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哥兒聞言,更開心了,将隻咬了一點皮的白軟包子遞到小爹面前,“小爹,你先吃,還熱着呢。”他滿眼希翼,想把最好的給自己最親的人。
“雨哥兒自己吃,小爹不吃。”
雨哥兒手也不收回去,非等着自家小爹先吃,雨哥兒小爹無奈,隻能咬了一口,包子入口柔軟,裡面的肉餡鮮美,是他這輩子都沒吃過的味道,這若是拿出去賣,肯定能賣的很好,就是不知道要多少錢,若是不貴,倒是可以常買一個給雨哥兒吃。
别家也是這種情況,就連最小的竹哥兒,也把剩下的一小半給了自己小爹,嘗過味的沒說不好的,手裡有幾個銅闆的也想打聽一下價錢,好買來給自家孩子解饞,也算無意做了一波宣傳。
而大壯他們幾個更不得了,都是家裡最疼的孩子,一回來就吵嚷着要吃包子,大壯父親直接就去鎮上給買了,可買的包子一點都不軟,雖然也是肉餡的,但聞着也沒沈阿奶家裡的香。
“不是這個,這個太硬了。”大壯氣鼓鼓道,手裡的東西也沒舍得給旁人。
“包子不都是一樣,他家的難道還有鎮上的好。”大壯父親雖然寵愛孩子,不過這會兒也被鬧煩了。
“就是不一樣,一點都不好吃,要吃沈阿奶家的,你去給我買。”
“買什麼買,人又不是賣包子的,不吃拉倒。”大壯父親反手朝着大壯屁股就是一巴掌。
挨了打,又沒吃到東西,大壯一屁股坐到地上,張嘴嚎哭起來。
大壯阿娘見不得孩子哭,勸道:“要不我過去問問,一個包子而已,總不會不給,咱孩子什麼沒吃過,可能也就看别人吃得香才念着。”
沈長笙剛吃過飯,家裡就來了幾個人,還是平時不怎麼接觸的,他讓小菟先回房裡,就詢問這些人何意?
沈阿奶也有些不明所以,不過都是一個村裡的,還是客氣的搬來凳子請幾人坐下。大家不算熟悉,有幾個之前還說過人壞話,如今坐在一起顯得有點尴尬。
大壯阿娘念着孩子,先表明來意,“我們是來問問你家裡的包子賣不賣,家裡孩子看見了,回來就吵着要吃,我們也沒法子。”來之前她本想要一個回來,沒想到路上遇到其他孩子的家長,幾個孩子經常一起玩,也算相熟,相互一問就知道怎麼回事,大家目的一樣,以至于她也不好意思說自己是來要東西的。
沈阿奶拎起龇牙亂叫的小黃,輕拍了一下頭,讓其去一邊玩,也明白了幾人來意,心思轉了轉,他們本就打算做村裡人生意,如今村民過來,倒是可以借此說一下。
衆人以為說話會是沈阿奶,沒想到沈長笙先言道:“我們家是有做生意的打算,包子是晌午剛蒸出來的,幾位若是不嫌棄,可以先嘗嘗。”
幾人聞言都頓了下,沒想到沈長笙會這麼說,想到以前自己在背後議論對方,都有些不好意思。
其中一個年紀稍大,應該是哪個孩子阿奶的道:“這不好吧,我們這麼多人,該多少就多少吧,我們都是帶了銅闆來的。”
此話一出,其他有意想占便宜的此時也不好說什麼,隻能跟着點頭,“是啊,白面也不便宜,鎮上一個肉包子也要賣三文錢呢。”
這話的意思也是在告訴沈長笙,若是收錢,價格不能高于三文。
沈阿奶聽到小孫子的話,也是贊同,他們跟村裡人關系緊張,以後想在村裡做生意,勢必要跟這些人打交道,用幾個包子換個好的開頭,也不算虧。
這事放在以前,沈阿奶知道長笙絕不會這麼做,能不把人趕出去都是好的,可見,訂了親後,成熟了不少。
蕭菟在房裡聽他們說話,也很意外,不過想了想也就明白了,書上說過,與人為善,比結惡要好。他們得了好處,以後肯定不好再說長笙哥哥的壞話。
沈阿奶從竈房端了一籃子包子過來,包子剛從鍋裡拿出來,還冒着熱氣,聞着香味,幾人也沒忍住把目光放在上面,光聽孩子們說還不相信,沒想到聞着确實很香,村裡人吃白面少,就算的沒有餡,麥子的香味也好聞的緊,何況眼前的包子白白胖胖,瞧着比鎮上三文錢一個大得多,看着就很不一樣。
沈阿奶一人給拿了一個,“大家嘗嘗怎麼樣,要是好吃,以後可以過來買,咱住的近,也方便。”
大壯阿娘問道:“跟鎮上一個價嗎?”
