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上你中文

繁體版 簡體版
恋上你中文 > 不做公主做皇帝 > 第22章 戎人來京

第22章 戎人來京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第二天,祠部郎中岑沖給出口供,道出整件事的幕後主使正是平城公主。

岑沖進獄後,本着不開口、不主動,置身事外的架勢,可等到大理寺卿、刑部尚書、禦史中丞三司會審時,一聽說此事涉及謀反,他才意識不對勁,怕再不說出實情,隻有死路一條,故而把所有的事都抖了出來。

他天真地以為,他收了平城公主的銀子,在大元寺安插的不過是平城公主的男寵。至于其他寺院的戎國人,他更一概不知。祠部事情繁雜,特别是近年佛寺數量不斷擴張,他在元紳的請求下,便将設有悲田院的寺廟相關事宜交由元紳去做。

元紳素來上道,事情交給他從無差錯,岑沖自己樂個清閑。可岑沖不知道元紳與平城公主私下早有牽連,他竟敢替平城公主隐瞞戎國人之事。

有一日,平城公主主動告知岑沖,大元寺拒收災民一事,他當然聽說過,可他以為是平城公主的男寵養尊處優,不願做事,總歸其他大部分寺院都在救濟百姓,出不了多大差錯,不會捅到官府去,便沒再理會。

可他聽平城公主意思,卻是元紳有渎職之罪,袒護逃役逃稅之人。他起先摸不準平城公主的意思,若是追查下去,怕不是大元寺的男寵一律要被查出來,于她何益。不等他多想,平城公主不欲多解釋,隻說元紳對她不敬,要對其還以顔色,證據确鑿,話裡話外都是讓他聽命行事。

岑沖的确欣賞元紳,二十來歲,家境雖貧寒,為人卻識趣懂禮,故而他難以想象元紳會惹平城公主。面對平城公主送來的一盒金餅,他毅然決然選擇入宮,将平城公主給的證據呈交曾媓。

平城公主說元紳會乖乖認罪,但萬萬沒想到的是讓他死。

那時,他便感覺這裡面有許多他不了解的秘密,可他已經入局,不能脫身,隻能裝作不知,誰知竟牽扯出這麼大的事。

元紳的供詞呈給曾媓後,她沒有多說,隻命金吾衛押平城公主入宮。

可金吾衛到平城公主府上時,平城公主已死,她躺于床上,臉上是如釋負重的微笑。地上唯有倒着的茶杯。

因平城公主的子女早已和她不曾往來,加上平城公主的兒子王蘅娶了曾家女,平城公主的事一出,王蘅身為太子舍人,東宮親信,立即上奏與平城公主劃清界限。平城公主一事終究沒有牽連他們。

祠部一下失了兩位官員,萬僧會在即,趙月華适時舉薦安信。他的性子耿直,雖在祠部資曆不深,但做事兢兢業業,可同原先的祠部員外郎一起負責萬僧會一事。岑沖在祠部多年,誰也不知道他重用多年的屬下會不會牽涉其中。

曾媓認可安信這個信得過的新人,随即升安信為祠部員外郎,暫領悲田使一職。

七月十五,京師暗地裡加強巡邏,不肯放過任何可疑人員。暮色四合、萬家花燈,萬名僧人齊聚京師,在曾媓的帶領下共同為大應誦經祈福。曲江池的蓮花燈,逐水漂走,天燈乘風緩緩升起,祈願伴着袅袅梵音飛入大應百姓心中。

這一日,風平浪靜、平安無事。

安信圓滿完成職責,深得曾媓器重,後為從五品祠部郎中。

平城公主之死并不意味着戎國人藏于大應一事會一筆勾銷。

戎國人一案中,岑沖被處死前一直表示他與戎國人無關,被抓的戎國人皆已自盡,沒有其他有用的線索。

可既然有戎國人秘密潛藏于京,甚至妄圖綁架公主,戎國必須給應國一個交代。

曾媓在平城公主死的當天,便向戎國讨要說法。

現任戎國皇帝親曆過十幾年前,他的父親發起的戰争,那場戰争輸了,代價是他的父親病故,皇子叛亂,領土丢失,百姓流離失所,苦不堪言。

自他登基後,戎國官員中一直有股不容小觑的勢力,主張不惜一切代價擴張軍隊,伺機向大應發起戰争,這些人裡,多數人的父母、兄弟、兒女當年上了戰場再也不能回來,幾乎都是被大昱,也就是如今大應人所殺。

戎國人隻能恨大應人。

究其根本,恨上了大應的皇帝,也就對曾媓恨之入骨。

複仇成了許多人一生的心願。

這些官員在朝中明裡暗裡阻撓着戎國皇帝對大應的求和之心。也正是這股勢力同平城公主聯系上,想殺了曾媓。

可對于戎國皇帝來說,追究當年的仇恨已經不重要。重要的是戎國沒有實力再打一場不能獲勝的戰争。

事實勝于雄辯。他有時也不懂為何有些人眼裡從來看不到現實。

他不能再像十幾年前的老皇帝那樣再發動一場戰争,但他不能不安撫朝中主戰的官員,特别是他的母族。故而他對應國的态度總飄忽不定,兩國關系雖有緩和,可仍舊緊張。

當年一戰中,戎國死傷慘重,他的外祖父白發蒼蒼,身中一刀,及時搶救,挺了過來,卻親手主持了三個兒子和兩個孫子的葬禮。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