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啊,啊......”
随着驚呼聲與一道道身影自樓梯摔落,這場很容易便看出誰強誰弱的戰鬥很快便落下尾聲。
景瑟飄然而至,不染半分塵埃。
“回來了,”宋錦城谄媚的笑了笑,遞上了手中的酒。
景瑟一口飲盡,抻了抻袖子,将手中的劍又放回了懷中,歪着靠在了牆上,在此之前,還朝二樓處揚了揚下巴,對宋錦城道:“他來了。”
宋錦城回頭,就見那紅衣賣唱女正伸長了手似挽留,卻又徒勞無功的收了手,面上之色似惋惜又帶着幾分惆怅時,便見那救人的灰衣英雄已從二樓踩踏桌面穩當當落至自己面前。
與景瑟一般,宋錦城一下就聞出他身上挾着一股無法隐藏的味道,那是殺過人,無法抹掉的血腥味。
宋錦城望着眼前的人,雖灰衣布衫,卻磊落偉岸,她突然就想起一首詩來,刹那便明白了那句“生就昂藏七尺身,刀環馬策掃胡塵”。
宋錦城眸光暗沉,将所有的神情全都掩藏在了一雙深邃的眸子裡,她忽然笑了,并且極為熟稔的和對面的人打了個招呼,“嗨......”
“謝謝,”男人神色淡漠的打斷了宋錦城,就這麼不鹹不淡的道了一句,似真誠卻并不走心。
宋錦城知道男人看出她有意結交,卻并不揭穿,但也無意與她攀談。
宋錦城用折扇遮了唇角,眼尾掃了掃男人腰間的佩刀,微眯着眼笑道:“公子不妨坐下喝杯酒?”
男人似未聽到宋錦城這番邀約,隻抱拳要告辭,“多謝。”
說罷,轉身便要走。
宋錦城卻起身拿折扇擋了男人去路,“吾喚無弦,不知公子姓氏?”
男人垂眸望了眼攔住自己的手,白皙的瘦弱的骨節,再望了眼比自己矮了半頭的身子擋着自己離開的方向,人雖弱小,卻又覺得莫名的固執,他低吟片刻,沉聲道:“邊。”
宋錦城執扇的手微微頓住,似無意又有意的道了一句,“邊姓少見。”
男人忽怔,右手緊握刀鞘邊緣,望向宋錦城的目光頓時充滿了戒備。
宋錦城聳聳肩,狀若不知男人這刹那的變化,隻仰着額頭笑得十分随意,“邊公子将去往哪裡?”
初初相識,這話問的有些不知好歹。
而男人沉默打量,就在宋錦城以為他不會說時,卻聽男人道:“龍首關。”
“呀,那真湊巧,我也要去龍首關,不妨一起?”
宋錦城打蛇随棍上,腆着臉笑嘻嘻的邀約。
“不巧,我還有其他事。”
這是明晃晃的拒絕,正常人識相的自然會道一句再見,各走各的,但很顯然,宋錦城不是一般人,她聽聞這話後,反是十分熱心的問道:“那是否需要幫忙?”
男人對宋錦城的自來熟似有些不耐煩,但宋錦城笑容粲然話又說得好聽,且畢竟對方剛幫過忙,他也不好冷臉,隻得又抱了抱拳,“不用,多謝,在下告辭。”
說完,也不待宋錦城再說話,逃也似的一閃身從宋錦城的旁邊繞了過去。
宋錦城望着男人匆忙的背影不由覺得好笑,但刹那卻又眯了一雙眼,自言自語道:“會是他嗎?”
“誰?”
她背後的景瑟耳朵尖,不甚熱衷的接話。
“邊肅,邊家的那位小兒子。”
“邊家的小兒子?他不是在邊關鎮守?”
景瑟聞言詫異,目光不由轉向門口,但那裡哪還有男人的身影。
“是啊,他不是在邊關麼,怎會出現在這裡?”
宋錦城也有些疑惑,想到這裡她又問景瑟,“最近可聽聞北唐朝中有大事發生?”
“不曾,呃,”景瑟忽似想起什麼又道:“也不是,最近聽說北唐皇帝派了一位督軍去了邊關,”她冷笑着,意有所指,“你知道的,督軍嘛,屁事不會,管東管西。”
“那倒是,邊家人性子都直,說不得受不了那督軍,”宋錦城很認同,說着說着卻又笑了起來。
“喏,小美人來感恩了,”景瑟卻見不得宋錦城好心情,擡了擡下巴,朝宋錦城後背點了點。
宋錦城回頭,便見方才在二樓唱戲的少女姗姗來到自己面前,“阿晏與爹爹多謝公子救命之恩。”
少女着一身鮮紅衣裙,雖破舊,卻仍将少女襯的如這三四月的杏花,清新裡夾帶着些許的豔麗,苗條的身姿婉約卓然,鵝蛋臉杏花眼,是個十分讓人憐惜的可人兒,說出口的話更是讓人渾身妥帖蔚然。
“不謝,”宋錦城阖上折扇,望向少女攙扶的老者,目光裡藏了幾分不解,問少女道:“這杏花小鎮雖然也算平泰,但到底人來人往,在這酒樓賣唱畢竟不是長久之計,你為何不帶父親投奔山上?”
據她所知,遮山除了這地處山腳下的杏花小鎮外,另有幾處山頭。
虎頭寨,龍首關,明月莊,擎雲觀各占據一方。
隻除了擎雲觀僅收留道士外,其他諸如虎頭寨龍首關都是可攜家帶口投奔的。
這兩百年來,逃難的百姓,犯了罪的官員,殺了人的罪犯,總之就是那些被逼到死路的人到了遮山,隻要投奔這其中一處,總能找到一條活路。
也因此,這麼多年,許多人對遮山趨之若鹜。
“阿晏不是沒想過,隻是,”少女阿晏咬了咬唇,極似有幾分難過的低眉瞥了眼攙扶的老者,“爹爹患了重病,需要醫治......”
“原來如此,”宋錦城了然的點點頭,道了一句:“那你多保重。”
“謝謝公子,那阿晏告辭了,”阿晏頰上染了紅暈,對宋錦城福了福身,抿唇攙着顫巍巍的老者轉身離開了。
患病是真,卻非是不去投奔山上的緣由。
阿晏不夠真誠啊!
宋錦城甩開折扇,望着阿晏與老者離開的背影,笑着搖了搖頭。
誰都有難言之隐,又何必窮根究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