玫瑰産業發展的問題之一就是沒有形成規模化種植。由于當前玫瑰産業發展水平低,缺乏深加工的龍頭企業和産品,導緻對玫瑰原料的需求較少,再加上玫瑰栽植管理粗放,廣大花農對清香玫瑰的栽植仍然采用傳統的栽植管理模式,缺乏精耕細作與科學管理,玫瑰種植還沒有形成規模。
(二)沒有形成規模化生産
一是玫瑰産業仍然停留在原始産品生産銷售上,加工工藝和技術還隻停留在初級階段。目前,清香玫瑰主要是生産和銷售幹鮮花蕾,隻有少數幾個生産工藝落後、甚至是家庭作坊式的精油、浸膏、糖醬生産企業,緻使整個産業的水平低、規模小、附加值低,嚴重制約了玫瑰産業化的發展和壯大,使清香玫瑰的加工增值無法實現。二是沒有龍頭企業的帶動,影響玫瑰産量、質量和農戶收入。由于栽植曆史長,雖已形成了适合本地的栽培品種,但由于科技開發能力有限,新産品的開發嚴重滞後,玫瑰品種退化,産品品種單一,産量低,規模化程度低。為了實現清香玫瑰産業的規模化,當前應進一步擴大玫瑰的推廣種植面積,抓好标準化生産,實行規模化、集約化、産業化經營管理,提高玫瑰花質量,采取高新加工技術,實現産業增值增效。
(三)沒有形成完整的産業鍊
清香玫瑰在品種、規模和産量上都在全國處于絕對優勢地位,但是沒有形成完整的玫瑰生産、加工、生态、觀光、旅遊産業鍊,産業帶動性沒有得到體現。一是清香玫瑰的種植面積不足導緻玫瑰的産量和規模化程度低,這阻礙了玫瑰産業鍊的拓展和延伸。二是玫瑰深加工産業發展滞後。當前要在提高精油、浸膏、糖醬、玫瑰露酒等産品質量的基礎上,開發玫瑰花蕾、玫瑰精油、玫瑰香料、玫瑰化妝品等系列新品,提高産業的技術含量,延伸産業鍊條,實現加工增值,再現苦水玫瑰品牌優勢效應。三是玫瑰生态、觀光和旅遊産業發展滞後。應努力營造玫瑰文化氛圍,強化“玫瑰旅遊節”品牌,融觀光、産品展銷、貿易洽談、學術研究和文化交流為一體。同時在縣城和小城鎮建設規劃中應當考慮建立諸如“玫瑰一條街”、“玫瑰觀賞園”、“玫瑰系列産品專賣店”等具有代表性的景點及商鋪。
(四)沒有形成主導品牌和市場
清香玫瑰栽植曆史悠久,種植面積居全國首位,是我國的四大玫瑰品系之一,具有很強的傳統品牌優勢。但是由于近年來沒有注重自身品牌的塑造和提升,清香玫瑰的優勢沒有顯現出來。一是沒有對清香玫瑰品牌的準确定位,發掘清香玫瑰産品與其他區域玫瑰的特點和優勢,同時沒有圍繞品牌定位,進行玫瑰整個産業鍊的重新整合,給品牌以強大的支持。二是沒有提煉清香玫瑰獨特的品牌價值。目前,以清香玫瑰為原料已經開發了玫瑰精油、食品、化妝品、玫瑰茶、玫瑰酒等一系列産品,但一直缺乏玫瑰産品的強勢品牌,主要原因之一就是沒有規劃出産品定位,缺乏對文化價值和内涵的提煉。清香玫瑰必須将目光集中在高附加值産品的開發上,在醫藥、保健品、香精香料等領域以高檔次、高附加值産品為依托,賦予品牌更高的價值感。清香玫瑰産品品牌價值的提煉,還要和具體的産品類别相結合、和産品的功能、使用者以及地域特色相結合、和國際上主流的玫瑰文化相結合,提煉出清香玫瑰的文化價值。三是沒有打造高端産品品牌的表現力。品牌有了明确的定位和價值,一定要将其充分地表現出來,提高消費者對産品的感知程度。清香玫瑰可以從品牌名稱、價值訴求、産品包裝以及宣傳廣告形式等多個方面讓市場充分感知其價值。
四、把玫瑰産業作為濱河市特色産業扶持發展的若幹建議
(一)盡快确立玫瑰産業在我市産業發展中的戰略地位
玫瑰産業有巨大的發展潛力和廣闊的發展前景。濱河市應當抓住當前玫瑰産業的發展機遇,盡快啟動“濱河市玫瑰産業發展工程”,把玫瑰産業放在産業結構調整、農民增收和“三農”發展的戰略高度來認識,充分發揮濱河玫瑰種植得天獨厚的優勢,将玫瑰産業作為我市的特色産業來扶持發展。一是堅持以市場為導向,科技為動力,以效益為目标,以清香玫瑰為主要栽培品種,因地制宜,科學布局,以需定産,有計劃的逐步擴大栽植面積,鞏固和強化玫瑰基地建設。二是制定與完善栽培标準、各種産品生産工藝和質量标準,努力實現玫瑰标準化和原産地保護。三是開辟玫瑰花(蕾)多方向加工和銷售,開發系列新産品、形成特色支柱産業的規模和産業化的模式。四是規範玫瑰産品銷售市場,使清香玫瑰步入健康發展的軌道。五是加強以清香、北大川兩鎮為中心的玫瑰基地建設,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努力建成多個玫瑰加工龍頭企業。六是加快玫瑰系列新産品的研制與開發步伐,帶動清香玫瑰産業化的發展。七是營造清香玫瑰的知名品牌,在農業結構調整、美化環境、發展經濟等方面發揮清香玫瑰應有的作用,使其真正成為濱河的特色支柱産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