倆娃跟着爹爹附和了兩聲兒,顧筠和周銘真真是不能再高興了,如今也算是體會了一番天倫之樂了。
抱起團團和圓圓,顧筠和周銘把準備好的紅包放他們衣服裡,笑道:“也希望咱們家團團團圓圓平安喜樂,你倆也萬事順意。”
一家六口在溫馨的氣氛中,吃完了年夜飯,窗外響起了陣陣鞭炮聲。
“走走,咱爺倆把買回來的兩桶煙花放了去。”周銘酒過三巡,已有些微醺,拍着周宵笑道。
團團和圓圓膽子也大了些,聽着外面噼裡啪啦的聲響,也沒哭鬧,被顧筠和喜哥兒抱出去看煙花,睜着兩雙黑溜溜的大眼睛,看得頗為仔細,等煙花綻放的那一刻,樂的倆娃拍起了小手,瞧着可是喜歡的緊。
除夕夜守完歲,新的一年也到了。
年初一,跟着顧筠和周銘去白叔和雲叔家拜完年,便是在家吃美食,打麻将,閑适惬意。
年初二,今年不用回娘家,接着吃喝玩樂,一直到了年初八這日。
“這匹藕荷色的布,拿去給我娘家大嫂,棉哥兒那邊我年初一的時候,和他講了,要六匹布,到時候再去鎮上染色。”喜哥兒把帶去娘家的禮收拾妥當,沖周宵道。
周宵雖不怎麼喜歡喜哥兒娘家大嫂,但谷大力待喜哥兒和團團圓圓很是不錯,也沒心疼這匹布,點頭道:“小爹做的血腸還有些,帶上兩斤,嶽丈他們愛吃。”
喜哥兒笑了笑,“成,等會兒我去竈房裡拿。”
收拾完,天色也不早,夫夫二人,推着孩提椅往村長家走去。
一路上,遇到了不少走親戚的村裡人,寒暄了幾句,便道了别,有些手頭寬松的婦人夫郎,見團團和圓圓着實可愛,笑着塞了些銅闆給他們,兩三文,不多,但也算個喜頭。
“喜哥兒,阿宵,快進來,你表哥等你們許久了。”村長夫郎開門,滿臉喜色的把他們迎了進去。
“呦,喜哥兒,你這賀禮可是拿的不輕,這匹布顔色瞧着好看的緊,你竟也舍得。”喜哥兒大伯母訝然道,這滿月宴便是親近人家,也少有舍得送布的。
喜哥兒笑道:“娘家家裡的第一個小輩兒哥兒,我心裡自是歡喜的很。”
谷李氏出了月子,正在院子裡和嬸子叔麼閑聊,看了一眼喜上眉梢,那顔色深得她心,正好開春了做身春衣來穿,連忙走過來,接了過去,喜聲道:“喜哥兒,快來,剛表哥還說起你們呢。”
喜哥兒輕聲道:“我小侄兒呢?怎的沒見他?”
“天兒冷,小爹沒讓抱出來,二叔麼在屋裡看着呢,你去瞧瞧,可是喜人的緊。”谷李氏笑道:“哎,表哥,這便是你想見的弟夫郎,阿宵,你們倆聊。”
說着,面帶喜意的帶着喜哥兒回了屋。
剛出生一個來月的小娃娃,不似剛出生那般瘦小,白白嫩嫩的,看着軟軟糯糯的,确實喜人。
“啊~哒哒~”團團拍了拍孩提椅,奶聲喊道。
“我們家團團也想看弟弟是不是?”村長夫郎笑着把團團抱了起來,兄弟倆你看我,我看你,竟齊齊笑了起來,也不知倆人怎麼溝通的,在笑些什麼。
二叔麼見狀樂道:“這哥兒倆感情以後準壞不了。”
衆人大笑,谷李氏看了眼孩提椅,出聲道:“喜哥兒,這孩提椅可是好使?”
喜哥兒點頭道:“确實省事兒。”
二叔麼笑道:“這東西在府城很受歡迎,家家戶戶有孩子的,都有那麼一張。”
谷李氏笑道:“那可巧的很,等團團他們大了,剛巧能給我們含哥兒使。”
喜哥兒神色一頓,輕聲道:“大嫂,這孩提椅能用到三四歲,含哥兒怕是等不了那般久。”
村長夫郎不動聲色的瞪了她一眼,這眼皮子淺的,“這椅子也算不得太貴,寶兒過了年歲,買張給含哥兒,等你小弟成婚,有了孩子也能使。”
谷李氏聞言撇了撇嘴,她還不是想着給家裡省些銀錢,瞪她做甚,心裡頭還覺得有些委屈了。
“我娘家那邊估摸着快來了,我去門口瞅瞅。”說着便出去了。
村長夫郎無奈搖頭,也不管她了,抱着團團和含哥兒玩,叮囑道:“喜哥兒,含哥兒如今年歲小,用不了多少布,送了銀鎖,還送布,禮太重了。”
二叔麼附和道:“以後買些小衣服小鞋子便是。”
喜哥兒點頭,深覺下回還是直接送含哥兒能用的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