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似是故人來》是我整個系列裡最喜歡的一篇,始于“故人”在寂月宮中重逢,終于“故人”之間的圓滿。
其實一開始是另一個構思。當時想寫一個暗戀東方青蒼的小姑娘,她的養母是先月主的至交閨蜜(就是《藥》中提過的那位),因此三萬年前常在寂月宮中行走,和東方青蒼因為一套志書而結識,于是她後來總是留在寂月宮中幫忙整理藏書閣内的古籍,後來先月主和自己的養母相繼去世,東方青蒼煉成業火,失蹤三萬年,她雖常在凡間,但也總是回寂月宮來看看。
後來她又機緣巧合見證了蒼蘭之間的所有故事。一開始她就隻想陪着東方青蒼就好了,不在意他是否知道,也不在意自己的情感是否有回報。後來也意識到自己的戀慕可能更多是少年時對君王,對優秀同齡人的仰慕,和愛戀并不相同,況且蒼蘭之間早就有了旁人沒法插手的羁絆,于是主動選擇放手,在天地間遊曆時也遇到了自己的同路人。在同行的漫長歲月裡,她逐漸發現自己心中的影子早就不是東方青蒼,而是眼前的人。
然後在某年天燈節她再次回到寂月宮中,通過插叙與回憶的方式展開往事。
我還記得她的名字叫萦雲,真身是一朵雲。她在遊曆前跟已經成為月主的小蘭花坦白了一切,告訴了她自己曾經對東方青蒼的懵懂戀慕,并鄭重向她道歉,因為她覺得自己介入了兩個人之間的感情。但小蘭花告訴她說“對一個人的戀慕并不是錯,你不需要道歉”,她們一直是非常好的朋友。萦雲從未心生嫉恨,小蘭花也沒有打壓她青澀懵懂的感情。這其實是自己之前一直想寫的情節:“你有你的故事,我也有我的,我們的人生彼此交彙,但我們仍在自己的路上向前。”
但後來意識到整體的一些bug,還有以她的視角過完三萬五百年故事線的困難性,鑒于當時實在沒時間,所以停留在了腦洞。去年夏天要去河西走廊長途旅行,在做攻略時腦子裡忽然就浮現出湘靈的樣子,于是有了她的故事。
她是沉靜溫柔的,或許也能從她的言行中看出來,她其實是個對“歸屬”沒什麼概念的人,她認為自己應該屬于天地間。但結黎、觞阙和洹川的出現讓她變得有所歸,讓她開始期待和人同行,也開始期待回家。
她其實是我心中蒼鹽海下一代的代表。被這一代人寵愛着長大,又放手讓她去尋自己的路。這一代人在曆經滄海後為他們創造了廣袤的天地,而他們像是初升的太陽,鮮活又具有生命力,熱烈而自由。
洹川同樣是下一代年輕人的典型,在最終留白的設定中他的家人早已去世,曾經以在軍中護佑蒼鹽海為己任,東方青蒼回歸後(相當于裁軍)離開軍中,仍做觞阙的手下,但主要負責三界中的瑣事,比如聯系在四海的同族、探查三界動向等等。他不知道自己的家應該在哪裡,東方青蒼和觞阙對他有知遇之恩,曾經軍中的同僚給了他袍澤間的友誼,但這些都不是“家人”。他的生活很是平淡,他有時也會茫然,卻也不知自己心中的複雜感情是因為什麼。
直到在江南戲樓上,兩個聽戲入迷的人的四目相對。
于是兩個同樣孤獨,同樣淡然以至不知歸屬的人就這樣相遇,然後成為了彼此的歸處。以洹川的視角來說一切要更像一種緣分些,他的修為不低,能夠感受到湘靈身上的靈光,但并不知道她是哪一族人,至于湘靈問他是否出身士族,他也隻是敷衍而過,因為他知道既然同樣并非凡人,那僞裝與否其實并無意義。兩個人都很是聰慧,于是漸漸都發覺了對方身上的不同尋常,隻是不約而同揣着明白裝糊塗,權當彼此都隻是見多識廣的凡人。
他最初感受到眼前人的有趣,驚訝于兩人之間的默契,于是在祁連山下的涼州城一直關注着她,甚至總是去她的醫館幫忙。洹川不知道自己心中的悸動是因為什麼,隻是覺得自己應該多看看她,甚至于想要陪着她。
後來兩個人不約而同救下了那個孩子,洹川看着湘靈法印上與他出自同源的靈光,第一次感謝上蒼,讓他們的距離變得如此近。他回到蒼鹽海同觞阙呈報遊曆所見,聽到大門被推開的聲音而循聲望去,下一刻和他極為熟悉的那雙眼四目相對。
那時洹川心中泛起難以言表的驚喜,心輪驟然泛起暖意。他望着眼含光亮的湘靈,心想:原來是你呀——原來,我們的緣分這樣緊密。
他們在一起是自然而然的,就像湘靈回複小蘭花的話一樣,他們早就不能分開,不過是水到渠成的必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