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風雖然不待見吳策,但工作确實是用心找了,是在一家書店當店員,工作不辛苦,也不怕風吹雨淋,就是工資不太高,可養活吳策自己還是可以的。
雷風在路上叮囑他,“我和對方說定了,先試用兩天,至于老闆願不願留下你就看你自己了。”
書店?
倒是挺合适他的,大學時他就在圖書館做過一學期的兼職,現在做這個工作熟門熟路。
原本以為能找個出苦力的活就謝天謝地,現在這份工作絕對算意外之喜。
書店
名字就這麼直白。
也不知老闆是懶,還是在推陳出新。
店的位置比較偏,旁邊開的店也是書畫店、古玩店、裝裱店,都冷冷清清沒什麼生意。
唯一的區别書店外牆刷成了綠色,看着挺紮眼,也挺新。
兩個人去的時候一個客人都沒有,生意确實冷清,見了老闆,是個三十多歲的男人,樣子長得挺兇的,外表看不像開書店的樣子。
他見到吳策也沒多說什麼,交代了兩句注意事項就讓他上崗了。
吳策厚着臉皮問了個關鍵問題:“王老闆,中午管飯嗎?”
老闆姓王,名呂。雖然名字裡口多,但實在不愛說話。
王呂人看着兇,話不多,可人大方,态度冷淡是冷淡,但說的話讓人心裡暖,“管飯。”
多有分量,多擲地有聲的倆字。
于是吳策最大的問題就解決了。
為了把工作抓到手裡,吳策上班頭天先把屋内衛生打掃一遍,再把書店的書整理了一遍,按照類别分好,也幸虧他幼時跟着舅老爺學過幾年書法,就算是舅老爺搬家後,他也沒落下學習,想着技多不壓身,他也算沒變成文盲。
就是一個下午,沒進來一個客人,一個子都沒進項,突然有點擔心王老闆的書店能不能維持下去。
書店7點鐘就關門了,王呂倒是提了句五點半關門,不過一直沒生意,書也還沒完全規整好,吳策加了會班,誰讓連個小說世界就業壓力都那麼大,為了保住飯碗,不得不努力。
關了門後,吳策在周圍轉了轉,想着能找家書店看看人家的生意怎麼樣,學習學習,不過轉來轉去沒找到,倒是看到家裝修很豪華的報社-《晶報》。
大晚上屋裡還點着燈,有人影不時閃過。
門口豎放的門牌前堆着一摞半人高的報紙,有個穿着西裝的男子,目不斜視,一趟趟地往外搬運,吳策過去蹲下翻看了下,都是近期的一些報紙。
男子抱着報紙,仍能看出風度翩翩,他看着門口蹲着的陌生人,停住了腳步,“你是什麼人?”
吳策站起身,朝着對方禮貌地點點頭,“你好,請問這些報紙是要處理掉的嗎?”
像是知道吳策在想什麼,男子開口道:“是要搬到倉庫存放,你要是想看可以挑一些。”說完把報紙摞起來又進屋去搬運。
吳策:“多謝。”
他現在對這本《民國往事》的世界算是一無所知,唯一“人”脈,又不靠譜,什麼都需要用積分兌換,他迫切地需要了解一下現在的環境。
吳策也沒貪心,按最近的日期各挑選了一份,放在一旁又幫着把剩餘的規整好,老老實實地等着西裝男子出來。
“先生,我同您一起搬吧。”他倒是想出錢買下來,無奈身上一分錢也沒有了。
吳策不知道對方當時怎麼想的,又怎麼看待當時的自己的,但他隻用三個字,便安慰了當時窘迫的自己。
“麻煩了。”
吳策笑着跟了上去,那天其實也沒剩下多少報紙要搬了,兩個男人搬了一趟就結束了,在門口坐着等搬運的車時,明明又渴又餓,卻難得覺得放松舒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