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廷奪嫡之勢讓後院妻妾明白自家爺處于最關鍵的時候,若是她們敢拖後腿,必然原諒不了自己,一損俱損,一榮俱榮,奪嫡失敗的下場誰都清楚。
因此沒人敢搞小動作。
蘭箐箐的側院已經成了四爺平時放松的地方,這裡沒有朝廷繁瑣之事,沒有聖上的猜疑,更沒有兄弟們的勾心鬥角,隻有活潑開朗的小女兒和善解人意的側福晉。
蘭箐箐特地收斂了自己的人手,現在的雍王府嚴防死守,她不敢再派出人手觀察後院妾室動靜,就怕四爺察覺,對她存了警惕心,前功盡棄。
在康熙五十八年時,朝廷分兩個黨派,一是以雍親王為主的四爺黨派,有十三阿哥胤祥和年羹堯等人擁護,二是以撫遠大将軍為主的十四爺黨派,有八爺黨的擁護。
關鍵落在隆科多身上,隆科多是孝康章皇後侄子、孝懿仁皇後之弟,乃康熙帝母家嫡系子弟,身份貴重,被皇帝百般看重,為步軍統領。
可以說,隻要拉攏成功隆科多,這争奪皇位成功的把握能更添一成。
孝懿仁皇後曾經撫養過四阿哥和八阿哥,如今這兩位阿哥分成兩個黨派,對隆科多來說,支持哪個黨派都能讓對方承自己的情,這份從龍之功會讓自己在兩代帝王朝廷位極人臣。
但這是選對了的前提,選錯了,佟家百年富貴毀在他手上。隆科多躊躇不定。
胤禛有十拿九穩的把握拉攏隆科多,别的不說,就憑孝懿仁皇後養子的身份他和八弟都有,但八弟已經失了繼位可能,隆科多不願失去現在的地位,隻會更貪。
一個‘貪’字就能讓隆科多最終找上他。
胤禛心裡并不急,他明白,一旦讓人看出他的急,必将前功盡棄,韬光養晦必然要忍旁人不能忍之處。
這一年,胤禛請求聖上封弘時為世子爺,聖上允之,與此同時,誠親王、恒親王的長子皆被封做親王世子。
宋氏地位看似更穩妥了,其實不然,都到了争奪皇位你死我活的關鍵,讓聖上請封世子不過是為了讓聖上看到他的決心——江山被他繼承了,繼承人身份的确定能保證皇位穩步更替。
不然他三十多個兒子,在聖上眼中,可能會重現九子奪嫡的‘盛況’了,這對江山更替是極其不利的。
皇宮内,德妃被衆多妃子恭維,到了這個時候,不會有人看不清形勢。
德妃的兩個兒子成為最終的皇位争奪者,不管誰赢,德妃都将成為聖母皇太後。
隻是德妃面上不見一絲喜悅,手心手背都是肉,不管哪個兒子赢了,剩下那個兒子都将成為賊寇,她于心何忍。
況且她一顆心自有偏頗,她躊躇好幾個月,終于做出一個決定,支持小兒子。
對她而言,小兒子才是她從小看到大的孩子,她不能承受她意氣風發的小兒子最終落得一個慘淡下場,為此即便對不住大兒子,她也認了。
小兒子看重兄弟情,就算老大敗了,也不會将他兄長如何,但要是小兒子敗了,她是真拿捏不定大兒子會将小兒子如何,最壞的下場是将小兒子囚禁一生,她接受不了。
德妃大手一揮,給大兒子選了十來個格格。
在這節骨眼上賞人,德妃居心叵測。