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二嬸幹完活兒,龔文玉就火速回家去挂商品鍊接了。
這系統确實很高級,帶貨的各種後台操作非常簡單,甚至有AI助手幫忙一鍵搞定,她隻需把要帶貨的産品拿出來擺好,并介紹産品特點,系統自帶的AI助手就能把後續上架做好。
她盤點了一下家裡的庫存,問了王秀蘭有多少量可以賣,就把能賣的都放進了直播間的寶貝口袋,并設置好了庫存量。
一切準備工作就緒,就等下場直播開播了。
晚飯煮了香噴噴的八寶粥,就着家裡的鹹菜和泡菜吃,就算是過了臘八節了。
一直在忙,晚上睡覺時,龔文玉才想起來還有出版社的信沒看,但沒有電燈,黑漆漆的看不見,直到第二天天亮才拆開信封看了。
除了一張信紙,裡面竟然有錢!
一張十塊錢的嶄新鈔票!能買五斤豬肉呢!
原來是原主寫了一篇散文投稿給出版社,編輯采納了,還付了十塊錢的稿費,并在信裡向她再次邀稿。
原主語文成績很好,作文經常滿分。龔文玉沒有這個天分,寫不來優美的散文,不過嘛,她很擅長寫美食相關的文章,上輩子她就寫過美食專欄,反響還不錯。
她決定給出版社寫回信,趕集的時候去鎮裡的郵局寄給出版社。要是一個月寫一篇能有十塊錢稿費,也是一筆不小的收入呢。
好消息自然要與家人分享。
跟王秀蘭一起做早飯的時候,龔文玉就把稿費的事兒跟她說了。
王秀蘭很高興,直誇她能幹。
“多讀書還是好啊,掙錢門路都要多些。”
說到這個,她又有點凄凄然,如果女兒能讀大學,怕是更有出息,都怪自己沒用。
想了想,她道:“等攢夠了錢,你再去學校申請讀書吧。”
龔文玉把頭搖得跟撥浪鼓似的,非常堅定:“不讀了,現在外面發展很快,讀書會錯過很多機會,機不可失,失不再來。”
王秀蘭無聲歎氣,孩子懂事得讓人心酸。
帶貨掙了錢以後,龔文玉計劃還是做美食相關的創業,一來這是她喜歡的,二來這也是她擅長的。
她沒有做女首富的大志向,能帶着一家人實現财務自由就好了。
今天是村裡小學發通知書的日子,龔文玉帶上試卷和小寶一起去了學校。
小寶喜提兩個100分,毫無懸念地得了第一名,還獲得了1塊錢的獎金,可把孩子樂壞了。
一年級和三年級的學生獎金多一些,是幼兒園的兩倍。
發了考試成績通知書,又布置了寒假作業後,學生們的寒假就正式開始啦。
老師們還有些收尾工作要做,龔文玉讓小寶跟小夥伴們先回家,自己則是去了教師辦公室。
羅老師在辦公室收拾東西,随口問在幫劉老師整理資料的龔文玉:“小年那天我們隊賣魚,價錢比鎮上便宜一點,好多人都會去買,你要買嗎?”
村子最南邊的八隊緊鄰一條大河,這河流經了全縣,在縣裡彙入另一條大江。龔文玉上次在鎮裡買的魚就來自這條大河。
每年年底,村幹部們都會組織村民在歸屬本村的河段撈魚,撈上來的魚以比鎮裡便宜兩毛的價格賣給村民,也算是村裡的一項進項。
參與撈魚的人可以免費得兩條,所以很多青壯年都積極報名參加,也算是本村的一件盛事,熱鬧得很。
因為人流聚集,有些住在附近的村民還會把自家富餘的一些土特産拿出來賣,久而久之就成了村裡一年一度的小集市。
原主家裡以往都會去,會帶點東西去賣,也會買一條一兩斤重的小魚。
這也是個不錯的直播素材,龔文玉自然不會錯過,而且家裡本來也要買魚過年,小寶這個年紀的孩子又最是喜歡湊這種熱鬧,必須去啊!
“要去的。”龔文玉道,“我最近新學了一種糕點,到時候帶去給您嘗嘗。”
去都去了,不借着這個人流賣點東西豈不是浪費,别人賣土特産,她就賣小孩子愛吃的糕點,年底了,家長對孩子會格外寬容些,大多都願意掏個一兩毛錢給娃買點零嘴。
馬岩也不跟她客氣,笑道:“好啊。”
家家戶戶都在熏臘肉,王秀蘭心裡羨慕得很,見龔文玉忙完了學校的事,就跟她說可以去鎮上買豬肉了。
她倒是想在村裡買,可是沒人賣,家裡多餘的豬都賣給豬販子了,年豬就一頭,一家人一整年都指着這頭豬的肉生活,沒有多餘的肉賣。
龔文玉自是樂意,道:“小寶考了第一名,他想去趕集,我就帶他一起去吧。”
這孩子聽話又争氣,跟他爹一點都不像,得了一塊錢的獎金還主動上交給王秀蘭,她心裡憐愛得很。
“行,你倆一起去,給孩子買點餅幹糖果什麼的。”
小寶黑漆漆的雙眼頓時一亮,甜甜道:“謝謝奶奶,我明年還考第一名。”
第二天要去趕集,小寶長這麼大還是第一次去那麼遠的地方,那叫一個興奮啊,睡得都比平時晚了一個多小時,在床上跟龔文玉說了好多話。
翌日天剛蒙蒙亮,村裡就有人背着背簍去趕集了。越是臨近年關,去趕集的人就越多。
李濤一家正好也去,龔文玉就帶着小寶跟他們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