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色剛給天邊抹上一層黛色,村口的老槐樹下便支棱起星星點點的燈盞,農村夜市像被喚醒的精靈,熱熱鬧鬧地開張了。
“來喲!可口的鐵闆豆腐!”
“缽缽雞!缽缽雞!一元一串的缽缽雞!”
“麻辣燙!好吃便宜的天水麻辣燙!”
“衢州烤餅!十元四個!衢州烤餅!”
……
各種吆喝聲此起彼伏,不絕于耳。小攤販們忙碌地準備着夜市的食物,他們熟練地切菜、調味、烤制,每一個動作都顯得那麼娴熟。
他們都知道現在正有電視台直播拍攝,自己的攤位很可能因此出鏡吸引到更多遊客到來品嘗,因此,在準備食物方面便更加賣力了起來,無論是色香味哪一方面來看,今夜,夜市裡的美食都達到了一個高峰。
空氣中彌漫着各種食物的香氣,讓人垂涎欲滴。
煎餅攤上,面糊在鐵闆上滋滋作響,攤主迅速地将雞蛋、蔬菜和醬料鋪在上面,然後卷起來,一份熱氣騰騰的煎餅就做好了;烤串攤上,羊肉串、雞翅、韭菜等各種食材在炭火上烤得滋滋冒油,香味四溢;涼皮攤上,攤主将涼皮切成細條,加入黃瓜絲、豆芽、花生米等配菜,再澆上特制的辣椒油和香醋,一碗酸辣可口的涼皮就呈現在眼前;三輪車改裝的小吃攤滋滋冒着油花,鐵闆上的五花肉被烤得金黃焦脆,撒上孜然和辣椒粉的瞬間,香氣裹着煙火氣直往人鼻子裡鑽;賣糖水的阿姨掀開木蓋,玻璃罐裡的綠豆湯泛着琥珀色的光,薄荷的清涼混着桂花蜜的甜,引得孩子們踮着腳扒在攤前直咽口水……
“來串兒剛出鍋的烤面筋!” 攤主大叔的吆喝聲混着此起彼伏的讨價還價,給夜市鍍上一層鮮活的底色。
全國各地的夜市大抵都是相似的,但那份煙火氣也同樣的引人入勝。
為增加鏡頭前的人間煙火氣,陶村長偷偷安排了村民們扮演消費者前來逛夜市。
穿碎花裙的姑娘抱着裝滿炸串的紙袋,和同伴擠在塑料桌前分享美食;騎電動車趕來的村民把車往路邊随意一停,直奔熟悉的攤位;賣手編竹籃的老漢守着堆得小山似的竹器,偶爾和鄰攤的老鄉唠兩句嗑。
月光爬上晾衣繩,夜市的燈火卻越發明亮。
賣棉花糖的機器轉得飛快,拉出的銀絲在暖黃燈光裡閃着柔光,孩子們舉着雲朵般的棉花糖滿場跑,黏糊糊的糖絲沾在嘴角也顧不上擦,燈光下的夜市也逐漸熱鬧了起來,煙火氣增加了村裡的人情味,身處其中,仿佛能感覺到村民們最質樸的情感和和諧的農村氛圍。
陸遠甯和沈豫川并肩走在夜市中,沈豫川給陸遠甯買了一桶炸串,此刻,陸遠甯正吃着炸豆腐串, 樂呵呵地看着往來不絕的路人。
“好熱鬧啊!”
“嗯,畢竟是夜市,這裡的東西都挺香的。”
“其實我很少吃這些東西,我們女演員日常要做身材管理的,如果太胖了上鏡就不好看了,所以我日常都會保持體重在85斤左右,這些東西更是碰都碰不得的。”
“那你現在不就能趁機開葷?”
“算是這麼回事吧。”陸遠甯一笑。
她挽着謝書程的手,走過幾個攤位,看到那些親昵的小年輕們也在逛夜市,恍惚之中,感覺自己也是他們中的一員。
她已經很久沒有逛夜市了。
自從和謝書程結婚後,自己幾乎就沒有出門體驗過最平凡而又難能可貴的人間喧鬧。
更多時候,她就像是被謝書程豢養的鳥,被關在金絲籠裡,隻有在他需要的時候,才會和他一同參加某次商務晚宴。
謝書程對于這種街頭小吃,向來是嗤之以鼻的,他認為作為謝家少夫人的陸遠甯吃這些東西是自降身份,反而會降低謝家的格調品味,丢他的臉,因此在結婚後,他也不允許陸遠甯做這些事情,現在難得有這些機會,陸遠甯更是要将自己想吃的東西都吃個遍。
“學長,我想吃雜糧煎餅!”
“行。”
“那個烤腸我也想吃!”
“你想吃雞骨泥?”
“唉……别這麼掃興,萬一人家是用好一點的火腿呢?”
“成本就這麼點,你覺得會用什麼好火腿給你做烤腸?”
“我不管!我要吃!”
“行行行……”
“還有那個烤餅!我也想吃!我想吃韭菜餡和梅菜餡的。”
“你怎麼這麼能吃?你不是才吃完飯嗎?怎麼跟個逃饑荒的一樣。”
“我要吃啦,給我買,快點!”
“知道了知道了。”
……
沈豫川對于陸遠甯來說,簡直就是一台自動提款機,有求必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