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祝如意不知道他們什麼時候來了一趟,還弄清楚了是她在除祟,但她也不打算拒絕。
通過這次事件,祝如意也發現了,方圓街在錦花市鬼怪界地位很一般,她多結識點同事也是好事,以後在再有什麼事,也方便搖人不是。
當然,如果迎新會上能多認識幾個大佬,請他們出手幫忙找一下媽媽,那就更好了。
回去後祝如意就跟家裡說了這事,祝家人都很支持,人是群居動物,一個人悶在永安堂多無聊?
方老太還問要不要給她買個道士服什麼的。
祝如意沒要,神靈沒辦法現世,正統道經佛經已經用不了了。現在除鬼師用的,都是自家祖先開創的術法,穿道袍多不合适啊。
到了迎新會那天下午,她關了門,穿了件簡約的白色連衣裙和帆布鞋,騎着小黃油就過去了。
因為畫的符不夠好,不好賣給居民。祝如意就都揣上了,想着要是有人卷起來要送見面禮,她就把這個送出去。
鬼怪文化宣傳部很大,跟傳統的道觀佛寺完全不同,它就是個很現代化的大院兒,白牆黑瓦,院子裡按風水五行栽了一些果樹,還有些雞鴨貓狗。
迎新會人很多,但新人很少,一共也就四個人,還都是二十多歲的年輕人,但領着祝如意進門的人竟然感慨了一句:“好多人啊!”
可想而知,鬼怪界人才凋零到什麼地步,一代人就這麼多,長年累月一起做事,可不就相當于同學了嗎?同窗之誼,何等珍貴,也難怪方圓街搖不到人了。
楊貴生一家都住在部裡,今天待客,他一雙剛上小學的兒女也在家等着吃好的。
兩小孩兒閑的沒事幹盤着腿在院子裡鬥雞耍寶,不過比較奇怪的是,兩人身上看起來都像穿了一層卡其色的軟盔甲,怎麼鬥都不會破。
祝如意看見,轉頭問旁邊一個做事的小哥,鄉巴佬似的問:“這是什麼?”
小哥一臉“别鬧了”的表情:“你在開玩笑嗎?聚土成甲都不知道?除鬼世家不都是從小玩這個長大的嗎?誰的盔甲被鬥裂就算輸了,你沒玩過?”
祝家以前就出了祝素秋這一個半吊子除鬼人,學一點兒東西都得四處求爹爹告奶奶讓人教她,遇見真的還好說了,遇見裝神弄鬼的騙子,除了回來畫個圈圈詛咒他基本啥都幹不了。
祝如意當然也不知道什麼“聚土成甲”。
小哥說到這裡也反應過來了,他是聽人說過今天會來一個半路出家的除鬼師,他沒想到人竟然這麼年輕,還是個漂亮的大姑娘,于是緩了口氣:“……這有什麼,我教你,反正人人都會。”
祝如意學了一遍就會了,念完口訣後,皮膚上慢慢爬上了一層堅硬的薄土。
“……你剛剛就是故意逗我的吧?”小哥神色微妙,一副被玩弄了的樣子:“不然也會得也太快了!”
他小時候學這個學了三個月!就算現在人長大了法力強了,但要說重新掌握一門基礎法術,怎麼也要個三四天,哪有一下就學會的。
祝如意也有點驚訝,她媽說她天賦不錯,她一直以為是普通人裡的不錯,現在看來好像不是這麼回事,她正高興呢,解除術法一看,自己身上竟然沾了不少灰,像剛剛鬥雞玩的小孩就幹幹淨淨的。
她厚着臉皮又問:“怎麼樣可以讓身上少沾一些土呢?”
小哥這下相信她是剛學的了:“……法力需要均勻地精準覆蓋到每一粒塵土上,連這個都沒人教過你嗎?”
這就是家學淵源的好處了。
這麼簡單的道理,因為祝家以前沒有出過除鬼師,就沒有辦法知道,祝如意酸溜溜地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