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堂上,衆人都低着頭,誰也不敢先開口。
從收到消息到現在,皇上的氣就沒有消過。他千算萬算,完全沒有料到最先出事的,竟然是關外。
“李顯何在?跟朕說說這都是怎麼回事?”
皇上将折子扔在地上,起身走到他面前“去年你跟朕說,關外一帶悍匪強盜都已肅清,定不會有異動,朕一高興,還賞了你。這才過多久,難道先前的一切都隻是表象,是拿來糊弄朕的嗎?”
“皇上息怒。”李顯連忙跪在地上“臣自帶兵接手關外以來,未敢有一絲懈怠,每日都安排三班人馬巡視,若真是有如此大的行動,臣一定會知道。若是未能察覺,或許是有别的原因。”
他說着,微微轉頭看向一邊,那個位置,正是負責關外人馬的調度使萬铎。
“李将軍,你這是什麼意思?”
李顯沒說話,倒是肅王在一旁開口道“還能是什麼意思,關外大亂,既然李将軍的安排沒有問題,那消息被隐瞞這麼久,定是營内的人手有問題。萬大人,你當真覺得自己冤枉嗎?”
“王爺,此事還沒查清楚,不好過早下結論。”聞人铖走到萬铎身邊站定,“皇上,萬大人向來忠心不二,當年悍匪入境,也是萬大人及時發現,連夜調撥人手去攔截,這一點諸位大人有目共睹。今日若是單憑一個猜測,就将此事怪罪到萬大人頭上,隻怕有失偏頗。”
禦史等人見狀也紛紛附和“是呀是呀,請皇上明查。”
而孫大人他們卻同意肅王的意見“難不成李将軍還能說假話,他也是大興朝的功臣。臣等認為,問題還是出在人手方面。”
兩方争論不休讓皇上也很頭疼,他要的是一個解決辦法,不是聽一幫大臣在這裡打口水仗。正發愁,眼見到角落裡還站着一個人,心中一喜。
“徐大人,方才聽了這麼久,不知道你可有什麼想法?”
這是徐逢緣第二次上朝,她已經站的雙腿直打顫,昏昏沉沉之際聽到皇上點名,人當時就清醒了。
“回皇上,臣隻是史官,朝中大事并不太了解。”
“徐大人倒是說了句實話,你可捏好手裡的筆,免得一會兒打瞌睡時掉了。”孫大人的話引得其他人哄堂大笑,他自己也顯得很得意“皇上,依臣看,徐大人就算是有見解,也不過是些女兒家的淺薄之言,如何能用到朝堂上來。”
徐逢緣聽完沒有生氣,笑着回道“孫大人,都說禮部是出了名的迂腐,那些擺在架子上的道德仁義都快生出蟲了,之前我還不信,今日聽了這番言論,倒是開了眼界。”
“你什麼意思,我們禮部何時輪到你來指點?”
“這些都是史冊上記載的,孫大人若是不信,可以去查閱。”
說到是史冊記載時,他不敢再反駁,憋着表情往後退了退“好哇,聽徐大人的意思,你倒是真有一番見解,還請說來聽聽,看看你有多高明。”
“大興史冊第三卷第十八篇有記載,先帝登基第四年,關外大旱,持續六月餘,百姓沒有食物,最後竟然出現人吃人的慘狀,這是天災。緊接着又出現人禍,盜匪猖獗,先是搶劫過往行人,到最後,竟夜襲大興關北營,至今那一帶仍未收回來。此一段是密史,今日不得已才講出來,關外之事請皇上三思,派兵鎮壓并非上策。”
肅王見衆人不開口,接着問道“徐大人想說什麼,難不成這次關外大亂,也是因為有隐情?就算是出現什麼災情,與我們大興何幹?他們又不是我大興朝的子民。徐大人真要是好心,就自己去想辦法去救。”
“唇亡齒寒。王爺就你們肯定關外大亂不會波及到附近的百姓嗎?”聞人铖本不想與肅王在朝堂上争辯,管它是誰對誰錯,若是處處針對徐逢緣便不行。
而皇上聽完,皺了皺眉頭,走回龍椅坐定。“此事朕聽過一些,卻不知内情竟是如此慘。隻記得當年在天齊寺曾看到一張畫,今日想起來,畫上的景象倒是像描述人吃人的慘狀。”
徐逢緣點點頭“此乃《餓殍圖》,正是關外大旱時了塵大師所畫。”
“如此說來,這次關外大亂并非是将士的錯。李将軍,你說說到底是怎麼回事?”
李顯跪拜在地,久久沒開口,似乎有什麼顧慮。
“李将軍,朕在問你,到底是怎麼回事?”
“回皇上。詳情臣還在派人調查,不過此前确有一事,臣未能禀告皇上。先帝在世時,曾憂心關外未能收複,後來不知道聽了哪裡來的江湖術士的話,說是關外藏着一處龍穴,若是不找到封住,此處必定會出一位王,與大興抗衡。所以先帝給臣密旨,讓臣奉命查找此處龍穴。後來,不知道消息如何傳開,許多人聽說此事後紛紛湧入去找尋這處龍穴。也因此關外一處人員混雜,表面看着風平浪靜,背後的各方勢力錯綜複雜。臣知錯,此事還請皇上責罰。”
說到先帝,白耀歎息一聲,自他成為太子時候起,每天必做的事情,就是在書房看大興的地圖,先皇會指着幾處标紅的地方,語氣中滿是遺憾“這些原本都是大興的天下,可惜父皇沒用,守不住。耀兒,父皇老了,往後就要靠你去收複這些地方,等着哪日成功,一定要讓史官記錄清楚,給列祖列宗和後世子孫看看。”
白耀承認,父皇這個皇帝有做的不好的地方,他後宮佳麗衆多,對自己的母後也并不專情,甚至于他生活奢靡,京中幾處觀天台都是他要求建立的,勞民傷财之舉曾讓衆多大臣脫去官袍抗議,卻還是沒能成功。
但有兩點也不得不承認,父皇愛才惜才,就連在朝堂上批評過他的人都會重用,還有一點,便是他對大興朝統一的執念。即使那會兒病入膏肓,常常一整天都在昏睡,但隻要是清醒過來,第一件事就是叮囑白耀“我大興朝的山河,還有幾處被人占着,這是老祖宗打下的江山,要拿回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