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婉也許久未見自己的母親,頭腦一熱,當即同意楚楚的提議。接下來的兩日,兩人為出發的事宜緊鑼密鼓的準備。
或許也是出于多方面的考慮,溫老夫人和溫華得知他們要出門,勸過兩句沒勸住,便随他們去了,隻叮囑他們路上小心。
第三日清晨,陽光是美好的,微風是和緩的,心情是美好的,隻除了溫華臨行的話,他道:“楚楚,這次出去好好玩,就當放松心情。可是回來可不能任性說不嫁人之類的話。我提前給你物色好兒郎,你回來若瞧得上——”
話未說完,楚楚急忙跳上馬車,“砰”一聲關上馬車門,道;“好的父親,我知道了,你快回去吧。”
溫華:“……”
磨蹭了好一會兒,該搬上馬車都已經搬上馬車,該帶的人也已經帶上。蘇婉和楚楚告别溫府衆人,踏上前往西域邊界樂城的路。
樂城的名字取自安居樂業,有百姓和樂,生活安穩之意。外祖家其實并不在樂城,隻是因為舅舅在那邊做生意,并娶了樂城的姑娘,逐漸定居于樂城,偶爾回江南。
本來外祖父母氣得不行,好好的江南不待,偏跑去什麼鳥不拉屎的樂城,一西一東,如同隔着天塹。但蘇青是家裡的幼子,對于他的不着調,家裡人也無可奈何。
随着馬車一路往西行,人越來越少,風光越來越荒涼,到處是枯敗而光秃秃的樹木。好在如今還未入冬,路上沒有積雪,駕着馬車一路行駛還算順利。但即便如此,他們也行了大概半個月的路程。
樂城雖然處在大朝國與西域的交界處,但由于管理樂城的将軍骁勇善戰,西域每次進犯都被打得找不到南北,隻要有他駐守一天,西域的人便不敢進犯,所以這裡的治安十分好,來來往往都是行人和馬車。
蘇婉出府前,早讓人提前寄信給外祖母和舅舅。當溫府的馬車靠近樂城,他們便看見巍峨雄壯的城門口,站着一行人,遠遠朝他們揮手。
車夫見狀,微一偏頭,道:“夫人小姐,我們應當到了。”
蘇婉撩開馬車簾子,也見到了不遠處揮手的幾人,指着人給出楚楚辨認:“楚楚,這是你舅舅,你應當是見過的。還有那位,是你的外祖母。”
楚楚可沒見過什麼舅舅和外祖母,聽蘇婉提及,趕緊把腦袋伸出去瞅。隻見一個青年,明明與溫華差不多的年紀,卻比溫華還要年輕不少。他穿着絲綢制成的華服,身披大氅,戴玉冠,絲毫沒有市井商人的氣質,自帶一股江南人的風雅。
隻看一眼,不會将他與商人聯系在一起,但實際上他就是個地地道道的商人。
而他扶着一位老人,身後跟着自己的夫人和小輩,無不例外地穿着極好,與周圍人形成鮮明的對比,把他人都襯托得灰塵仆仆。
此刻一家人整整齊齊地出來迎接他們,臉上帶笑,期待他們已久。
蘇婉拉着楚楚率先下了馬車,激動地走到蘇老夫人面前,道:“母親!女兒不孝,這麼久都沒能來看你。”
“這能怪你麼?”蘇老夫人安慰蘇婉,然後不高興地看向蘇青,“還不都怪他,江南離京城不算遠,幾日的路程就能到,他偏偏要到樂城來。我也是老糊塗了,一把骨頭跟着他折騰。”
“是是是,都是我的錯。”蘇青誠懇道歉,他一偏頭,看見楚楚,十分自然地轉移話題,“哎呀,許久未見,楚楚越發出落得亭亭玉立了,也不知道将來便宜哪家小子,氣人。”
蘇婉笑道:“那這樣說,楚楚别嫁人了,留在舅舅家,讓舅舅養她一輩子。”
蘇青:“可以啊,正巧我有個臭小子,兩人湊一對,親上加親,也免去那麼多煩心事。來臭小子,過來認識你姨母和你表妹。”
一個長相和蘇青相似的少年人紅着耳根子走上前,給蘇婉行了一禮。
然後,楚楚和少年人面對面站在了一起,相互認識,由着長輩對他們“點評論足”。
楚楚:“……”
少年:“……”
尴尬自腳底蔓延。
沒想到逃到舅舅家了,也免不了被催婚的命運!
隻是,雖說這個時代講究親上加親,但這未免也太親了,楚楚一時間接受不了。她道:“舅舅,就别拿我們取笑了,我都餓了,什麼時候能去舅舅家吃上一頓熱飯啊?我都惦記一路了。”
蘇青戳戳她:“貪吃鬼。”
幾人笑作一團。長輩小輩相互認識了一遍。
與楚楚同齡的有兩人,是舅舅蘇青的一雙兒女,女孩叫蘇意,是妹妹,男孩叫蘇知,也就是與楚楚短暫相親的那個,是哥哥。兩人性格随和,尤其蘇意。她眼睛大大,看人時極為真誠。
人齊了,他們坐上馬車,回蘇家院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