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天,海面都是泛着白的浪花,扶臨莊的人一看就沒敢出海。
“白頭浪,不走船。”
村民有些惶惶然,姬琉的承諾沒有被宣揚開來,即便知道此事的陸家人,也有些憂慮,這不是會起大風浪的季節。
後來宮徵告訴他們三日左右便會平靜下來,因為這是蓬萊秘境将開的征兆。
空無一人的灘塗上,宮徵抛出一方小印,印在空中緩緩變大,這是他的代步法寶。原著寫過天下為九州四海,幅員極為遼闊,雖然取名相近,與葉真原來的世界之貌又不甚相同。
此外,還有修士才有機會去到的東海蓬萊、極西昆侖以及地府酆都,故修真界也有“十二州”的說法,隻是這三州,凡人無法進入,隻存在于傳說罷了。
總之,這樣大的世界,修士出行,自然沒有隻靠腳走的。
有以武器法寶為代步的,比如劍修們禦劍,其他的則需在煉制時,往法寶裡加一道工序。不過還是沒有禦劍盛行,畢竟要是在空中打起來,武器在腳下,到底欠了些順手。
有養坐騎的,就像凡人騎馬騎驢,修士亦會養五花八門的靈獸妖獸,作為坐騎。
更多的則是買專門的禦空法寶,此類不僅日行千裡,往往還有防禦禁制,貴的還帶有入水後展開結界的功能。
宮徵的小印能不能入水葉真不知道,但它當是防禦型的飛行法寶準沒錯。
那印變得跟桌子一般大小時,便停止了翻轉,靜靜地待在空中,宮徵帶着葉真禦風而起,眨眼便落到了它上面。
印順着海上的飓風往中心飄去,葉真卻一點身處風暴中的感覺都沒有,倒是有些眼花,因為速度太快了。
他們穿過一道似乎是霧的屏障後,周圍豁然開朗。
葉真忍不住回頭去看,那風暴和海,也已經無影無蹤。眼前是許多形态不一的山峰,漂浮在雲海中,遠遠近近瞧不清楚其中風景。
“這便是八十一洞府。”宮徵的聲音從旁邊傳來,葉真聽來卻覺得仿佛隔着什麼。
她一時沒有回話,宮徵想了想明白過來,“蓬萊形同一方小世界,傳聞為上古大能所開辟,又有人說我們如今所見不過是它在人間一道投影。”
所以這才處處異于尋常,葉真問:“老師,我去哪個洞府?眼下可算是開啟了?”
環視四周,宮徵催動印帶他們飛向東南方,“煉氣期可進的洞府沒什麼危險,我便不進去了,你神識強于同境界修士,在裡頭多加小心即可。”
她還未築基,靈力不足以使用太多法術,也不能支撐太久的戰鬥,不過這洞府想來也是小打小鬧。海底歸來,她閉關時已突破到煉氣中期,因而在裡面就算不能拔得頭籌,也有一戰之力。
而且葉真的神識從三尺擴大到了六尺,雖然還是無法清晰看到東西,但在煉氣修士裡已經算是一個優勢。
引氣入體後,人便有了靈海,而神識則誕生于靈海中,寄住在築基才會出現的靈台。所謂“靈台清明”,就是指修士的神識清醒,可明辨萬物。
因此,神識的修煉比修為增加更難,畢竟人還有肉身,很難兩者兼顧。一般來說,修士成功築基才能将神識外放,要擴大範圍自然需更高的境界。而修為高深者的神識,不僅可以擴展開來,還能像姬琉這樣分出一部分暫時附着在某物上。
故而宮徵當時知道了,也驚訝了好一會。不過世界之大無奇不有,他确定了葉真沒有其他異常反應,便隻能猜測是她于此悟性高于常人,這也是好事,意味着她不易陷于迷惑。
這時東南方已經有不少人了,葉真詭異地想起上輩子路過某學校,衆多家長送孩子上學的場景。
一艘大帆船淩空靜靜地停着,這是靈舟,造價甚高,應該是哪個大宗門載弟子前來。
宮徵認了出來,“是潮汐閣,不知道有沒有你認識的新弟子在裡面,他們入門也有大半年,引氣入體也很正常。”
除了潮汐閣的靈舟,暫時見不到别的大型載人法寶,葉真估計附近零零散散的都是散修。
她低聲問宮徵:“老師,這些秘境,大宗門會不會控制起來,不讓其他人進啊?”
這麼問當然是因為她知道大多數秘境,是這樣的,可蓬萊看起來就特殊,到目前也隻見潮汐閣。
宮徵神色微妙,點頭道:“如果在宗派地盤上的,确實如此,不過東海蓬萊之大,非一宗一派可控制。”
“秘境之中,可能什麼都有,也可能經曆重重考驗最後一場空。”宮徵眯了眯眼,看向雲霧缭繞的洞府,“這煉氣可進的洞府不多,裡頭危險也不多。你自開始修行就和我一起,此去約摸需要一兩年,也算是出門曆練了。”
“一兩年?”葉真訝異,她以為這裡至多隻開幾個月。
這也不怪她呀,畢竟劇情如非必要,一般都不提主角進了秘境多久,她習慣性地認為隻有幾天幾個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