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江文學城/五更雪
296.
就說考前還有心思狂歡的準沒憋好果子。
真是精彩,請客的人跑路了。
然後,剩下的我們幾個成了買賣春闱考題的嫌犯。
彩華閣被金吾衛圍起來的時候,我還正端着酸梅湯充當美酒跟人幹杯呢,這下可算讓賀蘭承知道自己有個多麼不靠譜的上司了……
可巧帶隊的将軍認得我,在他出聲前我默默擡起了雙手,一旁的賀蘭承見狀也跟上我的步伐,順勢混入了那些倒黴的學子中。
金吾衛的人在雅間中搜出了實質證據,然後涉事學子都被關押候審。
在這個節骨眼上被卷進這種事裡,幾乎就跟落榜挂上鈎了,就算案子能在開考前水落石出,心态也崩得差不多了。
297.
我和賀蘭承以被提審的名義出了大牢,帶隊拿人的劉将軍親自在外迎接。
“陛下,人已經帶回來了。”同樣喬裝在後跟着我的梁棋低聲禀報。
他說的是考生左蒙,也就是今晚牽頭聚餐的人。
我對着劉将軍說:“你先審一遍,要是嘴硬,就丢到牢裡跟其他學子關一起。”
劉将軍:“是。皇上,那幾名學子若真是無辜遭殃,可要從重處置?”
我擡頭看向立在一側的賀蘭承,後者會意,開口說道:“遵照律法,凡牽涉科舉舞弊案者,皆不可入仕為官。”
這聽起來算重罰,想來這樣的結果也正合搞鬼之人的心意。
也就是湊巧被我趕上了,趁眼下消息還沒傳出去,還來得及挽救。
“雖是被人算計,但春闱在即還有閑心參加宴飲,可見心思不全在讀書上。”
說起來我還有點失望,這些人裡有個名叫鄭執的學子,是阿斂推薦名單裡的人,要是連參加會試的資格都被取消,也就少了一個可用之人。
大概是我一時沒藏好心情,賀蘭承竟然主動幫我擺好了台階。
“啟禀皇上,依微臣拙見,當務之急是找出幕後黑手,或許其中另有隐情。二則律法是為震懾人心,懲惡揚善,今日這些學子遭難恰被聖上撞見,也是一番造化,或可酌情處置,以示聖上惜才之苦心。”
哇塞,聽聽人家長的嘴多會說話,不像我,腦子裡蹦出的第一句話就是“妄自揣測聖意,好大的膽子”……這叫什麼來着,皇帝病嗎?
“愛卿言之有理,隻是該走的流程不能少。朕觀這些人中或有可塑之才,左右賀蘭愛卿近日無事,不妨留下給人提點一二,也全了你的愛才之心。”
我笑着跟賀蘭承對上視線,然後毫無負擔地拍拍屁股就往外走,直接把賀蘭承送進牢裡,讓他自個兒去交朋友。
298.
我當然知道牢裡的學子們冤枉,除了那個左蒙,但也不能說他們一點錯都沒有,要是心思都這麼單純,那上了官場也活不過幾集。
“主上,屬下讓人跟着左蒙找到了叛賊餘孽躲藏的地方,現已盡數拿下。”
星九進來禀報,和我想的差不多,這次的事果然是周鞅的人在做小動作,老大都死了,小蝦米還在亂蹦跶,真是閑得想跟我玩九族消消樂啊。
“給金吾衛送過去,他們在彩華閣搜出來的考題朕看了,竟然是真題,有意思。”
我尋思着還是得想個法子把内鬼揪出來,我好奇此人是為了利益,還是單純有二心。
所以第二天,我讓幾個出題人都入了宮。
按照舊例,大恒會試考卷共有甲乙丙三套,隻有到了考場上才能确認具體使用哪一套題,而另外兩卷都是為了應對突發狀況,最嚴重的當然就是洩題。
這次金吾衛搜到的是甲卷題目,很難判斷乙卷和丙卷是否還安全。
不過都無所謂,我可沒說這次春闱要考甲乙丙三卷之一。
“昨夜彩華閣有學子醉酒鬧事,諸位愛卿可聽說了?”我端起茶盞,視線在下首幾人身上一一掠過,然後低頭喝了口茶。
再擡起頭,卻見那些出題的官員面色各異,顯然都已經聽到了一些風聲。
我不輕不重地放下茶盞,臉上挂起溫和的笑容:“喝茶啊,難道還怕朕往裡面下毒?”
等他們一個個都仰頭喝起了茶,我才繼續說道:“此次春闱剛開始準備時,朕便有些憂心,畢竟是朕頭一次親自參與這等要事,所以啊,朕特意讓人在存放考卷的房舍内熏了一種藥香……”
話說到這兒,一個小内侍剛好進來,欠身行禮後直奔殿中的香爐。
不多時,一股子淺淡的香氣便撲鼻而來。
侍候在側的梁棋給我添了新茶,随口道:“諸位大人有福了,這熏香是蒼月聖女專門獻給君後殿下的,有靜心明神之效,隻是平日要小心使用,不可同與之相沖的藥物共用。”
“多嘴。”我笑罵了一聲,“朕剛才說到哪兒了?哦,熏香,諸位愛卿可要當心,貢院和這殿中香的原料相沖,聞多了會死。”
梁棋适時補充:“陛下哪兒的話,大人們出完題就離開了貢院,怎麼可能前後聞到這兩種香。”
299.
恐吓人真好玩兒,尤其是那種心裡有鬼的人。
我把人喊進宮,卻沒打算一直陪着他們浪費時間,跟梁棋一起演完戲就把人丢下了,等晚些時候再來驗收成果。
跟着周斂出門的暗衛傳回了消息,裡面附有周斂和郁銘的部分談話内容,我一拿到手就趕緊看了起來。
如果是我去找郁銘談合作,跟周斂要說的話差不多。
趙際的所作所為已然觸怒了鲛人族,即便我們都不動手,終有一日鲛人族也會去尋他的麻煩。憑趙際的性格,倘若真到了那個時候,他會不會狗急跳牆把我們全都拉下水猶未可知,但至少在鲛人族眼裡,我們和趙際同為人族。
繼續往後看,郁銘又來表演了一次獅子大開口,張嘴就讓我們拿出改良版火藥配方。
接着看到下一句,讓我覺得有些玄乎,說是恰在此時窗外忽然響起了悶雷聲,繼而郁銘不情不願地改了口。
當然,正如周斂所說,我上次在郁銘那兒吃了大虧,這次周斂親自上陣,自然不會讓郁銘如願,于是兩人就着各自一方的利益争論了好一會兒,看得我是歎為觀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