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上你中文

繁體版 簡體版
恋上你中文 > 快穿之同歸于盡 > 第9章 贅婿絕配:富察琅嬅/年世蘭-4(完)

第9章 贅婿絕配:富察琅嬅/年世蘭-4(完)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年世蘭在上輩子就管了幾乎一輩子的宮務,這次接手後宮,一切駕輕就熟。不隻沒有踩那些新手才會踩的坑,甚至還趁機整頓了一次後宮。

清朝内務府貪污嚴重本來就是大家都知道的潛規則,但隻要清朝的包衣制度不取消,這種貪污就誰也沒法子。例如内務府一個雞蛋二兩銀子,但民間一個雞蛋隻要兩文錢。

這一來一回就是一千倍,在年世蘭眼中看來已經非常誇張。年世蘭不知道,再過兩三代,紫禁城内一個雞蛋就要十幾兩。

年世蘭以前沒管過,甚至還花了大價錢去收買那些張大了口袋的奴才。年家再怎樣威名赫赫也是漢人,哪裡有辦法對付那些盤根錯節的包衣世家?

但這次年世蘭可不一樣了。貪污無法根除,壓在一個合理的範圍倒是可以。畢竟會在内務府當差的都是上三旗的包衣,就這麼巧,富察家可就管著其中一旗呢。

于是她稍稍改了一下内務府上貢的程序。一般來說内務府的一切東西來源都是來自皇商,内務府跟皇商采購,内務府的官員或者包衣賺中間差價。

本來跟皇商采購價格并不會過于誇張,誇張的是包衣在中間先收了皇商的孝敬,然後又以少報多揩國庫的油,然後東西拿出去的時候又要收主子或者其他奴才的賞錢。

碰到主子不得寵的時候,那些本該分發的份例跟物資就會被克扣,或是補給高位受寵的妃嫔作為内務府的示好,又或者乾脆就是自己昧下當額外紅利。

弘曆在上位以後,就有打算棄用他爹留下來的粘杆處,因為他覺得粘杆處太過陰軌,身為帝王應該走煌煌大道。(怪不得連幾個小案子都查不清楚)

于是年世蘭乾脆就讓弘曆把粘杆處明面化,成立一個監察處。監察處并不收集百官罪狀或者處置陰私,純粹的就用來查内務府的帳。

年世蘭倒是想要粘杆處呢。但她也知道接收了這玩意,弘曆是無論如何不會放過自己的。而且她也不能要求弘曆讓監察處去查百官的帳,這樣算是幹涉前朝。

她現在是皇後,以管理後宮的名義要求查内務府的帳,這樣才能讓這個監察處成立。

而且粘杆處本來就直屬于皇帝,現在監察處也一樣直屬于皇帝,弘曆剛剛登基,邊關還在打仗,正是需要錢的時候,況且他自己就是在宮裡長大的,對内務府的貓膩知之慎詳,所以想一想就答應了。

畢竟内務府那些包衣是真的很有錢。

年世蘭擺明說了,監察處會拿民間物價核算一個合理的區間,再來查内務府的帳,如果帳面對不上的,負責的包衣就會得換一家。

除此之外,還會一一核實每一筆花費是不是記錄無誤。如果某主子說沒有拿到份例,但内務府記載不實,那當時負責的内務府總管就等著舉族抄家。

包衣世家之間的确同氣連枝,但也随時都希望擠下上面的讓自己爬上去。管理包衣的“佐領”并不隻是一個官職,而是一個爵位,所以富察家發話了,大多數的包衣世家也隻能肉疼的把手收回。

至于之後這個監察處會不會成為整體貪污的一部分……年世蘭哪裡管那麼多?她隻知道成立監察處以後,宮内物價變得便宜了,而且宮中開支很明顯降低許多。

這一出一入省下來的數目讓弘曆都忍不住咋舌。甚至内心開始考慮擴展監察處的業務……例如去查一查某衙門的開支?

能發散成怎樣年世蘭就不關心了,她這樣做,隻是因為自己現在是皇後,皇帝希望後宮可以省點錢,而她覺得與其讓妃嫔們省錢,不如讓奴才把貪污的錢給吐出來。

當然,包衣們從正規渠道賺得少了,就會更希望得到賞錢。而宮内的主子們想要得到更好的服務、更多的忠心,自然就得多賞一些。反正整個大清都是這樣,沒有一個官員當真是用俸祿在過日子。

但有了監察處的監督以後,不受寵的低位嫔禦就不用擔心餓死凍死,或者身無分文,份例被扣光等等的事情發生。

年世蘭的手腕一向剛直粗暴,也從來沒有怕過誰。隻能說整個後宮在她的管理之下,所有的人都非常的守規矩。什麼巴林部的小公主、什麼寒部的寒香見,在皇後的威嚴之下通通都要讓路。

尤其那位“我不高興,就是蒙古四十九部不高興”的巴林氏。弘曆忍耐一位皇後已經是極限了,屁大點的小地方出來的屁大點的小公主竟然還敢跳到他面前。不用皇後出手,皇帝就讓她明白了什麼叫做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頭。

當然也不是所有人都那樣守規矩,但有年世蘭鎮著,就算真的發生什麼陰詭謀算,年世蘭也不去浪費自己的腦子,直接就讓弘曆借調監察處的人手來查。

畢竟大多數的犯罪都必須要有金錢往來,隻要查清楚金錢與利益的走向,案情自然也就明了了。

娴妃,啊,對的,她一直是娴妃,雖然她後來又生了老十二、老十三。但她生的比較晚,純妃先一步封了貴妃,所以她也隻能一直在妃位上待著。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