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午九點,南苑兒童養護中心。今天的志願活動主題是,愛心捐贈人士陪伴殘疾兒童度過愉快的一天。
林舒跟大夥看完公益VCR後,圍成一個圓圈等志願者發貼紙寫下自己的名字,方便小朋友稱呼。她剛剛坐着沒留意其他人,現在仔細一看,竟看到楚洛西也在其中。正當她擡手想打招呼時,志願者将貼紙遞給她,她接過後再擡頭,發現楚洛西已經低下頭在寫字了。
志願者在大家寫名字期間講解活動注意事項,接着将小朋友們領進來,按貼紙顔色找到對應的志願活動參與者。
林舒的小朋友是一個五歲的小女孩,叫劉千語。她紮着兩個小辮子,小臉肉嘟嘟的很是可愛。
“她是一名自閉症兒童。”活動開始前,志願者告訴林舒。
“她的爸爸是工地的工人,媽媽在老公工作的工地上負責煮飯,平時陪伴她的時間不多。兩夫妻文化程度不高,幹的又是體力活,按照他們的思想,孩子生下來給個地方住給口飯吃就行了,反正他們當年也是這麼長大的。所以,一開始知道孩子是自閉症的時候,他們認為孩子隻是内向而已。”
背井離鄉來到大城市為三餐溫飽疲于奔命的夫婦,缺乏關注和照顧的孩子,這樣的家庭組合在大城市裡太常見了。
“待會你跟她相處的時候,語速盡量放緩,表達盡量簡潔和直接。如果她突然情緒激動大哭大笑,或者用力推你,請你不要做出過激的舉動。”志願者叮囑道。
“好,我明白了。”林舒應下。
劉千語在志願者帶領下走到林舒身旁,默不作聲。
林舒蹲下,與她視線持平,向她做自我介紹:“你好呀,我是林舒姐姐,你叫什麼名字呀?”
劉千語看了她一眼,還是沒說話,徑自走到一旁的椅子坐下,拿起桌上的蛋糕胚塞進盒子裡,目光在桌上掃射着,似乎在找什麼東西。
林舒也跟着搬了張小椅子坐在她身旁,見她停下動作,整個人如入定般停滞,便拿起奶油瓶子,輕聲問:“你是在找奶油嗎?”
劉千語沒有回答,也沒有看她,伸手接過瓶子,往蛋糕胚上擠了幾圈奶油,用勺子一點點抹平奶油。
“哇,你好厲害啊。”林舒贊歎道,用一雙崇拜星星眼看着她。
她還真不是誇張,完全是發自内心的。她想起自己五歲的時候,那會住在城中村裡,最大的樂趣便是去巷口的沙堆裡玩沙子,哪會抹奶油啊。現在的小孩子真是不得了,果真是一代比一代強。
她豎起大拇指誇贊道:“你比姐姐小時候強太多了,真棒!”
劉千語手中的動作一停,放下手中的奶油瓶子,又拿了一塊蛋糕胚塞進盒子裡,但這次不是給自己用,而是遞給林舒。
林舒很是驚喜:“這是給我的嗎?”
這是小女孩今天第一次看向她,寬大的雙眼皮,長且翹的睫毛,眼神靈動,一點都不呆。
劉千語點點頭,把奶油瓶子遞給她,小聲說:“你,用這個。”
“謝謝你呀,聰明的小朋友——”林舒始終謹記她沒有主動把名字告訴自己,所以她也就裝作不知道。
這一招果然奏效,劉千語第二次開口說話:“我,叫,劉千語。”
“千語,真好聽的名字。”林舒說,“千語,我是林舒姐姐,你教姐姐做蛋糕好不好?”
“嗯,”劉千語點點頭,指了指奶油瓶子,又指了指勺子,“你,用這個。”
“我明白啦,謝謝千語。”林舒說着,拿起奶油瓶子學劉千語剛剛那樣擠了幾圈,然後再用勺子刮平。
林舒在做這些時,餘光看到旁邊有灼灼目光注視着她,因此她刻意放緩了動作。直到她将奶油刮平整,旁邊的人才開始做下一步。
桌上擺着幾樣用來裝飾蛋糕的東西,有五顔六色的巧克力豆、手指餅、各種形狀的餅幹。劉千語抓起幾顆巧克力豆撒在奶油上,接着在左邊插一個粉色愛心餅幹,右邊插一個褐色小熊餅幹。裝飾好蛋糕後,她擡頭看林舒,示意自己已經做好了。
林舒将桌上的幾樣裝飾品看了個遍,最後選了一個兔子形狀餅幹插上,又在兔子餅幹後面斜斜插了兩根手指餅。
“耳朵。”劉千語指了指手指餅。
“對,”林舒很驚喜,居然有人懂她的抽象,“這是兔子長長的耳朵。”
她拿了一個幹淨的勺子:“千語,想現在嘗一下蛋糕嗎?”
劉千語用小小的手掌護着自己做的小蛋糕,搖搖頭:“這個,我要留給媽媽。”
“那這樣,”林舒四處張望,看見角落裡的有個小冰箱,指着它說,“我們把你做的蛋糕放冰箱裡,然後一起吃我做的這個,好嗎?”
經過一起做蛋糕,劉千語的反應比一開始見面豐富一些。她點點頭,乖乖跟着林舒走到冰箱邊上,小心翼翼将一直捧着的小蛋糕放進去。
回到座位上,林舒用勺子舀了一小口蛋糕遞給劉千語。她本意是想直接遞到她嘴邊的,但鑒于小孩有自成一套的自我防禦機制,為了不打破它,她隻将勺子遞到她手邊:“千語,你嘗嘗姐姐做的好不好吃?”
劉千語看了她一眼,又看了一眼勺子,緩緩伸手接過,帶着點遲疑吃下。她又擡頭看向面前的大姐姐,見她一臉期待,便試探性地點了點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