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播三分鐘後,紅薯澱粉的庫存也清空了。
評論區又在喊加貨,有些沒買到的在罵人。
銷量好龔文玉很開心,但好到沒庫存賣又很愁人。
村裡倒是還能收購一兩百斤,但她得做戲做全套,所以需要時間。
蘿蔔條洗淨後要曬一會兒除水,趁着這個空檔,龔文玉對直播間的粉絲道:“謝謝大家對我的支持以及對本直播間所售産品的反饋,我賣的紅薯澱粉是手工做的,每年産量有限,售完即止,今年大概還能賣一兩百斤。”
這話一出,有人表示理解。
【我們不就是沖着純手工做的才買的嗎,沒買到的再等等呗】
【有錢賺誰不想賺啊,主播肯定不是故意搞饑餓營銷】
【笑死,才6塊錢一斤的東西,根本夠不到饑餓營銷的門檻好嗎】
當然,也有人繼續罵罵咧咧。
龔文玉假裝沒看到,繼續道:“趁這個機會也想征求一下大家的意見,剩餘的紅薯澱粉,大家是想直接買粉呢還是想買粉做的粉條?想買粉的扣0,想買粉條的扣1,我根據大家的反饋來決定做多少粉條。”
如果能直接賣粉肯定是最簡單的,做成粉條還有加工費的成本,而龔文玉給兩者的定價卻是一樣的,都是六塊錢一斤。
觀衆們紛紛去投票。
龔文玉讓系統的AI助手做統計,統計結果顯示,想要粉條的觀衆占比高達八成。
這個結果倒也不意外,畢竟粉條煮起來方便,澱粉要做成菜來吃相對還是麻煩一些。
沒辦法,龔文玉還得繼續做粉條。
“快要過年了,年前事兒多,補庫存估計要放到年後了。”
龔文玉打算近期去縣城看看機會。
正如她剛才所說,紅薯澱粉這種季節性手工産物不是一年到頭都能賣的,她得找找其他這個年代的特色貨源。
村裡能賣的土産種類有限,她計劃賣一些半成品或者成品美食,反正這系統什麼物品都能發貨,厲害得很。
之所以這麼考慮,也是為了跟她現實中的創業計劃相結合。
蘿蔔條水分除完後就要調味腌制了,放入鹽、白糖、辣椒粉、花椒粉、姜末,拌勻後裝入幹淨的泡菜壇子。
【現在能吃嗎?】
“可以吃,但是腌制一段時間後更入味兒。”龔文玉說完就夾了一條吃了起來,評價道,“味道還可以。”
【王婆賣瓜,自賣自誇】
【放在壇子裡能保存多久啊?】
龔文玉:“放到陰涼幹燥處,半年以上都沒問題的。當然,還是建議大家不要存放太久,太久了也會影響口感。一個星期後蘿蔔幹就可以上架了,如果有老闆買,建議買回去後立即食用哈。”
【這個好,買來就直接吃,不用自己加工,懶人福音。】
【這麼小一壇,估計上架又秒空。】
【公平起見,主播定個固定的上架時間吧,隻能摸魚看直播的社畜還啥都沒搶到呢。】
龔文玉覺得這個提議不錯,就道:“那就定在一周後的中午12點吧。”
【啊,這意思是主播下次直播要一周後了?自從帶貨後,主播直播都不積極了】
龔文玉:“不是哦,後天會直播做一種小零食。”
【闊以闊以~】
直播結束後,龔文玉翻看後台數據,發現竟然有了18條好評,可以兌換首頁推廣了,不過暫時還不需要,得等庫存備足後再用。
估計是檢測報告的影響,上次直播購買紅薯澱粉和粉條的買家們都确認了收貨,賬戶裡的小錢錢增多了不少。
又要面臨發貨的難題了。
以防王秀蘭看出端倪,發貨用的打包袋之類的東西龔文玉偷偷藏在了自己卧室的床底下。
在家裡隻敢偷偷發幾斤貨,剩下的還是得裝模作樣地背到鎮上去賣。
第二天去鎮上,龔文玉是這麼跟王秀蘭說的:“媽,我今天把這50斤粉全部背去鎮上放到餐館老闆那裡,方便他朋友随時過去驗貨,免得錯過了時機。”
王秀蘭覺着是這麼個理兒,如果人家商販急需,你的貨卻不在,人家可能轉頭就去鎮裡集市上收購了。
“這老闆也算幫忙了,下個月你少收他一斤粉的錢吧,咱明年也還指着他朋友做生意呢。”
“您說得對。”
龔文玉在路上把紅薯澱粉的訂單全部發完貨後并沒有去鎮上,而是找了個避風的山洞休息,順便琢磨着年前得去一趟縣城,不然那五十斤粉條沒法發貨啊。
這樣藏着掖着地做生意終究不是長久之計,一是身體累,二是心累,得一個善意的謊言接着另一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