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莊内的婦人姑娘們三五成群,或倚在月洞門内,或隐在遊廊的靠背後,也在等着看一場一觸即發的大戰。
世子把人送進門内,便折返回了刑部,韓千君身邊隻剩下了二嫂和府上兩個姑娘。
二嫂明氏出身名門,性子穩沉,遇事沒有半分慌亂,上前輕輕把千君擋在身後,細聲道:“聽說小王爺種了一片桃花,眼下開得正盛,千君,我們去看...”
話還沒說完,姜家娘子突然沖了過來。
四娘子下意識退了一步,二娘子也緊張地捏緊了拳頭,唯獨明氏沒動,護在千君身前,眉頭微皺防備着來人,等那姜家姑娘到了跟前,卻見她笑顔一展,對身後的千君熱情地招呼道:“都出宮一個月了,你怎麼才出來?”
一個月前韓千君請辭時,這位姜家姑娘也在宮中,當初說好了等韓千君出宮後,兩人找個地方約見。
韓千君沒敢說自己每日都出府,含糊道:“這不是出不來嘛。”
“我就知道。”姜姑娘伸手拉她,“今日小王爺辦春社,想着或許能碰上你,一早便來等着了...”
二嫂明氏愣愣地看着兩人牽在一起的手,摸不準到底是什麼情況。
不僅她摸不清,薛家人和在場看熱鬧的娘子們皆是一臉詫異,想象中的大戰沒有發生,心中雖生出疑惑,但也不能盯着人家看,人群慢慢地往外散開。
薛二娘子見此一幕不敢相信,跟在薛夫人身後,憤恨地道:“奇了怪了,她們怎麼攪和在了一起,那韓千君素日裡厲害得很,這回被漓妃擠出宮,算丢盡了顔面,不應該把姜家趕盡殺絕嗎?”
誰知道?
一場魚蚌相争沒了,薛夫人也有些失落,但今日她來,并非以此為目的,目光不動聲色地巡視四周,暗中在找辛家的人。
辛家大公子已進宮面過聖了,一直沒領官職,并非陛下不想給,而是辛家還未談妥條件。
今日小王爺的春社,正是辛家重返朝堂前在衆人面前露面的好機會,陛下已暗裡讓小王爺給辛家送了帖子,若今日辛家的人到了場,不久之後,朝堂上便會有辛家大公子的身影。
辛家老爺子乃先太子的老師,辛家那位大公子年少時也曾有過佳名,重返朝堂不可厚非,可壞就壞在當年無論是秦家的案子,還是辛家被貶為庶人的案子,皆是由薛侯爺主審。
倘若辛家得了勢,便會與昭德皇後,韓家聯手扳倒以薛家為首的皇帝黨。
前些年薛家為了皇帝能登上皇位,兩肋插刀,他倒好了,越活越糊塗,往自己身上插刀子,也不知道搭錯了哪根筋,轉身要啟用先太子的人。
薛侯爺再三勸說,皇帝不聽,太上皇又卧床不起,隻能他們自己來收拾爛攤子。
“行了,你自己去玩罷,不用跟着我,時辰到了,我自會差人來尋你。”薛夫人打發走二娘子,知道她會盯着韓千君,如此,國公爺那頭的動靜也能掌握到。
韓千君被姜姝一路挽着手往莊子内走,時下春意正濃,莊子被常年打理,沿途種滿了花草。兩人擇了一處涼亭叙舊,前面是灼灼桃林十裡花,身後卻有一片黃橙橙的麥田。
姜姝還是頭一回見她這般裝束。
想起兩人初次見面,韓千君一身貴妃華服,倨傲地站在她跟前,逼着她下跪,就因她動作緩慢了幾分,險些被賜下一丈紅,後被漓妃救下來,氣不過,出宮前把人引到假山林子裡,悶頭揍了一頓。
不打不相識,在漓妃被昭德皇後罰跪的那個雨天,兩人卻齊齊扶起了昏過去的漓妃娘娘,求昭德皇後開恩。
韓千君一聲“小蘿蔔”,認回了秦家遺孤的同時,也徹底斬斷了自己的繁華路。
姜姝問她:“大頭菜,可後悔了?”
‘大頭菜’的綽号是宮中嫔妃替她取的,因韓千君頭大,又喜歡折騰法式,一顆腦袋上時常梳滿了發髻,遠遠瞧着,不就是顆‘大頭菜。’
韓千君的目光從麥田裡收回來,“後悔什麼?”
瞧她臉色明顯比之前在宮中時滋潤得多,姜姝懶得再問,說起了正事,“皇帝要替秦家翻案,你聽說了沒?”
韓千君點頭,“我同他讨要封口費的第二日,他便翻案了。”
姜姝:......
“人家給了你兩萬兩還不夠?國公爺莫不是想代替辛家?”說起國公爺,姜姝又道:“國公爺這兩日到處堵着家父,家父為了躲避他,今日都跑到小輩們的春社來了。”
那還真是心有靈犀,此時國公爺應該找到他了。
此辛家非彼辛家,他的辛公子隻是個窮先生,一條道就她一個人走,實在是太寂寞了,韓千君狐疑地問她:“你不是說不會嫁去範侯府的嗎,是有什麼不得已的苦衷嗎,若姜大人和姜夫人執意要強迫你,我幫你去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