瘦瘦小小的男孩跟在明心身後,起初他步履蹒跚,走不了幾步路,且走的也很緩慢,明心走在他前頭,悠悠邁步,不疾不徐。後來男孩雙腳踩地穩實有力,明心便走的快了,男孩歡喜的跟着她身後,雖然明心不和他言語,他也不敢出聲驚擾明心,但他很快樂,經常傻乎乎的憨笑。
有時老婦人看到院中兩人,一大一小,一前一後的走着,那小小的男孩還臉上帶着笑,也不自覺的跟着笑了。
明心道長雖然瞧着是冷性子,但是卻也在默默的照顧着那孩子啊!老婦人暗道。
日子過得很快,男孩身體已好了七八成。
本以為直到走時能相安無事,卻不料就在要走的前一日,出事了。
這日,入夜時分,老婦人站在門口前徘徊,左等右等就是不見兒的身影,以往這個時候兒早已歸家,可今日直等到入夜之後兒始終不見蹤影!
常言道母子連心,老婦人心中忐忑不安,似是有不好的預感,她又等了一炷香的時間,還未見到兒的身影,便急匆匆到後院,想找明心道長商量此事,她未敲響屋門,門便開了,明心寬慰她,不等說上幾句話,明心便讓老婦人快些去前面迎兒子歸來。
老婦人立馬跑去前面,明心道長緊随其後,男孩緊跟在明心身後。
老婦人到門前,看見門檻上趴着一個人,正是自己的兒子,她立刻上前抱住兒子,卻不想兒子面色蒼白,身子抖個不停,嘴裡嘟囔着什麼,老婦人低頭去聽,卻聽不出兒子到底在說什麼。
老婦人剛想呼喚明心道長,明心就站在她面前,她蹲下身,伸出右手食指,輕輕的點在男子的額間,自她食指上發出的清光從男子的額間傳到四肢百骸,不一會兒啊,男子的臉上有了些許人色,四肢也不再發抖了,嘟囔的嘴也安靜了,似乎是進入了夢鄉。
老婦人以為道長治好了自家的兒子,剛要道謝,明心便言:“令郎因驚吓過度丢了一魂,但請老人家你放心,我這就去尋回。”
說罷,拔下男子的一縷青絲。
老婦人連連點頭,隻見一道清光閃過,明心道長便不見了蹤影,男孩走到方才明心蹲着的地方,左右尋找不見人影,那束清光眨眼間便不在了,他不知道該往何處尋找明心,急得在原地打轉,老婦人見狀立刻安慰她:“你不用擔心,道長一會兒就回來了,你且和我一起安靜的等着,等一會兒道長就回來了。”
男孩剛想往外跑,老婦人便一把抓住了他,他的手腕纖細瘦弱,老婦人能抓得緊,勸他道:“夜裡漆黑,伸手不見五指,你要往哪裡去尋道長呀?萬一你走錯了方向,迷路了,那道長回來又該去何處找你呀?我知道你離不開道長,但是道長此行是去尋我兒的魂魄,必定會回來的,你先幫襯着我,将我兒的身體挪到屋内,在一塊等道長回來,可好?”
男孩也确實不知該往何處尋找明心,便隻好先幫老婦人将兒子挪回屋内,待安置好老婦人的兒子後,他就站在院内,仰頭看天,老婦人因為了兒子憂心呢,便随他去了。
三更天時,明心回來了,那一縷清光落在院内,男孩目光緊随,看到明心後便沖了上去,卻也不敢有什麼動作,明心看了男孩一眼就進屋了,男孩跟在明心身後。
老婦人看見明心身後什麼也沒有,正要問明心魂魄呢?明心掌心就發出炎紅色光芒,随着這光芒出現的是一道卷軸,但眨眼之間這卷軸就變成了一葫蘆炎紅色的葫蘆,葫蘆口開了,從裡面飛出一縷白光,這縷白光飛到老婦人兒子的眉心之間,鑽入其體内。
老婦人見此情形,大氣也不敢出,直等到明心道長說她的兒子無礙之後,她才撲通一聲跪倒在明心面前,感謝明心的救命之恩。
明心将老婦人扶起,這老婦人是個老實良善之人,所以她也沒有隐瞞,對老婦人說道:“前幾日我瞧見令郎,便看到令郎印堂發黑,會遭劫難,但此劫難不緻命,且我能救回,便沒有同你們講,且每個人有每個人的命數,他既然命中有此劫,順應而救乃是最好之法,若避開,劫難仍在,到時我不在此地,反而不好解。”
老婦人點頭說好,明心便讓老婦人好好照顧兒子,帶着男孩回到後院。
男孩的目光緊盯着明心,今天晚上讓他明白了一件事情,若是明心棄他而去,那他連明心去往何處都不知。
恐是這些天他一直跟在明心身後,使他有了錯覺,覺得明心離他不遠,他也一直會跟在明心身後。
不是的,明心若想走,他是攔不住的,他又開始惶恐不安了,看着明心的眼神回到了他剛醒來的時候。
兩人回到屋内,男孩坐在榻上遲遲不肯躺下,明心在矮榻之上打坐,她看向男孩,她不在意男孩看向她的目光,她在意的隻有一件事:這孩子體内的‘老東西’,自離開深山之後,便一直沒有再現身過,這幾日她一直在等,可一直等到現在那老東西仍然沒有現身,她有想過用招魂法讓這老東西現身,但是又擔心傷害到這孩子。
自這孩子醒來後,兩人還不曾好好的說過話。
此刻這孩子忐忑不安,她應說幾句話安撫這孩子,于是她便問他:“你在不安?”
男孩點頭。
明心又問:“你在擔心我不告而别?害怕我像今天晚上這樣,眨眼之間便沒了人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