花白的胡子,話匣子一打開便收不住了。
隻不過,這樣的片段有點太乏味了,隻是在鏡頭前聽老人家講故事,這讓原本來直播間看熱鬧的觀衆不是很滿意。
【可以進行到下一個片段了嗎?】
【西鄉村我也知道,我舍友的老家就是那兒的。】
【跟我姥姥家好像啊!】
【想看綜藝節目,不想看訪談節目。】
【認真工作的殷悅好可愛啊!】
【我看到路遠甯偷偷打了個哈欠,果然真實反應是瞞不了人的。】
【像是在看央視的采訪節目。】
……
程回見直播間的彈幕反饋不是很好,他知道當前節目的節奏有點拖沓了,畢竟觀衆來直播平台上不是為了看一個老村長的陳年往事的。
他拿起了對講機說道:“殷悅,把控一下節奏,推擠一下節目進程。”
殷悅戴着的無線耳機中收到了程回的指令,作為主持人,她需要進行一些臨場應變。
隻見鏡頭前的殷悅溫柔地微笑着,并喝了一口茶,随後,略微訝異地說道:“這茶葉好香啊,我平常喜歡喝正山小種,但是沒想到這茶喝起來口感也這麼好,這是什麼呀?”
老村長看了看茶杯,說道:“這是白牙奇蘭,是我們村裡人自己種的,不過沒有量産,隻有幾戶人家自己種了點這個,逢年過節給大家喝着。”
“原來如此,難怪我方才在院子外看到了一袋子茶葉……說來,這次也是住在這裡嗎?我看咱們村委會像是新翻修的,一應設備全都是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