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任儀式完成之後,聞人铖本想和徐逢緣說兩句話,叮囑一些事情。
但她卻毫不猶豫地找元和去了。
看着兩人并排走的背影,聞人铖氣得是掉頭就走。
徐逢緣自然不知道這一切,能在宮中見到舊友,她很開心。
因為常年在外,她在京中沒什麼朋友,回來之後,還需得遵守各種規矩,實在是很不自在。
當初四方師父問過她,要不要繼續跟随自己遊學,徐逢緣是心動的。但看到爹爹兩鬓的白發,當即打消了這個念頭。
她是徐家的女兒,就得擔起一份責任。
“沒想到兩年不見,你已經成為了方丈,真是恭喜恭喜。”
元和微微轉頭,笑着看了看她“我也沒想到,再見面時,你已經變成了徐大人,元和也要恭喜徐三姑娘。”
“我哪裡值得恭喜,其實,穿着這一身官袍,我都不知道該做什麼。如今想想,才曉得爹爹這些年有多不容易。而我在他的庇護下,得以逍遙自在許多年。這一次若不是大姐姐的事情,隻怕爹爹還要一個人苦苦支撐着徐家。”
“你大姐姐的事情可解決好了?”
徐逢緣點點頭“解決了。她和二姐姐不願意嫁,徐家又不能得罪丞相大人,隻得我嫁過去了。”
“你答應嫁給聞人丞相?”元和心中“咯噔”一聲,随後察覺自己反應太過激烈,忙壓低聲音“就沒有别的解決辦法嗎?婚姻大事豈能強求,你要是不願意,嫁過去也不會幸福。”
“我沒關系的,不能再讓爹爹操心這些事。”
元和知道徐逢緣的難處,心中擔憂“可史官一職,也并不輕松呀,大興正逢亂世,稍有不慎,或許。。。。。。”
“爹爹說過,我們徐家世代為史官,便要擔起這份責任,死亦何懼,青史不可廢。”
“徐大人心懷大義,是元和眼淺了。隻是看到今日種種,有些後悔,若是當初,我勸你留在寺中就好了。”
徐逢緣仰面露出笑臉“你不必擔心,跟着四方師父在外這些年,我學會了很多保命的招式,往後有時間,我細細說與你聽。”
“好,都依你。先前皇上說在宮中設了佛堂,讓我派一個弟子過來每日摘抄佛經,保佑大興風調雨順,國泰民安。既然你在朝為官,我想着便親自去佛堂的好,到時候你遇到了麻煩,還能有個照應。”
剛說完,他便想起來,徐逢緣是要嫁給丞相的,忙解釋道“我差點忘了,往後定會有丞相大人護着你的。”
“他不會管我的。你不知道,丞相大人原本喜歡的是我大姐姐,因着大姐姐不願意嫁過去,他又顧及自己的面子,這才說非要娶一個徐家的人。好啦,我們不說這些,你剛來京中,很多地方定沒去過,我帶你出去轉一轉,怎麼樣?”
元和自然歡喜“如此,就要麻煩徐大人了。”
“不麻煩不麻煩,但你可不可以不要叫我徐大人,還是像以前一樣就好。走吧,趁着那些大人還沒有過來,我們快些出去,免得又要拉着我寒暄。”
宮門外,聞人铖看着他們兩人共乘一輛馬車離開,鐵青着臉默不作聲。
“見着本相又驚又怕的,看見那個臭和尚倒是笑得出來。回府。”
此時,端陽已經回來,見着聞人铖,帶着哭腔就奔了過去“大人呀~”
“你做什麼?不是說前兩天就要回來的嗎?誰欺負你了不成?”
“不是的大人,小的從天齊寺出來就馬不停蹄往回趕,路上暴雨,山路被擋住了,耽擱了一些時間。”
聞人铖在椅子上坐定“說吧,本相讓你去求一個日子,怎麼樣了?”
端陽顯出委屈“小的全是按照大人吩咐去做的,可是了塵大師說,他算不出來日子。”
“胡說,當初皇上舉行登基大典的日子都是大師定的,怎會連一個成親的日子都算不出來。這其中,可是有什麼隐情?”
“确有隐情。”
端陽一字不漏地将了塵大師的話轉述出來,末了忍不住勸道“大人,小的知道您喜歡、在乎徐三姑娘。可了塵大師的話也不無道理,方才進城聽說今日天降異象,小的心中更是擔心。大人,要不,您這親還是别成了。”
“本相說出去的話,豈能随便收回來,況且本相就是想娶她,如今便要如願,又怎會輕易放棄。了塵大師不願看日子就罷了,本相自己的親事自己決定。”
見聞人铖态度堅決,端陽着實不解“大人,這些年,您身邊也有不少大戶人家的姑娘中意您,可您偏偏就非要選擇徐家三姑娘。她是長的秀氣可人,但也比不上青荷姑娘才貌雙全呀。”
“百花再嬌豔又如何,本相打心眼裡就隻喜歡徐逢緣這朵小花。當年若不是她,便沒有今日的本相。好了,你先下去休息吧。”
“那大人,小的就先退下了。”
“嗯。”聞人铖揮揮手,起身換了身衣裳,坐着馬車去了書坊。
青荷正在院裡曬書,聽見有腳步聲,心中一喜,忙整理好衣衫,小跑着迎了出去“大人今日怎麼突然來了?”
“近日朝中事務繁多,有些疲乏,來這裡清淨一下。要是不方便,本相就去别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