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完了年,春回大地,山裡漸漸冒出了些許綠意,村裡人閑了一個冬時,又開始漸漸忙碌了起來。
喜哥兒生産的日子越來越近,一家人嚴陣以待,周宵更是早早的便把接生麼麼接到了家裡,生怕到時候來不及去接人。
就在全家人的翹首以盼下,餃子如約而至,是個十分可愛的小哥兒,眼睛既不像周宵,也不像喜哥兒。
顧筠和村長夫郎抱着餃子,不舍得撒手,“這眉眼,隔輩兒随了你小爹了,可真是可愛。”
周宵細細看了看,眉眼間的溫柔似是要溢出來。
小餃子剛出生,皮膚紅紅皺皺的,算不上多好看,但自家人卻是怎麼看都不夠,越看越喜愛。
雖入了春,但還是有些冷,顧筠抱了一會兒,再怎麼不舍得,還是讓周宵抱進屋子裡去了。
喜哥兒喝了碗雞蛋紅糖水,恢複了些力氣,周宵抱着小餃子,放到他身邊,溫聲道:“辛苦你了,阿喜。”
喜哥兒臉色還有些疲憊,溫柔似水的望着睡的熟熟的小餃子,“小爹他們可還在?”
“嶽丈他們見你沒事兒,看了眼小餃子,便先回去了。”
團團和圓圓趴在床邊,眼睛一錯不錯的盯着小餃子,皺着小眉頭,頗為憂心道:“弟弟,好小,好醜哦。”
喜哥兒嗔笑着看了倆崽子一眼,“弟弟還小,等長長就好了,你們兩個做哥哥的,一定要保護好弟弟哦。”
團團和圓圓重重的點了點頭,很是鄭重的承諾道:“小爹放心,我們一定會照顧好弟弟的!”
在他倆看來,弟弟這麼醜,說不得以後就嫁不出去了,他們作為哥哥,一定不會嫌棄,會一直養着他的。
周宵不知他倆的心中想法是,看着面前的四個寶貝,心裡軟的像一灘鐵水。
念哥兒帶着孩子和李爾朝在周家住了兩個多月,平日裡性子沉穩的小金湯勺跟着團團和圓圓兩個哥哥,玩的也瘋了起來。
李父李母和金孫從來沒有分開這般久過,念的緊,連日發了四五封書信,催着念哥兒他們回家。
李爾朝收到信,陪着念哥兒又在周家待了段日子,才收拾包袱,約好了過段時日再來,帶着依依不舍的念哥兒和小金湯勺回了南府城。
………
日子如流水般劃過,團團和圓圓就這麼護着小餃子,一日日長大,山頭綠了又白,周宵也早早就從白翎那兒将那一千金贖了回來。
家裡的三個小蘿蔔頭也長成了三個翩翩少年,團團和圓圓,也就是周雲莳與周雲安,已是倆十六歲的少年郎,小餃子,周雲笙,也有了十二歲。
家裡三個皮猴子般的孩子,也得虧周宵威嚴尚在,還能管得住,若不然,還真是不知該是怎麼個皮樣子。
如今周雲安和周雲莳有了新的少年煩惱,小時候還擔心小餃子會嫁不出去,如今随了已逝的爺麼模樣的小餃子,一雙狐狸眼,睫毛又濃又密,膚色白皙,竟是比雲叔家的卿哥兒還要美上幾分。
别說村裡同齡的漢子日日盯着小餃子,便是白爺爺家的小兒子,也是不嫌煩的日日從鎮上來,他和小餃子都差着輩兒呢,不嫌羞。
大舅舅家的湯勺弟弟也是,前段日子來家,便說要把小餃子娶回家去,把爹爹和小爺爺都給氣笑了。
周雲安和周雲莳坐在果樹下的石凳上,看着一旁乖乖的坐着和雲卿一起和橙叔麼學刺繡的小餃子,深深的歎了口氣。
要防這般多的漢子,還真真是難。
“小小年紀,歎什麼氣呢?”喜哥兒端着切好了的果盤來,放在石桌上,輕聲笑道。
如今的喜哥兒,模樣比前些年比,基本上沒什麼變化,除去眼角多了幾條皺紋,圓圓的眼睛,看起來也就二十多的樣子。
周雲安拿了塊兒桃子,頗為高深的搖了搖頭,道:“小爹,你不懂。”
喜哥兒失笑,點了點他的額頭,“小小年紀,裝什麼老成,說起來,你們谷爺爺昨兒來了一趟,說是鎮上有戶人家的姐兒,許是在鎮上見過你,瞧上你了,托他給你說媒呢,說是長得很是漂亮動人,要不要去相看相看,你年歲也不小了,也是時候說門親事了。”
喜哥兒話音剛落,吓得周雲安手裡的桃子差點兒掉了,連忙往雲卿那兒看,手都擺出了殘影,急道:“小爹,你别亂說,相看什麼啊?!”
喜哥兒心下了然,和橙哥兒對視了一眼,眼中的情緒不言而明。
雲卿看了眼急的不知如何是好的周雲安,嘴角微勾,轉頭繼續繡他的花兒去了。
周雲莳幸災樂禍的看着自家大弟,不想火轉頭便燒到他這兒了。
“你谷爺爺也給你說了門親,也是在鎮上,那小漢子品行不錯,明兒跟着去看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