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筠給團團和圓圓端了兩小碗煮的軟爛入味的肉糜粥,邊喂娃邊輕聲道:“什麼時候都是東西一多就不怎的值錢了,都道物以稀為貴,不過甘蔗價兒降了,相對來說,估摸着紅糖便不會那般貴了。”
喜哥兒拿起另一個小碗,喂圓圓,聞言歎了口氣,“紅糖貴可以不吃,但是這錢沒落到手裡,心裡頭就是覺得虧的緊。”
顧筠笑了笑,喜哥兒這點兒小心結隻能他那大兒子給他解了,便沒有再多言,仔細的喂着團團。
天色漸晚,吃飽了就犯困的團團和圓圓在小床裡睡的香甜,周宵和喜哥兒一人一個娃,抱着回了自己院子。
把團團和圓圓放到炕上的時候,倆娃可能是覺着有些不怎麼舒坦,哼唧了一聲兒,又沉沉睡了過去。
周宵洗漱完寬衣,躺在喜哥兒身旁,輕聲道:“咱家不靠地裡的收成過活,便是隻園子裡的家禽下的蛋,今年也掙了不少,莫在傷心了。”
喜哥兒躺到周宵懷裡,歎氣道:“我知道,隻是心裡有那麼點兒的不舒服罷了,現在好得差不多了,想想咱們能賣出去已是很好了,這般多的人家種土豆,收土豆的鋪子鎮上也就那麼幾家。”
便跟喜哥兒想的那般,許多人家見去年土豆賣了不少的銀錢,今年都種了不少,如今賣起來難的緊,價兒從一文兩斤還降到了一文三斤,周家真真是算好的了。
等到了甘蔗亭亭玉立,孜待收割的日子,村裡還有人家的土豆囤在家裡,好些沒賣出去呢。
把甘蔗處理完,田地翻了翻,這段日子的農忙才算是真正的過去。
“趁着有空兒,把家裡今年大半年掙的銀子和之前的拿出來數數,想想應是攢了不少了。”周宵開口道,這半年緊着掙銀子,還真沒怎麼數過。
喜哥兒點了點頭,把箱櫃裡的銀子拿了出來,“這些是賣菜蛋家禽掙的,其他的都是賣糧食和其他的東西掙的。”
夫夫二人看着炕上白花花的銀子,再沒比這東西更讓人高興的了,兩人數了一百兩的整銀,和之前攢的二十兩金子一起,放進了兩個錢袋,存放到專門放大銀子的香檀木的盒子裡,落上小鎖,放進箱櫃的最深處。
還剩了約莫十七兩五錢的銀子,留着發家裡長工的工錢和過年花,家裡能掙銀子,但花的也不少,說起來前半年雖然掙的比去年多一些,但也真是沒攢多少。
“還有家裡的豬,池塘裡的蓮藕還沒挖,隻說豬年前怎的也能二兩銀子一隻,和小爹他們一起分上個三十來兩定是有的。”周宵把碎銀和銅闆規整好,沖喜哥兒道。
喜哥兒點了點頭,如今家裡有這般多的銀子,他已是很滿足了,家裡的屋子都是磚瓦房,平日裡吃的都是好的,已是能算得上村裡的小富戶了。
夫夫二人笑眯眯的把銀子放好,喜哥兒心下高興了許多,地裡的活兒計忙的差不多了,這兩日也能好好在家裡歇息一番。
喜哥兒剛想到這兒,就聽周宵在一旁道:“過了明兒,我便去上山一趟,和老爹一起,趁着天兒還沒有太冷,再打最後一次獵。”
喜哥兒想了想,點了點頭,“那你明兒就在家好生歇着,池塘裡的藕,周大他們就能忙的過來了。”
周宵笑了笑,說實話,如果讓他選擇,他甯可上山打獵,也比種田輕松些,不過為了讓喜哥兒小爹他們安心,他也是樂意從一個獵戶成農夫便是了。
笠日一早兒,晨霧缭繞,秋時的早上還是有些冷意。
“小爹,你在做什麼啊,這般香。”喜哥兒剛進竈房,便聞到了一股濃郁的香味,口水差點兒流出來。
顧筠溫聲道:“勞累了大半年,這兩日做些好吃的給你們補補,今兒早上咱們吃豬肉粉絲盒子。”
喜哥兒連忙上前幫着顧筠把盒子包好,不得不說,顧筠這肉餡兒拌的真是要香死個人,裡頭紅薯粉絲看着吸滿了肉汁兒,别提多誘人了。
外頭響起了豆豆和醬醬的吠聲兒,估計又是村裡那些勤快的人家,一大早兒便上山撿幹果,果子,木柴去了。
“說起來,今年還沒去山裡撿過闆栗,還真有些想小爹你做的闆栗糕了。”
顧筠笑道:“等你爹他們明兒上山,你便去撿些來,我做給你吃。”
喜哥兒心下高興的不成,想着今兒要去和棉哥兒說一聲,約着一起去,在山裡還有個說話的人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