楔子
李簌簌的響尾彎月刀斷了!
他拄着手中半柄刀身,朝着敦煌城跪了下去,眼底灰蒙蒙的,讓人看不清。
身後的人,嘶啞着喊了他一聲:“詭刀李......大俠......呵......”,那人胸口被斷了的那截彎月刀直直地定在梭梭樹上。這俨然已經是隻有一口氣的人了,卻仍舊笑着喊他,直至斷氣。
那語氣裡滿是勝券在握。
李簌簌不由得擔心,莫非那件事并未辦妥?還是那姑娘......又出了什麼變故?
可是,他已經沒有力氣和時間再去管他人生死了。他的呼吸聲越來越慢,越來越輕,果然,生死早有定數,浮生閣那位沒有說錯。
片刻後,他終究還是朝着敦煌城方向倒了下去,固執地用最後一絲力氣望向根本看不見的城,閉眼之際,他那刀光劍影的一生恍若跑馬燈般快速閃過。
“清兒......”
恍惚間,他聞一陣陣駝鈴聲,由遠及近,迷迷糊糊并不清晰,一個略帶沙啞的少年用着好聽的外邦語抱怨着路途遙遠:“阿哥~我要累死了,還要走多久啊?才能到那黃金地?”
呵,還是來了。
又突聞一個嬌俏聲喊了一聲“坨坨”
聲音有着一絲熟悉卻又遙不可及。
第一卷 亂紅如雨不記來時路
第一章失憶
她失憶了!不記得來路,更不明去處,可以說幾乎什麼都不記得了。
隻知道,醒來時懷裡窩着一把淡紅色且有些尋常的傘,以及手裡緊緊握着的一把斷刀。她坐起身,盯着那把刀,試圖尋找自己身份的蛛絲馬迹,卻不得結果,隻見上面歪歪扭扭刻着一個圓圓的圖案,圓圈内筆畫淩亂,看不清楚這是什麼。
她擡起頭看向不遠處的城,那城牆上端正地寫着兩個大字,應該是城名了,可是,她也不記得這兩個字是何字,甚至不知道自己識不識字。
輕歎一口氣,這種一切都不知的感覺可真是糟透了!
似是知道她有一把傘一般,雨點招呼都沒打的就落了下來。她忙伸手撐傘,卻發現,那傘壞了!根本撐不開,用很大的力,也依舊紋絲不動。
算了,此路不通,自有他路。
她抱着僅有的兩個财産,一路朝着城門跑去。
大雨将至,路上行人寥寥無幾,隻有一屋舍檐下賣雨具的老翁依舊大聲地叫賣着。
她跑到那小攤前停住,老翁猶豫地問道:“姑娘,可是買傘?還是蓑衣?”他看着她懷裡已然有一把極緻精美的傘,便伸手将面前的蓑衣拿起來遞過去給她看,“老叟自己做的,三文錢便可以。”
她伸出左手想接住之際,生出了猶豫,她......沒有錢,買不起,随即縮回手,朝老翁搖搖頭,轉頭又跑向雨裡。
“诶......姑娘......”聲音在噼噼剝剝的雨聲裡,被沖淡了。
可是,該往哪裡去?湧上來的陌生和無助,顯得過分孤苦無依,她抱緊懷中的物件兒,茫然地站定在路口。
“那位抱着傘的姑娘,這麼大的雨,先進來避避雨吧。”
是在喊她吧?她順着聲音方向看去,雨線後面看不清那人的長相,隻見他站在高高的台階上,身後是一座高大華麗的樓閣,三樓處挂着寫着名字的牌匾,這地方一看便知價格不菲,和她的錢袋子極度不符,更何況,她根本沒有錢袋子。
她低下頭,想轉身回去和那賣雨具的老翁擠在狹窄房檐下,老人家應該心地善良,不會趕她走。
台階上的人料想到她的動作,提前就跑了下來,攔在她身前。
此時,她才看清他,一個十二三歲的小少年,穿着一件青色袍子,樣式簡單,沒有任何紋飾,可他頭上卻插着一個繁複又精美的玉簪,顯得和他的穿着有些不搭。
“姑娘莫走,我是浮生閣的十二,閣主看您一個姑娘家家在雨中漫無目的奔走,讓我來邀您進閣避雨。眼見着雨越來越大了,您肯定也在尋一個避雨處,呐,你眼前,這十八階台階上那座樓,就是我們浮生閣了,走吧。”他語調輕快,笑起來有一股自然的親近感。
可她謹慎得緊,更何況她沒有錢可以去這一眼便知不便宜的地方。
十二看出她的顧慮,倒也沒有拆穿,自顧自地說:“姑娘是外地人吧?我們浮生閣與别的店可不一樣,我們閣主喜歡聽故事,進店隻需要和樓主說個故事,便可不花費一文錢住在浮生閣啦。”他頭高高擡起,看了眼那個倚坐在窗邊的人,“當然,眼緣很重要,即便沒有故事,隻要閣主邀請便可。”
怪!實在是怪!縱使她沒有什麼記憶,但是這十二的話還是讓她不由懷疑,這天下竟會有這樣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