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隻知道,這個名字分外好聽,好聽到讓她忍不住遙想起春日祭典的時候,名字主人的神采英姿。
抵達紫宸宮時,恰是四月尾聲,細雨綿綿。
霏霏陰雨裡,重重宮門依次漸開,車馬伴随着兩列長長的隊伍緩緩駛進巷道。
下車以後,荷華在内侍的帶領下,跟随長姊靜纾前往太極殿觐見宸王。沿途長明燈的燈光一圈一圈如漣漪般蕩漾開,朱紫宮牆閃爍着細碎的微光,是與幽京王宮大相徑庭的景象。
未入太極殿,兩人便聽見宸王烨在殿中與人議事,内侍不便打斷,便示意一行人駐足于殿外等候。與宸王沉着穩重的聲線不同,對方嗓音清朗無比,帶着少年特有的朝氣。
“當年章武得兆天子手書,遊說諸國,意欲合七國之力伐宸,抑制大宸擴張之勢,對我大宸産生莫大威脅,幸而齊晟先生獻連城璧之計,分散七國,使得先王拔三川之地,西并龍襄,北收汧靈,東取鳳丘,令大宸的國力蒸蒸日上。”
荷華默不作聲地聽着殿裡傳來的聲音,她雖然久居深宮,卻也知道,在九夷大陸上,除去偏遠的西州、南荒,與蠻族居住的北疆草原,整片中庭地區自兆朝中期開始,因為兆天子的式微,逐漸分裂為大大小小無數個國家。
等百年的混戰結束,及至她的祖父——兆靈王姬離繼位之時,兆天子能直接控制的領域隻剩下一兩百公裡,連一個不入流的諸侯國都比不上。
天子的王畿縮小,諸侯便勢大。群雄之中,傲然屹立着八個實力最為強勁的國家,而八個國家之間,又以宸國、夏國為首。
太子搖光所說的章武先生,正是祖父兆靈王的丞相。祖父自即位之初,便想恢複昔日兆天子的榮光,在章武獻計合縱伐宸後,如獲至寶,令其遊說諸國,并得夏國大力支持,順利開展起來。
隻可惜後來由于宸國謀士齊晟的連城璧之計,合縱伐宸終究是功虧一篑。諸國不僅沒能抑制住宸國的發展,夏國還因此被滅,祖父同樣元氣大傷,遷都幽京,不久便撒手人寰。令她的父王姬芓剛一繼位,就不得不獻上一嫡一庶兩位公主與宸國聯姻。
就在荷華回憶曆史的時候,殿中再度傳來人聲。
“搖光,你想說什麼?”宸王烨的語氣淡淡,但卻隐含不怒自威的帝王之儀。
“兒臣以為,諸子百家,各有用處,隻要使用得當,亦能為我大宸帶來裨益。譬如齊晟先生,便是出自儒學大家門下。”斟酌着,搖光還是說出了口。
“俠以武犯禁,儒以文亂法,這句話你想必不是不知道吧?”
沉吟良久,終于聽得搖光緩緩開口:
“兒臣明白,兒臣今後決不再提及今日之言。”
“你退下吧。”宸王烨似是已有倦意,命搖光告退。
搖光從殿中退出時,微微掃了一眼外面等候的人。從他的視角看去,兩位少女,深紫淺碧,無不是姿容秀麗,端莊靜好。
他淡淡收回目光,随後拱手:
“搖光見過兩位公主,遠道而來,辛苦。”
靜纾微一颔首,荷華跟着靜纾一同垂眸行禮,自始至終,連對方的模樣都未曾看清。等她重新擡起頭,九曲回廊之間,隻剩下被宮人簇擁着離開的少年背影,依舊是素衣如雪,纖塵不染。
——原來他就是公子搖光。
凝視着回廊間漸行漸遠的一襲白衣,不知怎的,荷華突然就想起,《兆風·容止》中的那句“綠竹離離,君子如璧”。
細細算起來,這是她第一次見他,然而他的名字,卻已在她心中流轉過千百遍。
荷華突然指着太極殿外不遠處的禦池,問内侍:
“請問公公,那裡開着的是什麼花?”
“蓮花,俗名又稱水芙蓉。”内侍颔首低眉,恭敬答道。
“可在我的家鄉,人們更多的都叫它荷花。”
說完,荷華的聲調往上擡高一些,“就像父王給我取的名字,我名荷華,‘辰有搖光,沅有荷華’的荷華。
霏霏細雨如絲如霧,那白衣少年似是聽見什麼,微回過身,眼角的餘光裡,依稀隻見迤逦委地的裙袂,碧如春水連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