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大夫揮了揮手中的書籍,笑道:“我來給我孫子送書,他把先生布置的作業忘家裡了。沈大夫……不,沈姑娘,十二月月底因為過年我沒來,你可得把那個時間留在一月,就是這個月月底,你教我兩天時間,好不好?”
沈閑玉笑道:“好。趙大夫的孫子幾歲啦?”
趙大夫想到自己的孫子,笑道:“易兒今年還沒過生辰,過了生日便十歲了。沈姑娘,你這是也打算讀書?”
沈閑玉連忙搖頭,道:“我是打算送陸祈讀書,他今年十二了,年紀有些大,我怕他适應不了。”
趙大夫一臉我懂的意思,摸了摸自己的胡子,笑道:“沈姑娘放心,陸祈這個年紀不算很大,私塾裡十來歲啟蒙的多了去了。”
沈閑玉想打聽一下關心私塾的事情,眼下正好有合适人選,問道:“趙大夫,您覺得這鎮上的私塾如何?”
趙大夫道:“咱們鎮上隻有這一個私塾,私塾先生是李秀才,教得不錯,沈姑娘放心。就是從去年開始,私塾裡開始分兩個學堂,一個是啟蒙學堂,一個是基礎學堂,進入私塾之前還要參加小考,小考過了的才能進去,考試的結果決定了是能不能進入私塾,進啟蒙還是基礎。我家易兒已經讀了三四年啟蒙學堂,這便要沖刺基礎學堂,這不,大過年的還在背書,開學後連作業都忘帶了,我來給他送。”
沈閑玉點點頭,笑道:“明白了,多謝趙大夫,以我家陸祈的天賦,一參加小考肯定便是基礎學堂,沒什麼懸念。”
趙大夫見沈閑玉這樣有自信,道:“陸祈之前讀過書嗎,沈姑娘,你可知道這兩者可是有天壤之别的,啟蒙學徒是識字的,基礎學堂那進了可是能直接考秀才的。”
沈閑玉想了想,如實道:“我不太清楚這二者的區别,趙大夫能再詳細的說說嗎?”
趙大夫見沈閑玉也有不知道的東西,心下油然而生一股得意,他笑道:“啟蒙學徒是學《三字經》《弟子規》《千字文》這些書的,要求能默寫能背誦全文。單單學這個,我家易兒可是學了三四年,天天背,在學堂背,回家也背,今年才開始沖刺這個基礎學堂。”
沈閑玉見趙大夫說起趙易面色神采奕奕,附和道:“那确實厲害啊。基礎學堂呢?”
趙大夫笑道:“基礎學堂,那可是要熟讀四書五經,四書,《大學》、《中庸》、《論語》、《孟子》,五經,《詩經》、《尚書》、《禮記》、《周易》、《春秋》,這個學完就可以直接考秀才了。”
沈閑玉點點頭,道:“真是挺多的,我隻學過周易,這個能幫一下陸祈,其他的便幫不了,還得是需要專業的先生來教。”
趙大夫掃了一眼沈閑玉,道:“沈姑娘,你也别洩氣,慢慢來,等陸祈學個四五年,肯定能考上基礎學堂的。”
沈閑玉笑道:“多謝趙大夫告訴我這些,不過陸祈能考上什麼,還得看他自己,我就是說的天花亂墜,我也不是他,不能幫他考試。”
這時,學堂裡的讀書聲停了,沈閑玉道:“趙大夫,早自修好像結束了,咱們可以進去了。”
趙大夫哈哈笑道:“沈姑娘,現在早已過了辰時,哪裡來的早自修,現在是先生在抽查學生這個冬天在家學得如何。”
沈閑玉:“……”
她保持微笑,追問道:“趙大夫,那學堂裡的課業時間安排是怎樣的?”
趙大夫道:“一般情況下,卯時學子便要起床,來到學堂進行早讀,辰時先生開始講課,下午未時繼續講課,晚上酉時溫習今天所學内容。”
沈閑玉哦了一聲,笑道:“多謝趙大夫。”
二人又聊了兩句,便進了學堂。
趙大夫找自己的孫子,沈閑玉找李先生。
李秀才瞧見趙大夫便停止說話,趙大夫名聲很好,每月均有兩天義診,免費為大家看病。
趙大夫對他點點頭,便徑直去尋趙易。
沈閑玉對李秀才揮手,李秀才見到沈閑玉,快步出來。
沈閑玉道:“你好李先生,我想送我弟弟來您這裡讀書,請問這裡一年需要多少束脩?”
李秀才打量沈閑玉一番,見她襖子出棉,紮兩個麻花辮,想來是貧窮之家,道:“正常情況下一年是二兩銀子,若是家裡不太富裕,可以打掃私塾減免束脩,一年交一兩銀子。”
沈閑玉笑道:“沒事,我正好有二兩銀子。”
李秀才見沈閑玉一笑,霎時給人以雨過天晴之感,也不由跟着她一起笑:“那小娘子真是很疼這個弟弟了,一點也舍不得他吃苦。”
二兩銀子她努努力,個把月便掙到了,沈閑玉笑道:“我有能力掙錢,為什麼要讓我弟弟沒苦硬吃呢,不過還是多謝李先生的好意。”
李秀才見沈閑玉率真,笑道:“小娘子叫什麼?”
沈閑玉笑道:“我叫沈閑玉,家是桃花村的,我弟弟叫陸祈,我今日是來給我弟弟陸祈報名的。”
這時,趙大夫帶着自家孫子趙易出來,趙易瞧見沈閑玉,叫道:“笑起來好好看的小娘子。”
趙大夫斥責道:“叫什麼小娘子,叫沈姐姐。”
趙易朝趙大夫吐了吐舌,看向沈閑玉,笑道:“沈姐姐好!”
沈閑玉笑道:“你好。”
趙易道:“你跟我爺爺認識嗎?”
趙大夫再次斥責道:“沒大沒小的,趕緊回去讀書。”
趙易不怕自家爺爺,朝沈閑玉走近,笑道:“沈姐姐,我叫趙易,周易的易。”
沈閑玉笑道:“你好,趙易。”
李秀才瞪了一眼趙易,趙易見李秀才看過來,縮了縮脖子,立即跑回了學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