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盧管家願意,那我們便試一試,我們先拟個折子,最後還是要皇上定奪。”
兩人這邊剛商量完,阿綠就端着糕點過來了“夫人,吃東西啦,今日廚房做了新的樣式,您快嘗嘗。”
她說着将糕餅遞過去,又掏出一封書信“方才有人送來一封信,說是一定要親自交給夫人。”
“書信?有說是誰寄過來的嗎?”徐逢緣接過去,看了一眼信上的字迹,面露喜色“是師父。”
信的内容不長,隻有廖廖幾行,徐逢緣的神情也由驚喜轉而眉頭緊鎖,她收好信,起身進了屋“阿綠,幫我準備一下,我要進一趟宮。”
此時宮中也收到了最新的軍情,白耀撐着額頭,聽着信中的内容,怒火已經快要壓不住了。
“誰給朕說說,這到底是怎麼回事?浮光城是重鎮,失守?到底是如何失守的?要錢給錢,要兵派兵,為何還會失守。”
衆人都不敢開口,聞人铖看了一眼身邊的人,開口道“皇上息怒,蕭将軍收到信息已經連夜趕去了浮光城,相信會有好消息傳來。”
“他何時出發的?”
“昨日”。
“有幾成把握。”
聞人铖頓了頓“蕭将軍信中說,不收複浮光城,誓不回來。”
這一說,衆大臣頭垂的更低。
“怎麼,都羞愧了。你們一個個在這裡好端端地站着,蕭将軍此刻在外厮殺,還有天牢中那兩位大人,仗着自己是老臣,有過功績,妄議朝政,欽天監近日夜觀天象,也說了,有災星擋道,才惹得大興有此劫,朕覺得,是時候對上天有個交代了。”
衆人聽完心中一驚,皇上的意思,是要處置獄中兩位大人。有人終于是忍不住開口了“皇上請三思。”
“三思?朕還要如何三思,朕的侄子在外抗敵保國,他們在朝中做什麼,即便是關在獄中都還不思悔過,那份認罪書中,無一字是認他們自己的罪,全是對朕的指責,朕的天下,不需要這種人來輔佐。誰再求情,同罪。”
走出大殿,聞人铖長呼一口氣,但依舊覺得胸中很悶,他慶幸今天徐逢緣沒有來,擔心她會為了保住兩位大人,得罪皇上。
先前他還并未覺得朝中的路難走,不過是見風使陀,懂得審時度勢就好了,可如今,他每走一步,都要想好往後十幾步的路,不是為自己,是為了徐逢緣。可即便如此小心,他還是膽戰心驚,皇上不再是以前的皇上。
“丞相大人愁眉苦臉的樣子倒是很少見。”肅王的聲音傳來,他回過神來,換上笑臉“王爺這是打算去哪裡?”
肅王斜眼看着他,冷哼一聲“本王去哪裡需要跟你說?聞人铖,你在朝堂上出風頭也出夠了吧.”
“肅王誤會了,我不過是盡到為身為臣子的責任罷了,哪裡有出風頭之說。”
“行了,你心裡想的什麼本王一清二楚,方才皇上說到宋大人的事,你為何又不顯擺了,說到底,你聞人铖隻顧着自己的榮華富貴,哪裡會管其他人生死。也就是蕭遲這個傻子會相信你,被人做了墊腳石都不知道。”
聞人铖微微變了臉色“宋大人的事情肅王還是不要輕易插手的好,眼下的情況,任何一個舉動都會對他們不利。”
“你在教本王做事?”
聞人铖剛想解釋什麼,就看見徐逢緣從一旁走過來“王爺此言差矣,你是肅王,我夫君是丞相,怎敢教王爺做事,倒是王爺今日似乎心情不好,大庭廣衆之下訓斥我夫君,這是大興的禮儀嗎?”
“徐大人真是伶牙俐齒,一口一個夫君叫的甚至順口,看來你似乎對這個夫君很滿意。我說過......”
沒等他繼續說下去,徐逢緣打斷了“王爺不必多說了,所有的事情我都知道,王爺既然擔心宋大人,該将心思放在這件事上,而不是去為難其他人。同朝為官,理應相互尊重,大興禮儀冊中可是有要求的,王爺可是想違背祖訓。”
肅王似是冷笑了一下“好一個夫唱婦随,本王倒要看看,像他這種趨炎附勢的人,能得到什麼下場。”
徐逢緣還想說什麼,被聞人铖輕輕拉住“罷了,随他去吧,被人說幾句也不會如何。今日皇上召集幾位大臣議事,正想着幸好你沒來,為何你又來了?”
“師父來信,說他已經出發去浮光城幫助阿遲。”
聞人铖想了想“你擔心皇上對此會多想。”
“對,師父帶了一堆人馬過去,都是以前的舊部,可他們和阿遲在一起,又都聚集在浮光城,恐皇上生疑。”
“你打算如何做?”
徐逢緣将手中的暖爐遞給他,邊走邊說道“師父命人送信過來,也正是有此顧慮,也是為了讓我想個法子。我思來想去,隻有一個辦法。”
“你想去浮光城?”
“不錯。我是大興史官,有我在的話,皇上便不會懷疑他們另有所圖。”
聞人铖點點頭“當務之急,也隻有這樣了,不過你一個人去浮光城我不放心,我陪你一同前去。”
“此行怕是隻能我自己去,眼下城中發生這麼多事,你必須在這裡。”
“我明白你的意思,不過,我會安排其他人和你一起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