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上你中文

繁體版 簡體版
恋上你中文 > 不做公主做皇帝 > 第52章 八十大壽

第52章 八十大壽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懷瑾身處崇文館,同回京的趙明逸有聯系也正常。隻是趙明逸身為太子嫡子,被曾媓封為郡王,而瑾兒隻是在弱冠之年才正式被加封為郡王,現隻是崇文館的校書郎,說瑾兒“提點”明逸一詞,屬實不妥。

在家中,她不會苛責子女禮節,因她相信公主府上并無他人眼線,可以給子女一片自由天地。但在家門之外,她一向提醒子女要謹小慎微、三思後行。

在皇家,禍從口出從來不是危言聳聽。

趙月華最怕有人在言辭上大做文章,定瑾兒一個不知尊卑的罪名,故而謹慎起來:“聰明過頭反而誤己一生,我隻求懷瑾平安。論起來,懷瑾是臣,明逸是君,何來提點。我回去定教導他謹言慎行。”

“都是一家人,關起門來說話,不用分得那麼清楚。懷瑾稍長,又是才俊,由他指點明逸,我求之不得。”

趙月華見盧妃面上波瀾不驚,确是随口一說,便放松警惕,沒有在這事上糾結。

“可惜,我聽說懷瑾明年要調離京師。”

盧妃随後一句輕飄飄的話讓趙月華微微一愣,她求曾媓調懷瑾去幽州的事暫未下旨,隻是口頭承諾,隻待年末再宣調令。這事隻有曾媓、她、瑾兒、玥兒四人知曉。金口玉言,雖說是闆上釘釘的,但到底沒有下令,不該讓他人知曉。

而盧妃話中滿是肯定的語氣,想來是得了确切消息。左右不是大事,故而趙月華停下腳步,淺淺一笑:“确有此事。不過聖旨未下,懷瑾竟将此事四處張揚,實在是我管教不善,請阿嫂替我家懷瑾守住這一消息。”

“公主莫要誤會。懷瑾視崔公為父,此番正逢崔公将要緻仕,故而才提起日後離京與崔公結伴而行的事,崔公惜才,同殿下說起懷瑾一事。我也是因為想求殿下讓懷瑾來教導明逸才知此事。知曉此事的都是心疼懷瑾的,必不會再亂傳。而懷瑾十歲登神童科,入崇文館備受贊譽,前途無可限量,公主真舍得讓他出去受苦?”

懷瑾向崔公提到他也想出去多曆練,不甘心困于京師這小小天地。曾崇衍與崔公知如果曾媓會下旨,調趙月華從小帶到大的孩子出京師,必然是趙月華都同意的事。既然趙月華同曾媓都默許,他二人也不好勸懷瑾留京。

盧妃怕惹趙月華不高興,多解釋道:“我三個子女在江州長大,即便是吃穿不愁,也同京師生活相差甚遠,我夜夜以淚洗面,是我害了他們。同為人母,我是怕公主後悔。”

盧妃拖長尾調,将“後悔”二字送到趙月華嗓中。趙月華将“後悔”二字嚼了又嚼,有一種生嚼臯盧葉的苦澀,她嘴唇微漲,欲言又止,最終化作一聲輕歎,一句話:“母别子,白日無光哭聲苦。可再舍不得也得舍得。我甯願他受一時苦,也不想他……。”

盧妃沒有聽到趙月華口中随風消逝的最後幾個字,隻是眉峰一動,颔首表示理解,不再多問。

二人挽手同行,看起來和諧得像親姐妹一般。

夏日轉瞬即逝,秋意襲來,京師一片平和。

伴随着秋收萬顆子,京師百姓最津津樂道不過兩大喜事。一是太子兩女定親,二是崔大學士八十壽。

常樂郡主趙彤兒與安王幼子汝南郡公曾世禧定親,二女常甯郡主則是與已故永王曾少容的獨子嗣永王曾世祺定親。

曾媓對這兩樁婚事頗為滿意,納采問名、納吉納征後,已經賜下九樹花钗禮衣作禮服,額外賞如意一柄,常樂郡主趙彤兒的婚期定于次年九月,二女常甯郡主的婚期則定于明年之明年三月。

而崔大學士的八十大壽,因太子的上書提議,在善王趙崇苻和安王曾少川的相繼推動下,得曾媓特準,一應由官家于崔府操辦宴席,趙月華身為太常寺卿,也得了不少活。

壽宴當日,京師五品以上官員及崔公門生齊聚一堂于崔府,賦閑在家的前羽林軍大将軍常思賢應邀前來,難得一見的現羽林軍大将軍曾少臣也按時出現。

崔府壽宴由官家操辦,其規格也不敢比照重陽那日的宮宴,但與民同樂的意味更濃。崔府外設有流水宴,六十歲及以上的老者同可憑一月前下發的“壽”字木牌入席免費吃喝,觀賞一旁的幻術戲法,時不時崔府的婢女領喜錢出府,分與衆人。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