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情發酵的比柳如煙和蘭貴妃兩個人計劃的還要快。
柳如煙明白——
皇後并不是真的人淡如菊,視金錢名利為糞土。
最直接的證據就是她從不肯摘下代表她“體面”的護甲。
皇後擺出一副賢臣姿态,要求後宮裡面的嫔妃女官都削減一半的供給去支援國庫。
在後宮生活的人的人除了那些有背景的,剩下的多是苦命人。
有的甚至全家幾口人就指着這一點月例銀子吃飯。
結果皇後娘娘金口一開。
這些人瞬間便沒了指望。
于是後宮漸漸開始變得怨氣載道起來。
但是國庫之事畢竟是國之根本。
就算是再有怨言,也要忍着。
但是令人傷心的是——
皇後娘娘自己做足了忠臣模樣,要人拿出自己的一半月例銀子和供給,而她自己卻過着奢靡無度的生活。
皇後娘娘的話才說完沒幾天,皇後就新做了衆多令人驚歎的純金護甲。
這些護甲不僅由純金打造,更是鑲嵌着各種奇珍異寶,在陽光的照耀下閃爍着璀璨奪目的光芒。
皇後的首飾也是種類繁多,有華麗的項鍊、璀璨的耳環、精緻的手镯等等,每一件都彰顯着皇室的尊貴與奢華。
皇後的衣食住行,無一不是極緻的奢華。
她的服飾皆由最上乘的絲綢和錦緞制成,繡着精美的圖案,由技藝高超的工匠精心縫制。
她的飲食更是豐富多樣,山珍海味、美味佳肴應有盡有。居住的宮殿金碧輝煌,裝飾着名貴的字畫和精美的雕刻。
出行時,皇後乘坐着華麗的馬車,由衆多侍從簇擁着,場面十分壯觀。
而與此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宮裡面那些被迫削減開支的宮人和命婦們。
她們的生活顯得十分拮據,衣物樸素,飲食簡單,居住的地方也較為簡陋。
這些人再沒有了往日的奢華與舒适,她們隻能在有限的資源下艱難地生活着。
在那幽深的後宮之中,妃嫔們和宮人們過着被削減俸祿後的艱難日子。
曾經的一些小享受如今都成了奢望,每一分花銷都要精打細算,日子過得緊緊巴巴。
衆人看着自己如此辛苦地生活着,心中的不滿與日俱增。
而此時,皇後的宮殿卻依舊奢華無比。那華麗的裝飾、精美的器物,與其他人的窘迫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後宮裡的人每每路過皇後的宮殿,看到那彰顯着富貴的景象,實在覺得憤懑不已。
皇後呢,依舊如往常一般,總是擺出一副人淡如菊的樣子。
她身着華服,端坐在主位上,微微揚起下巴,眼神中透露出一種高高在上的淡然。
在一次衆人聚集的場合中,皇後輕啟朱唇,緩緩說道:“本宮根本不愛這些俗物,隻不過是為了維持皇家的‘體面’,才不得已而為之。”
皇後的聲音不緊不慢,仿佛在訴說着一件無關緊要的事情。
聽到皇後娘娘這話,那些宮人更是氣不打一處來。一位年老的宮女忍不住皺起眉頭,雙手緊緊地握成拳頭,心中暗自嘀咕:
“哼,說得好聽,維持皇家體面?還不是自己貪圖享受。我們在這受苦受累,她卻如此奢靡。”旁邊的幾個小宮女也交頭接耳,臉上露出不滿的神情。
一個年輕的太監氣得臉色漲紅,他咬着牙,和自己身邊的人低聲說道:“這皇後娘娘也太過分了,我們都快過不下去了,她還在那說風涼話。”
另一個太監則無奈地搖搖頭,歎氣道:“沒辦法呀,誰讓人家是皇後呢。我們隻能忍着。”
衆人的憤懑在心中不斷蔓延,他們看着皇後那副高高在上的模樣,心中的怨氣越來越深。
然而,在這等級森嚴的後宮之中,他們又不敢公然反抗,隻能在私下裡發洩着自己的不滿。這種壓抑的氣氛如同烏雲一般籠罩在後宮的上空,讓人感到窒息。
在那被高壓氛圍籠罩的後宮中,日子愈發艱難地流逝着。
夜晚,寒風凜冽,整個皇宮沉浸在一片寂靜之中。那些負責值班守夜的太監們,在這寒冷的夜裡,又冷又餓,身體不住地顫抖着。
其中一個年輕的太監,實在忍受不了這般饑餓與寒冷。
他縮着脖子,雙手緊緊地抱在胸前,眼神中滿是痛苦與無奈。他不停地在原地踱步,試圖以此來驅趕寒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