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人進入側廳前,已商議好盡量徐徐圖之的套話。
如若不成,再亮出身份詢問。
邬行香還準備了一堆關于道法的疑問,想先與吳真人探讨一番,令其弛于戒備,再言正事。
隻是李嗣瞻好像不願意聽這些,直截了當地問了出來。
“十年前國師确實來永樂觀小住了幾日。
貧道有幸與他談論道法。
雖經十載,記憶尤深。”
吳真人回答的如此幹脆,倒叫李嗣瞻起疑。
邬行香卻一下來了興緻。
難道是易鏡玄三言兩句點撥,令吳真人解了心中多年之惑,所以閉關多年,潛心修道?
她定要探出這其中秘密!
“不知國師對道法有何見解?”
李嗣瞻斜邬行香一眼,提醒她此行的目的不是修仙,而是找書。
邬行香欲言又止。
李嗣瞻看向吳真人。
“易鏡玄辭官後,特意來這永樂觀,不會隻是為了跟觀主說說話吧。”
吳真人笑道:
“三位有所不知,兩位國師相識于少年,後同入朝堂,形影相随,如日月并明。
所以易鏡玄辭官後到永樂觀,并無他意,隻不過是舊地重遊,以追往昔之迹。”
李嗣瞻隻當吳真人是在糊弄他。
“十年前,國師來了永樂觀,太乙舟也來了永樂觀,真是湊巧啊。”
吳真人撫須道:
“善事善行,非徒有表相,而是在于契合天地自然之妙理。
天地有其運行之道,萬物有其生成之理,凡人難窺其奧。”
李嗣瞻不禁看了眼身側的邬行香。
他心想,這吳真人不愧是觀主,神叨的功夫比邬行香老練多了。
李嗣瞻續言甚多。
可惜吳真人所說,皆為缥缈之論,對他來說就是毫無所獲。
“那國師在永樂觀離去後,又去了哪裡?
他可有透露之後的行蹤。”
這次吳真人倒不講道論法了,直白道:
“國師在一個深夜,不告而别。
無人知曉他的行蹤。”
李嗣瞻不死心,又問了許多問題。
但吳真人仍是作虛妄之談。
他不禁腹诽之。
淨說些沒用的話!
言來語去後,李嗣瞻道謝後起身告辭。
邬行香十步九回頭,還想留下來跟吳真人暢談一番。
李嗣瞻停下腳步低聲道:
“這麼喜歡這裡?要不你以後就留在這個道觀好了。”
吳真人覺察到邬行香的目光,其聲如幽潭之水道:
“道無問,問無應。”
邬行香還未來得及說什麼,就被李嗣瞻一拽,帶出了側廳。
.
今日驕陽高懸,繁蔭之樹下,三人商議着下一步行動。
李嗣瞻分析道:“這吳真人有些古怪。
談到國師之事,他也不問我們的來意,就直接講了出來。
但想再問他國師的具體行蹤,他卻又含糊其辭,盡用些神叨的話來敷衍我們。
說了一堆廢話,跟沒說一樣。”
虎小忠不解道:
“殿下,吳真人直接告訴我們,你說他古怪。
吳真人不直接告訴我們,你又說他敷衍。
你到底要他怎麼樣?
說實話,我覺得吳真人很親切,說的話也很真誠。
也許事實就如他所說那樣,國師來住了幾天,又離開了。”
邬行香思索後道:
“我也認為吳真人說的是實話。
一路以來,無論是驿站、天官廟,還是這永樂觀。
都是易鏡玄為懷念古算拾而至。
所以他到永樂觀住幾日,回憶一番,也合理。
問題是他要離開又沒有人攔着,為何要在深夜不辭而别?”
李嗣瞻拍手道:
“不錯不錯,既然你們這麼欣賞吳真人,不如你們兩個留下來,當永樂觀的道士如何?”
虎小忠聞言隻好閉嘴。
邬行香卻直接道:
“我還是更想早日找到預言書回長安。
更何況,找預言書是聖上的旨意,又不是殿下的命令。
我要是不去找預言書,那叫抗旨不遵,要殺頭的!”
李嗣瞻氣極,指着邬行香咬牙切齒道:
“你真是,好得很。”
虎小忠小聲道:
“姐姐,你少說兩句吧。
殿下說什麼,我們忍忍就好了。”
邬行香卻不這麼認為。
“我們忍了一次兩次,那是盡忠職守。
但要忍上幾十幾百次,那叫忍一時越想越氣。
更何況,我們就三個人。
如果我們兩個受氣得病,那可真是氣出病來無人替。”
虎小忠心想邬行香說得也在理,站在二人中間道:
“讓我們感受道觀的靜谧,一起心平氣和吧!”
李嗣瞻歎息道:
“兩個活寶。
算了,我不跟你們計較。”
虎小忠見李嗣瞻消氣,湊近道:
“殿下,那我們現在怎麼辦?”
李嗣瞻冷靜下來,細細思慮後道:
“這十年之間,聖上多次命吏部去找易鏡玄和預言書,皆是徒勞無功。
你們有沒有想過,這是為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