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商講到一半停住不講,實在有拿喬的嫌疑,可他這理由也實在合情合理,倒是給人提了個醒。
那些漸漸聚集過來的人互相對視一眼,尴尬的發現半個牆面外的人都向這邊挪了幾步,伸長脖子在湊熱鬧。
至于這到底挪幾步,那就看上官到底信哪種說辭了。
這些把守之人互相讪笑幾聲,提起腳迅速歸位,如同無事發生。
最早和季商搭話的人咳嗽一聲,顧左右而言他,态度卻不知不覺中好上了不少,甚至提點了幾句面聖的禮儀,還有一些宮中的禁忌,可謂是十分的貼心。
“哪位是要向陛下獻寶的?”不多時,重重宮門内走出一面白無須的太監,瞥了一眼季商後高聲道。
季商也不能免俗的多打量了一眼這位特殊曆史産物,倒不為他的倨傲生氣,依然是展示了一番他的寶貝,又走了一遍賄賂流程,終于得了這位居于帝國中心位置,見過無數珍寶的太監正眼。
确認了季商貨真價實,真的有實力向女皇獻寶,這太監立刻就改換了态度,笑容親切,言語和煦,走了一些必要的流程後,就引着季商走入了大明宮内。
這座先帝在位時期建成的宮殿,已經曆經幾十年風霜,卻依然保養良好,風格之厚重恢弘,讓位于某種意義上的曆史下遊的季商,一時都有些轉不開眼睛。
難以想象在這個一切基本隻能依賴人工的時代,就能夠營造出如此龐大而繁複的建築群,這于處于困局的後人而言,又何嘗不是一種激勵。
那太監明顯發現了季商的某種震撼,得意地向他介紹了一番沿途的布局,又好心提醒了一句季商需要注意的事。
“如今叛黨四起,不服王化,雖然正興建四座高關以拱衛京師,又要派四位法力高強的将軍鎮守,主上心中難免不痛快。”太監意味深長地道,“此次特赦你進來,公主也是出言相幫,就是指望能引得主上開懷,莫要出了差錯。”
對于封建帝王,季商自然是不可能有應對經驗,心中打着以不變應萬變的心思,面上卻鎮定地點點頭,表示明白了。
無關于男女,也無關于時代,極緻權利往往使人異化,就比如十三号基地發生的一應喪心病狂的事情,季商隻能從過去的記載中汲取經驗,做出諸多的預案出來。
在這個有着神仙妖物的世界,季商沒有動用一些探查手段,比如各種小型化或者仿真化的探測器監控器,全面侵入這座宮殿,以免觸發一些玄而又玄的東西,對于之後會面對什麼,也是兩眼一抹黑,有的不過是相信自己能應付一切的從容。
不過皇帝下令修建四座高關的事,短短一日季商已經調查清楚了,那四座高關分别命名為酉水關、巴刀關、才貝關、無火關,即酒、色、财、氣。
這四關将由則天皇帝的四個侄子把守,分别名為武四思、武五思、武六思、武七思,傳言得異人傳授,頗會法術,顯然有手段保高關穩固。*
以這曆史并沒有出現的四座高關為突破品,季商查找到了一本名為《鏡花緣》的小說及這篇小說引發的論述,寫成的年代已經接近最初意義上的現代社會,卻也是君主集權達到頂峰的時代。
文中的思想在那個時代顯得離經叛道,以季商的眼光來看,也覺得很有意思,充滿了一種樸素的想象力和對現實不公及女性處境的探讨。
這是一個讓人想要去結交的,一個十分有趣的人,哪怕他作古已經幾百年。
他翻到小說末章,結尾處有言:嗟乎!小說家言,何關輕重……是亦緣也。*
當季商就站在這樣一個鮮活的世界時,再看這段結束話,就頗有一種真實與幻想交織,時間和空間交融的感悟,其中的奧秘怕是他哪天真能遇上作者本人,也論述不清。
不過以嚴謹的角度來說,這裡是否是《鏡花緣》所描述的世界,還有待查證,隻看後續是否如書中所言了。
季商腦子裡轉的這些不能為外人道的念頭,引路的太監自然是無從得知的,自顧自說着話。
也許是這座大明宮真的太大,建築又太多,季商跟着那太監走過了一道道門,又經曆了數次檢查,身邊的人也越來越多後,終于來到了一座位于中軸線上的恢弘宮殿,與陰司之中十王居住的宮殿相比,居然也不差什麼。
“你在這等着吧,我這就去回禀主上,不定什麼時候能見你,莫要四處走動犯了忌諱。”那太監落下這一句話就走了,留了季商在偏廳的一處不算寬敞的地方。
此處的宮人目不斜視,就像沒看到有這麼個人一樣。
季商站在佑大帝國的中心地帶,看着如人偶一般的宮人,精心修飾的花草,高牆之外的碧藍天空,不同時空的迥異依然讓他有些情緒波動,忍不住在心中與豆娘說話。
[如果讓你居住在這裡,你恐怕反而不會喜歡。]
豆娘唯恐這皇宮有高人看護,錯以為她是什麼奪舍操控他人的妖邪,除了他們之間契約的聯系,并沒有依附在季商的身上,聞言笑道:“雖然我沒見過皇帝住的房子是什麼樣,可要是季郎這麼說,我又有些懂了。你莫要不高興啦,這世間生了靈智的,哪一個不是在重重迷障之中難以掙脫,要是人人都能超凡入聖,那人人都去做逍遙自在的仙人不見蹤迹,這世間就隻能空蕩蕩,反而不美。”
季商失笑,便就站在屋檐之下,與豆娘說起了這一路的見識,權當打發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