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筠點了點頭,周銘樂道:“老二一漢子,叫圓圓是不是有些太沒漢子氣概了,我覺得鐵子,虎子就很好。”
顧筠嗔了他一眼,“瞧你起這名兒,一嗓子喊出去,村裡能跑來十幾個娃娃,沒讓你起名算是對了,宵兒,不用管你爹,小孩子,小名兒沒啥不能起的。”
周銘摸了摸鼻子,沒敢開口辯駁,想着他小時候就是叫鐵牛,這名字鐵骨铮铮的,看他,長得多漢子。
周宵笑了笑,還沒等他開口,屋裡便傳來了團團圓圓的哭聲,此起彼伏的,周宵連忙端了兩碗羊奶回了屋。
喜哥兒也被倆娃兒的哭聲吵醒了,周宵進來的時候,喜哥兒正抱着老大哄着,周宵溫聲道:“你醒了,餓不餓,小爹在鍋裡給你炖了老鴨湯,你要不要喝些?”
喜哥兒搖了搖頭,“還不是很餓,阿宵,你看,天,我可真厲害,一下子漢子哥兒齊全了!”
周宵失笑,“是是,你最厲害了,剛嶽麼還說呢,沾沾你的福氣,讓你大嫂給家裡再添幾個丁。”
喜哥兒笑了笑,身子還有些不爽利,不過沒那麼疼了,開口道:“你把碗給我一個,咱倆一人喂一個。”
“倆崽小名取了團團圓圓,大名看下定哪個好?”周宵邊喂圓圓,便和喜哥兒說道。
“團團圓圓,好名字,大名我還是想讓小爹定,家家都是家裡有福氣的長輩給孩子取名兒的。”喜哥兒喂着團團,開口道。
夫夫二人又商量了一番,等團團圓圓吃飽睡下,周宵端着碗回了竈房,“小爹,我和喜哥兒還是想讓您和老爹給倆娃取大名,您就别再推辭了。”
顧筠可以說是臨危受命,壓力又到了他這邊,孫孫們還沒有看到,就得忙着翻書給他們取名兒了。
周宵見狀笑道:“小爹,您别有壓力,等滿月的時候定大名也行。”
顧筠笑了笑,接下了小輩兒的這份心意,“喜哥兒剛剛醒了吧,老鴨湯好了,你端去給喜哥兒吃。”
周宵點了點頭,他這倆兒子哭的聲音相當洪亮,喜哥兒若是沒被吵醒,那他真就疼暈過去了,周宵定得把回去了的谷大夫再給拉回家來。
周家喜得倆娃的消息沒多久,村裡人便都知道了七七八八,衆說紛纭,紛紛感歎,喜哥兒真是個有福氣的哥兒。
“早知喜哥兒這般好生養,我定得扯着我那倒黴兒子的耳朵讓他把人給娶回家來。”
“喜哥兒真真是有福氣的很,自打嫁進周家,你看周家這日子過的,請了長工,連帶着果園都有了,秋時還賣了藕,一畝池塘的藕,好幾兩銀子呢。”
“說的是呢,也不知這周家什麼時候辦滿月酒,我得喊我兒夫郎去吃酒,沾沾喜氣。”
“哎,那不是顧叔嘛,他和周叔送紅雞蛋來了。”
顧筠面若春風般和煦,周銘提着一大籃的紅雞蛋,一家家的送過去,如今果園裡家禽多,顧筠秋時便留了些,就打算等喜哥兒生了,一家家的送呢。
“恭喜啊,恭喜。”
衆人紛紛道賀,連帶着周銘今日看起來也是很好說話,面容很是溫和。
“顧叔,周叔,什麼時候擺滿月酒啊,我們等着去吃酒呢,也沾沾喜哥兒的喜氣。”雲齊接過倆紅雞蛋,沖顧筠和周銘笑道。
“臘月十八,到時候都來啊。”顧筠笑道。
“一定一定。”棉哥兒在一旁回道,他心裡有些羨慕,不知抱抱喜哥兒的倆娃,他能不能也有好消息傳來。
等送完雞蛋,籃子裡還剩了些,“回去拿給喜哥兒吃,月子裡吃些雞蛋補身體。”顧筠溫聲道。
周銘頓了頓,附耳輕聲道:“要不要去那裡,和故人說一聲兒。”
顧筠想了想,“自是要去的,不過,這麼多年了,我們都沒有讓宵兒去過那裡,要不要這回讓宵兒跟着我們去?”
周銘搖了搖頭,“藏了這麼久,不能功虧一篑,若是讓宵兒知道他真實的身世,以他的性子,定會去上京讨要說法的。”
顧筠歎了口氣,“罷了,剛巧籃子裡的雞蛋這回就不給喜哥兒了,等回去我再給他做,趁着還不晚,咱們去一趟吧。”
周銘點了點頭,二人往家的反方向走去,不知何時,本已停了的雪,又開始飄了下來,拂過面龐,似是在和他們打招呼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