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值中午時分,烈日炎炎。
孟津禾怕熱又嫌曬,一路上隻挑着有樹蔭的路走,周六補習允許學生帶手機,她給外婆打電話,問她有沒有做午飯。
手機聽筒那頭傳來嘩嘩的流水聲:“還沒有,正在備菜呢,你是不是又不回家吃飯了?”
“學校有點事,我現在暫時回不去,不知道要等到什麼時間才能回去,你别等我了。”
“那你中午吃什麼?去哪吃?”
孟津禾扯了扯校服衣領,給自己扇風,“應該會在學校食堂随便吃點吧,或者到外面的學生街逛逛。”
“還有錢嗎?”
“有的。”
“那就行,”外婆語氣透着埋怨,“你們學校怎麼整天那麼多事情,周六補課就算了,中午放學了還把學生困在那裡,那麼熱的天不是遭罪嗎?”
“報告廳有空調,不熱。”
“那小陸回來吃飯嗎?我準備的菜多。”
“他也不回,跟朋友吃飯去了。”
“晚上總要回來吃的吧。”
“當然回啊,排練完我就回去了。”
“好好,那我提前去買點菜,晚上給你們做好吃的。”
挂掉電話,孟津禾把手機裝進口袋,加快腳步往報告廳走。她走得很快,陳項川大概是看出了她的抵觸,遠遠跟在不遠的後面。
蟬鳴聲回響在耳邊,像極了即将斷裂的弦絲,再加上背後不斷在出汗,她更加煩躁,直到踏進報告廳的那一刻,充盈的冷氣才驅散了幾分暑氣。
人來得還不算多,都是從各班挑選的,彼此不太熟識,因着有老師在,所有人難免有些拘謹,隻偶爾和同班的同學竊竊私語兩句。
觀衆席第一排坐着個短發的女老師,見他們進來,推了推眼鏡,目光若有若無地掃過孟津禾。
“同學,來這邊登記一下。”
女老師低頭在名單上打勾,奇怪地問:“怎麼七班隻來了你們兩個嗎?”
陳項川:“老師,我們班還沒有選出剩下的合适人選,暫時隻有我們兩個。”
“行,你們先找個地方坐吧。”
前兩排差不多坐滿,孟津禾沿着鋪了地毯的台階往上走,坐在了後面沒人的座位,剛準備掏出手機摸會兒魚,一轉眼就見到陳項川動作自然地坐在了她旁邊。
啧。
顧及着報告廳人多眼雜,她沒有直接發作,深吸一口氣,起身往旁邊挪了一個位置。
陳項川這次識相的沒有再跟上來。
這次臨時的報告廳集合,似乎隻是為了讓老師把名字和人對上,最後所有候選的同學在舞台上組成了簡單的方陣。
女老師一開始是讓他們按照身高排列,從低至高站,然後抱着手臂對着隊伍端詳思索片刻,走近一個個地調整他們的位置。
按照身高,孟津禾原本是在倒數幾排,最後被女老師調整來調整去,莫名其妙地站到了前幾排,似乎又不完全是單純按身高排的。
就這麼折騰了一個小時,老師終于肯放人了。
“我姓趙,是學校樂器社團的負責老師,如果有什麼需要,可以到彙知樓三樓辦公室找我,除了在社團指導學生,我絕大部分時間都會待在那裡。”
趙老師看了眼腕表,笑着說:“今天辛苦你們了,大家一定還沒有吃飯,我訂了盒飯和奶茶,就在我的辦公桌上放着,進門靠東那排最後一個桌子就是。”
站在孟津禾後面的女生和同伴驚喜地對視一眼,小聲道:“就站了一會,待遇這麼好啊。”
趙老師在這時又點了幾個人的名字:“這幾位同學麻煩留一下。”被點名留下的就是剛剛說話的女生,她的同伴不急着走,陪她留在了這裡。
其他人都陸陸續續從後門離開了報告廳,後門的位置離彙知樓最近,方便順路去辦公室領盒飯。
孟津禾随着散開的人群走,掏出手機後,發現葉霜林在微信上給她發了消息,手機是小姨淘汰下來的舊機,性能稍微有點跟不上,什麼軟件打開都卡。
在遇見葉霜林之前,她對智能設備的需求很低,除了用來接收電話,沒有下載過任何通訊軟件。碰巧和葉霜林認識的那年,高一新生開學,剛好也是微信用戶普及的那幾年。
葉霜林當時是她的同桌,當場交換聯系方式的時候,葉霜林寫了Q.Q微信還不夠,連混迹在附中貼吧的用戶名都告訴了她,反觀孟津禾,隻留了一串手機号碼。
了解到她沒有這些賬号後,葉霜林就自告奮勇地幫她申請了現在的賬号,還注冊了Q.Q号,又添加了許多班裡的同學,她這才逐漸習慣使用這些通訊軟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