沈阿奶點頭,“對,一個價,不過我們家的可比鎮上大得多,你們拿在手裡也能感受得到。”雖是這麼說,用的面粉其實也差不多,隻是發面後,看着大了很多。
幾人握着手裡的包子,感覺确實不一樣,而且在村裡離得近,若是想吃,倒是可以買個回去。
“可有其他餡料的,我家那閨女愛吃素餡。”有個問道。其實不是愛吃素,隻是她舍不得買肉餡的回去,但買一個又不好說。
沈長笙道:“有,除了素餡、肉餡,還要純白面的饅頭,隻要一文錢一個。”
一聽一文錢,年紀大的老太太忙問,“一文錢一個,有多大?”鎮上最便宜的餅子也要兩文錢,如果比鎮上大,倒是不貴,說不定等農忙後有錢可以多買幾個解饞。
沈阿奶把籃子下面的饅頭拿出來,給衆人看,“就是這樣,全部都是白面,沒摻一個雜面,聞着香,吃着也好,就是牙口不好,吃一兩個都沒問題。”沈阿奶熱情的介紹道。
幾人看着也覺得沈阿奶說得對,确實不小,有漢子的拳頭大,就是不知道吃着怎麼樣,若是跟沈阿奶說的一樣,可以買來給家裡的老人吃,畢竟年紀大了牙口不好,能的的也沒幾樣。
見衆人都有意,沈阿奶趕緊拿出來一個,直接分成幾份給在場的人,“大家都嘗嘗,晌午剛蒸的,還軟和着。”
手裡的包子沒舍得吃,不過饅頭到手,幾人都吃了起來,比包子還要柔軟,吃進嘴裡也是如此,還帶着一種說不清的清甜,就算再挑剔的人此刻也說不出不好的來。
其中最心動的就是年歲大的奶奶,她牙齒掉了好幾個,吃東西一直不方便,平時也隻能吃點糊糊或軟爛的食物,當即從袖子裡拿出三文錢,“沈家的,我要三個。”
這次沈阿奶沒有客氣,收了錢就給對方拿了三個,一個胖乎乎大小,看的人心裡高興。
有了開頭,其他幾人也是紛紛掏錢,最少的也買了一個。
沈長笙也沒想到,第一批客人竟然會是村裡對自己看不慣的,不管如何,算是有了個好的開頭。
等人走後,蕭菟走了出來,他倒不是怕那些人,隻是不喜歡被打量着,問東問西。
“賣出去多少呀?”他好奇的問。
沈長笙把手裡的銅闆都給他,道:“這些,你數數?”
幾人圍着桌子坐下,堂屋的桌椅也都是竹子做的,天氣熱坐下來涼爽舒适,蕭菟把銅闆放在一邊,然後一枚枚開始數起來,“一二三……”他小聲念着,這還是他化成人後,跟沈長笙在山上摘果子時,沈長笙教他的。
旁邊沈阿奶一臉慈愛,給小哥兒倒了杯茶水,沈長笙也是耐心的聽着。
“十一,一共是十一枚銅闆,長笙哥哥你看對不對?”被倆人盯着看,蕭菟數的格外仔細,生怕弄錯。
他手腕上還帶着漂亮的镯子,襯的那片膚色格外白皙,低頭數錢的時候神色認真,讓人忍不住把視線放他身上。
沈長笙輕嗯了聲,“小菟算數好,以後家裡掙到的錢你來收着好不好?”
