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很快便到了攝影展開幕的日子,明明前一周都豔陽高照的天氣突然變臉,用一場大雨揭開了藝術的序幕。
原本布置的露天展台因雨情全部作廢,金谕也隻能無奈看着園區門口零落的一片。
他沒有别的願望,隻期望今天的開幕能夠順利進行,可久不放晴的天空的确不是好兆頭。
尤其是與天氣呼應着的館中巨幅作品,那陰暗迷離的色調與普世意義上的“浪漫”的确不太相符。
如果他是濱海小鎮的甲方,絕對不會同意這一幅作品入主…
就在金谕停駐在角落發呆的空擋,梁榞也踏入了展館。
他沒有先去打擾忙碌的金助理,反而像是所有被邀請的嘉賓一樣,從門口的作品逐次欣賞起來。
即使是不懂得藝術的人,對美也有自己的衡量标準。
梁榞随着人流慢慢向内走,很明顯的感受到裡外作品風格的割裂。
他認為外部的作品色彩更加豔麗,慣常通過複雜的内容來展現,而漸漸向内,作品的表達卻有了不小的變化。
周圍人也在讨論這種變化。
有人說,這可能是藝術家兩個創作階段的作品,時間間隔不短。
也有人說,是藝術家本人的心境有過劇烈變動。
各抒己見,莫衷一是…
梁榞并未加入這“戰火”,而是獨自一人慢步走向展台中間,他望着那副巨型的黑白色彩作品,莫名生出一種熟悉之感。
那種頹靡的氛圍就像是天使堕落,畫面中的女孩背向陽光卻身形枯槁,眼帶甜蜜卻被暗中的鎖鍊束縛。
梁榞不懂為什麼這幅作品會被選中,可冥冥之中他總是幻視那次藝術沙龍中被擺出不雅姿勢的男孩女孩們。
由藥物和欲/望堆砌出的苦楚和歡愉,或許會構成對攝影藝術家的滋養…
在作品前看了許久,久到陳易之陪同幾個人走進來後,梁榞才默默讓開。
那人今天的整體打扮趨于保守,他換了套暗銀色的西裝,頭發被規規整整地打理在後面。
在作品前看到梁榞時,他也僅有一瞬間的詫異。
但陳易之知道這個男人沒安好心,隻是自己實在沒有時間去修理一番,隻好引着人在作品前站定。
他一面舌燦蓮花地兜售着自己的創作理念,将作品的藝術性和創新性一一闡述;一面還不忘提防着看向他的梁榞,直至人轉身離去。
-
“來的人并不多,一會就邀請記者入場吧。”
金谕通過監控把控局面,在觀察之後确定啟動b方案。
原本還是給了陳易之機會的,可開展時間過半,眼前表現的确不如預期。
早在發現陳易之作品展這個噱頭吸引不到太多人物背書後,金谕便提前安排了幾家記者,以求迅速将場子炒熱。
增大曝光力度,也算是送陳易之一程,至于結果好壞,就隻能交給觀衆們評價。
這是正常的商業行為,金谕安排得稀松平常。
可也就是這個決定,真正意義上将這場“表演”帶向高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