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一會,她便端着幾盤菜走了回來。
“您的酒菜到了,慢用。”
她正要走。
“小二,先等等。”沈瑜白湊了過去,在袖口中掏出了二十文錢,塞到了她手中:“和您打聽個事。”
小二眼前一亮,連忙彎下腰:“客官您說您說,隻要我知道,我一定知無不言,言而無盡。”
“這附近,可有藥鋪?”
“有有有,從我們這大門左轉,大約半柱香,您就能看到回春堂的牌子。”她伸出手,指着方向,仔細說着:“那是我們這最大的藥鋪,裡面的藥材應有竟有,客官這是想買什麼?我也可以代勞。”
“好嘞,那到不必,最近可有聽說她們缺什麼藥材?”
“這…”她撓了撓頭:“我倒是沒聽說,不過您可以去問問,萬一正缺什麼藥材呢…”
沈瑜白有些失望,卻也就此作罷。
“好嘞,您去忙吧。”
“哎,好嘞,那您有需要,随時叫我。”
說罷,小二便離開了。
蘇滿梨這時才開口。
“你是想問什麼?”
“沒事。”沈瑜白若有所思,給她夾了點兒菜:“你先吃,明兒咱們再說。”
“好。”
蘇滿梨乖乖吃飯,見她沒動筷子,又皺着眉頭也停下了動作。
沈瑜白在想明日的事情,忽而,一股暖意貼在了眉心,她擡眸看去。
蘇滿梨的眼底倒影着她的模樣,拇指在她的眉心繞圈。
“皺眉不好看,給你揉開。”
這一句話倒是給沈瑜白逗笑了,将她的手拿下來。
“吃飯吧,我知道啦。”
“好。”
小丫頭乖得很,從來都是不吵不鬧的,很是聽話。
反而是這份小心翼翼的乖巧,讓沈瑜白總是很心疼。
第二日,沈瑜白早早的就帶着蘇滿梨來到了回春堂的門外。
告示上确實寫着幾味藥,正在收,但并沒有丹參。
她不知道是在這個時代,丹參并不珍貴,還是因為大家不知如何使用。
“梨兒,你在這等我,看着東西,不要亂跑昂。”
“好。”
蘇滿梨,趕緊抱住了籮筐,一副警惕的模樣環顧四周。
沈瑜白藏起了一根丹參,獨自一人走進了回春堂,裡面看病的人還真是不少。
偌大的醫館,兩側是高高的黑匣子牆,每一個黑匣子上都是藥材的名稱,夥計們踩着梯子爬上爬下,忙的不可開交。
身側總有人來人往,她往邊上站了站,最終将視線鎖定了一個躺在搖椅上的老妪。
“老人家,您好。”
老妪眯着眼睛:“年輕人,所為何事啊?看病,去那邊。”
她聲音低沉緩慢,帶着歲月的滄桑。
“您可是回春堂的大夫?”
沈瑜白語氣恭敬,老妪看着她:“哈哈哈哈哈,大夫?”
她笑着搖頭:“非也非也,我隻是略懂一些岐黃之術罷了。”
雖是這麼說,可她的眼睛深邃,仿佛蘊藏着無盡智慧。
“晚輩這裡有一藥材,不知您感不感興趣。”
“哦?”她目光閃過一絲好奇,伸出手:“是何藥材,若當真稀奇,自然感興趣。”
剛才,沈瑜白站在一邊時,仔細觀察了藥鋪的藥材種類,若是沒有私藏,丹參這一味,沒有!
“您看。”
她接過藥材,放在手心仔細端詳,時而聞一聞,時而摸一摸。
“嗯,此物味甘,且回味獨特,小友,這是從何得來?”
沈瑜白撇了撇嘴:“秘密,你就說,要是不要?”
老妪輕輕将藥材放在腿上,用掌心扣住,眼中閃過一絲精明:“這藥材我從未見過,也不知用途,怎麼要得?”
沈瑜白摸了摸下巴欲要開口,身側卻傳來了孩童的哭鬧。
“哎呦~小姐啊,别哭了~大夫,我家小姐是一點苦藥喝不進去,上次您開的藥,全吐了…”
大夫正為那孩子診脈,結果也隻是搖搖頭:“苦口良藥,她不能再拖下去了,這風寒重了,也是要人命的。”
“我知道…可我家小姐…”
沈瑜白走了過去,看了看小孩的臉色,蹲下身:“小寶貝,伸伸舌頭給姐姐看看,好不好~有好吃的喔~”
小女孩一聽,哭聲戛然而止,乖乖張開了嘴。
沈瑜白拿出包裡給蘇滿梨準備的花蜜水,倒了一些給小女孩,又擡頭問:“你家小姐可有發熱?咳嗽?咳嗽可有空響,或者她們是黃還是白?”
那嬷嬷愣了愣,說:“昨夜有發熱,隻說頭痛,喉嚨痛,吃不下東西,喝水都費勁…唉…但沒有痰。”
沈瑜白點點頭。
“桂枝三錢,芍藥三錢,炙甘草兩錢,生姜三錢,大棗十二枚,三碗水煮成一湯匙,給她喝,一天三頓,用不了七天…”
“你誰啊?大放厥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