茶水冒着淡淡的熱氣,已經可以入口,蕭菟抿了口,詫異道:“我來嗎?”
據他所知管錢這事,算數要很好的,自己隻能數到一百沒問題嗎?
沈阿奶也順着小孫子的話道:“小兔子聰明,可以的,以後我在家跟你鄭叔做包子,長笙拿出去賣,你就在家幫着管錢。”說着,沈阿奶找出一個新的錢袋子。
沈長笙也找來了紙筆,平時他們忙時,小菟也急着想幫忙,隻是沒做過這些,做的不好還會自己生悶氣,沈長笙想,這個任務給他應該合适。
蕭菟接過東西,認真的點點頭,他一定能做好。
大壯阿娘一行人走在村裡,很快引起村人注意,剛吃過飯,大夥正在在柳樹下唠嗑,不免多問了幾句。
“你們這是去哪兒串門子了?”張大嗓門也在這,說話聲跟他外号一樣,半個村子都能聽見。
幾人平時也經常一起說閑話,現下不急着回去,手裡都拿着買來的饅頭,也不藏着掖着,看的其他人早就好奇了。
大壯阿娘道:“去沈老太太那裡了,大壯看着人家蒸包子,吵着也要,我們幾人就去買來回來,人家不隻包子蒸的好,饅頭也軟和,就多買了幾個。”
衆人也很意外,畢竟這幾個人以前可沒少說過沈長笙不是,結果卻是跑人家裡買東西了。
“什麼饅頭這麼好?咱想吃自己蒸就是,花錢來買豈不是不劃算?”有意疑惑,這幾人裡老太太平時可是很摳門的,沒想到她手裡的反而最多,不僅讓人猜測味道是有多好?
見衆人目光都落在自己手裡,老太太趕緊抓緊饅頭,她确實摳門,但對自己可不摳。
“李家嬸子,你買了不少啊,給我們看看是啥樣?”
“是啊,又不要你的,我們就是看看。”
李家阿奶不想拿出來,這些人都是八百年沒吃過好的,看見好的别忍不住,不滿道:“想看不如直接去沈家,他們是有做生意的打算,這饅頭一文錢一個,大家手裡也不是沒有幾文錢,買來嘗嘗就是。”
這話一說,衆人反而更好奇了,剛好大壯幾個來了,見到自家大人都在這,急急忙忙跑過來,他們都知道阿奶、阿娘是做什麼去了,急着過來要吃的。
包子還熱着,幾個孩子拿到手就忍不住吃起來,肉餡鮮美,外皮柔軟,比他們想的還要好吃,幾個孩子跟惡狼一樣吃的很快,即便旁邊都是大人,也感到口齒生津。
“這包子要幾文錢?看着比鎮上大多了。”有人忍不住問。
“這個肉的要三文錢,跟鎮上賣的一樣,不過瞧着就大得多,拿在手裡還軟和,我從來都沒見過這樣的,也不知道沈家是怎麼做出來的。”
一聽跟鎮上一樣,還比鎮上的大,最重要的是就在村裡,要是哪天想吃,還方便過去買,在場的都是夫郎婦人,平時鎮上去的少,想吃個好的買回來可能輪不到自己了。
以至于當晚,沈長笙家裡就來了好些人,有些是來買包子饅頭,更多的是看熱鬧,想知道到底是什麼情況?不過這生意總算開始了。
沈長笙也沒想到,一切會這麼順利,那晚過後,村裡人基本都知道沈阿奶這裡賣包子饅頭,而且味道好分量大,比鎮上良心,一些年紀大的,尤為喜愛吃,平時吃肉舍不得,幾文錢還是願意拿出來的。
家裡的包子饅頭從一開始蒸兩鍋,到後面三鍋,基本每天都能賣的完,沈長笙知道有一定原因是因為大家沒吃過發面的,有新奇感,過段時間可能就沒這麼好的,也琢磨着怎麼拿去鎮上賣。
天氣已經暖起來,不過這麼帶去鎮上,就算是坐牛車,到地方恐怕也沒多少溫熱。
那間新蓋的竈房過幾天也能用了,等鎮上生意也能起來,可能要用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