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文滟微微颔首,心中對甯妃的溫婉與體貼感到一絲溫暖。
甯妃見她拘謹,便開始講述宮中的花草趣事,以及自己制作胭脂水粉的秘方。宇文滟聽得津津有味,漸漸放松了心神。
不久,甯妃宮外的賞花活動漸入高潮,笑聲與花香交織在一起,形成一幅春日賞花的和諧畫面。
甯妃見宇文滟已不再拘束,便提議一同前往賞花。
宇文滟欣然同意,随甯妃步出内室。
甯妃宮外,百花争豔,各色花朵競相開放,美不勝收。
甯妃輕聲指點,向宇文滟介紹着各種花卉的名稱與特性。宇文滟聽得入迷,不時發出贊歎之聲。
禦書房内,金碧輝煌的裝飾映襯着深沉的檀木書桌,書桌上堆滿了各式各樣的奏章和卷軸。
陛下身着龍袍,端坐在禦案之後,目光如炬地審視着一份份奏章。他的眉頭微微皺起,似乎在思索着國家大事,或是對某些奏章的内容感到不滿。
就在這時,黃公公輕手輕腳地走了進來,他的腳步聲在寬敞的禦書房内幾乎聽不見。
黃公公是宮中的老臣,對宮中大小事務了如指掌,他恭敬地站在一旁,等待着陛下的指示。
陛下擡起頭,目光從奏章上移開,淡淡地問道:“宇文滟進宮了?”
黃公公立刻回答道:“回陛下,滟兒小姐已經在甯妃娘娘宮中了。”他的聲音平和而恭敬,沒有一絲波瀾。
陛下微微颔首,似乎對這個消息并不感到意外。畢竟是它讓甯妃舉辦的賞花宴,為的就是讓宇文滟能夠多進宮走動走動。
陛下繼續翻閱着奏章,黃公公則靜靜地站在一旁,等待着可能的進一步指示。
片刻之後,陛下放下手中的筆,緩緩開口:“甯妃的賞花宴辦得如何?”
黃公公微微躬身,答道:“回陛下,甯妃娘娘的賞花宴向來是宮中的一大雅事,今年亦是如此。宮中内外,無不稱贊甯妃娘娘的雅緻與周到。”
陛下點了點頭,似乎對甯妃的安排感到滿意。他沉吟片刻,又問:“宇文滟在宴會上可還适應?”
黃公公答道:“據奴才所知,滟兒小姐初入宮時略顯拘謹,但在甯妃娘娘的關照下,已經放松了許多。甯妃娘娘還親自為滟兒小姐講解了宮中花卉,兩人相處甚歡。”
陛下聽後,臉上露出一絲不易察覺的微笑,說道:“甯妃向來心思細膩。你去吩咐下去,賞花宴後,讓宇文滟到朕這裡來一趟。”
黃公公應聲退下,心中明白,陛下對宇文滟十分關懷。
他快步走出禦書房,去安排陛下的旨意。
甯妃雖然常辦宴會,但由于孤僻冷淡的性格,常不與來客過多接觸,總是任由賓客自行娛樂。
雖然甯妃也不大關心旁人的意見。但大家都不敢不給甯妃面子,賞花宴自然同往常一般熱鬧非凡。
宇文滟在甯妃的陪同下,欣賞着春日的美景,心中對這位溫婉的妃子充滿了敬意。
甯妃的細心與關懷,讓宇文滟感受到了宮中難得的溫暖。
在甯妃的引領下,宇文滟漸漸融入了這樣的環境。也漸漸的不那麼拘束。
甯妃觀察到宇文滟逐漸适應了下來,于是便引領她一同前往女賓客廳。
誰知剛到外面,就聽見裡面指桑罵槐的,為首的便是那孫太師的孫女兒孫若敏,“甯妃娘娘常常辦些雅會,從我及笄起,就沒有一次沒有受邀的,所以長安裡的王公貴族,尤其是我們這一代的就沒有我不認識的。”
孫家得勢,奉承孫若敏的人也不少,隻見她周圍都站滿了各家貴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